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之上的大学理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4日16:00 新京报
北大之上的大学理想
北大三角地,曾经是一块学生的宣传阵地,随处可见各种活动、广告信息。

北大之上的大学理想
2007年末,被拆除之后的北大三角地。铁栅栏下依稀可见宣传纸碎片。

  新京报:今年是北大建校110周年,这所学校给你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孙康宜: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北大有不少杰出教授和天才学生。其中一个“天才”学生,后来成了我在耶鲁的博士生,他的名字叫王敖。

  谭戈:我们高中班上不少同学都上了北大,如果把大学比喻成一个人的话,北大的综合素质很高,不像清华,理工思维特别强,但是比如跟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就会欠缺。我参加过一次清华、北大、北师大三所学校的歌手大赛,这个感觉很明显,我们清华的学生大部分都打扮得特别土,上台以后啥话不说就唱歌,北大的学生就明显知道怎么调动现场气氛,所以尽管我们实习不一定差,最后却拼不过人家。

  葛梅:北大很青春很历史同时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青春是指她的朝气,历史是指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她始终和历史紧密联结。

  北大的“人文精神”

  新京报:北大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精神是一路传承下来的?

  孙康宜:我最欣赏北大人源自“五四”的风范。换言之,北大的“人文精神”(即从前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是我最希望重新提倡的。

  谭戈:应该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吧,就像一个五彩花园。我去过北大百年讲堂参加活动,感觉和清华的活动不一样,我们的活动也有创造力,但是不像他们发挥得那么淋漓尽致。我觉得这种培养人才的机制挺可取。当然,术业有专攻,我觉得我到了清华以后没以前那么活跃了,比以前死了一些,也许我的性格更适合北大。

  葛梅: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以及人文色彩。

  周宁: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北大的办学宗旨“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指向现代中国大学的理想。其中真义在于知识与科学的中立自由精神。大学教育关注“事实”,培养头脑精明的人。价值悬置以后,自由思想、兼容并包,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然而,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一直无法认真理解“知识上的诚实”问题。蔡元培先生的大学理想不管是在北大历史上,还是在现代中国大学教育历史上,都难以实现,甚至未曾真正实现过。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