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文化的种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10:56 新民周刊

  埋下文化的种子

  《新民周刊》:这10年来,“中国文化中心”形成了两大品牌,一个是多媒体教学模式,另一个则是小班化教学。您能具体介绍一下么?

  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的教学设备绝对是一流的。在整个校园,网络是覆盖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上网。在图书馆,还有着几百台最先进的手提电脑可供学生免费借用。因此,发展网络教学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手段,也是和国际接轨的全新的教学手法。在我们中心的网站上,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最具体的课程内容介绍,还可以看到最直观的图片、视频与互动项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自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中心会安排不同的老师进行分组教学,虽然每一个研究方向都会有近百人来学习,但老师都会安排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最多不超过10人,然后围绕着一个文化主题展开学习。这样学习有了重点,也有了兴趣。

  《新民周刊》:除了教学,“中国文化中心”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高层次的人文学术讲座了。在这10年中,黄苗子、白先勇、龙应台、朱维铮、李泽厚、叶嘉莹、余秋雨等著名学者和高马得、计镇华、汪世瑜、石小梅、茅威涛等著名艺术家都曾经来城市大学举办过讲座,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您能介绍一下举办讲座的意义何在么?

  郑培凯:我们的文化讲座确实非常有名,每学期都要举办60到80场,而且邀请的都是全国各个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学者。我们规定,每个在校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听2次文化类讲座,2次艺术示范类讲座,这是最低标准。其实,我的目的却并不在于通过讲座让学生都懂、都精通,但至少,要让他们都了解,并有一定的兴趣。你可以不喜欢,但绝不允许无知!并且,我希望通过高层次的学术讲座,让学生们感受一下大学者、大艺术家身上所特有的风范,让他们“熏一熏”,感受一下文化的魅力。

  《新民周刊》:在您看来,创办“中国文化”教育的最大意义是什么?

  郑培凯:我曾经说过,年轻人之所以不愿修习中国文化,是因为他们太年轻,涉世未深,还无法体会,人生充满了复杂的转折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归属感一定会越来越强烈。正如我在《中国文化导读》教材前言中写的那样——

  “我们创设中国文化科目,不拟大声疾呼,只想轻轻告诉大家:中国的传统不但有灿烂辉煌的往昔,有秦时明月汉时关,唐太宗的旌旗,成吉思汗的大纛,还有对自然的观照,看到池塘生春草,细雨鱼儿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古道西风瘦马,杏花春雨江南。更有对人生处境的深刻体会,知道上善若水,否极泰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懂得旖旎缠绵的情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上一页] [1] [2]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