周建闽:汪辜会谈对两岸借鉴深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11:21 世界新闻报

  中国评论通讯社常务副社长、《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周建闽先生,特为《世界新闻报》撰文纪念“汪辜会谈”15周年

  编者按:15年前,在世界的瞩目下,汪道涵、辜振甫两位老先生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那一刻的温暖,让人听到冰雪消融的滴答声。15年后,我们仍能从这场世纪性的会谈中,寻找智慧。

  撰稿人/周建闽

  今年海峡两岸的春天,由于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的大胜而格外引人注目。台湾政治的“变天”,宣告了“台独”路线的破产与两岸关系春天的来临。尽管马英九要到5月20日才能正式上台执政,但是性急的媒体及各方面人士,已经在热切期待两岸商谈的重新启动,加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人们在期盼之余,回首往事,不由惊叹时光匆匆:“汪辜会谈”——这个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不觉已历15周年了!

  作为长期从事台湾及两岸关系新闻采访的记者,笔者在1993年曾赴新加坡采访“汪辜会谈”,有幸亲睹汪辜二老的风采。在新加坡的8个日日夜夜里,笔者亲眼目睹了两岸两会相关人士为达成“汪辜会谈共同协议”而殚精竭虑,日夜辛勤工作。

  15年后回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尽管今时今日的两岸关系已非往昔,其深度和广度都大大超越了此前,但笔者深感“汪辜会谈”模式及精神内涵,对于不久后即将重新开启的两岸两会协商仍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先易后难,定位准确

  1993年4月27日上午,备受中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四楼会议大厅举行。10时07分,海协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众多中外媒体的闪光灯及录影灯的辉映下,从会议桌上伸出手,握住了两岸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汪辜会谈”持续了3天,达成了四项重大成果:《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及会谈制度协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和付诸实施,不仅有效地保障了两岸民众的权益,还有利于两岸两会今后更有效地在各自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协商、开展合作,以进一步解决两岸事务性问题及促进两会间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活动。

  “汪辜会谈”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它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高潮,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和平统一的信心和前景。

  “汪辜会谈”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定位准确:“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由于这个定位,避开两岸间高度敏感的政治性议题,这样就能保证两岸首次高层会谈取得成果。这是非常有智慧的议题选择。众所周知,当时两岸分隔40余年,台湾刚刚开放赴大陆探亲不到5年,彼此之间还充满猜疑、恐惧和敌意。要想打破这些坚冰,和平发展双方的关系,需要善意、互信的累积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万事开头难,头几步的议题选准了,积累成果,加强互信,取得经验,后面的发展反而更快。

  事实上,两岸两会在成立之初的接触商谈中,曾遇到过政治障碍。1992年3月及10月,两岸两会在北京及香港两度协商,就曾一度卡在“一个中国”原则的书面表达上。而“一个中国”原则如不能达成共识,将会窒息两岸两会今后所有的商谈。后来双方以东方智慧,用“口头表述”,不涉及其“政治涵意”的方式达成共识,为次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这个“口头表述”,就是后来在台湾岛内政治斗争中掀起巨大风波的“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中还有个小插曲:由施明德率领的12位民进党“立委”及“国代”组成“反对国共统一谈判宣达团”,也在会谈前赶赴新加坡,在海皇大厦楼外散发“台独建国纲领”,表示抗议。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施明德先生。不过他们一行人并未达到目的——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一位外国记者向笔者表示,这些人是来闹事的,“汪辜会谈”讲得很清楚是“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怎么能与“国共统一谈判”挂得上号?由此可见“汪辜会谈”的定位的确是充满智慧的。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汪辜会谈”是两岸高层首次正式会谈,从会场的布置到会议程序的安排,两岸两会都十分注重谈判地位平等和彼此相互尊重。

  在第一天的开幕式上,双方各十人在长条形会议桌就座。由于此次会谈是海协会长汪老提议发起的,双方协商同意汪老在第一次会议上首先发言,而第二天的总结会则由辜老先发言。

  在会谈开始时,汪老第一句话就是:“我首先转达江泽民先生、李鹏先生向辜先生的问好,并请辜先生转达他们个人对李登辉先生、连战先生的问候。”汪老并说,他们也向曾支持这次会议的郝柏村先生问好。这个开场白既尊重了对方,又提高了会谈的档次,使会谈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4月29日上午10时40分,汪辜二老在海皇大厦签署“汪辜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该四项协议文本每项均有4份,简、繁体文本各2份。5分钟后,当他们签完第一批文件,在两岸两会参谈工作人员的热烈掌声中,汪辜二老站起交换协议,并交换座位,然后继续签署第二批文件,引来100多旁观的记者们一片笑声。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汪辜会谈”落幕,成为迄今为止两岸良性互动的范本。

  相互尊重,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表现在对他方意见、观点的重视上,不强加于人。据悉,在关于“汪辜会谈”协议文本的名称上,海协会就先后提出过多达6个版本,供海基会考虑。最后,双方经多次磋商,才达成“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的名称。

  15年后的今天回首,当年两岸两会间的不少争议今天都已经不是问题了。笔者衷心希望未来两岸两会的商谈者能延续汪辜二老的未竟事业,为两岸民众多谋福祉,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开辟新路!(世界新闻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