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1/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01:22 央视《经济半小时》
广东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1/4
为了防患于未然,广东的一些一级、二级粮食批发商已经开始增大粮食库存,以防万一

广东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1/4
东莞市麻涌镇过去是东莞的产粮基地,然而映入记者眼帘的不是稻田,而是成片的香蕉地

广东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1/4
周建华教授,专门对广东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周建华:“广东已经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粮食危机,99年,广东种植面积达到4800多万亩,但到了2003年的时候,只有3000多万亩,下滑了百分之15%,那粮食总产量下降了25%。”

  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的人均耕地比1980年的1.27亩减少了2/3,以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仅占有耕地面积O.37亩,仅为全国平均数的1/4。

  周建华:“人均耕地是0.4亩左右,这一点在广东粮食安全问题,相对其它省压力是更大的,同时,由于广东经济迅速的发展,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所以这个对广东的粮食安全的压力大幅度增加。”

  周建华教授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广东的粮食涨价了,但目前还没有出现粮食短缺的危机,因为这几年全国的粮食大丰收,广东可以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到广东,但是,如果全球粮食价格继续上涨波及到中国,广东很难说不出现粮食安全危机。

  周建华:“现在包括广东很多人认为,我们广东有钱不愁没粮,但是实际上在03年特别是05年,假如我们中国也是连年出现粮食生产的下滑,国内自己没有粮食,国际也没有粮食,那广东的粮食安全问题就十分危机,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有钱都买不到粮。”

  由于大量农田要么改种经济作物,要么转为建设用地,广东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调入大省,近年来,广东省每年粮食消费需求约为3400多万吨,而本省粮食生产总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余下的2000万吨粮食缺口都依赖省外采购或从国外进口,对广东这种特殊的粮食供需结构,也有专家曾经建议,通过大量储备粮食来调控市场,降低安全风险,那目前广东的各级储备粮库能否发挥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新沙粮库是广东省最大的中央储备粮库,总储备量达46万吨,在这里记者见到,每一座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新沙粮库主任茹秀观告诉记者,如果广东省的粮价非正常上涨,那么,新沙粮库有责任和义务开仓平抑粮价,现在粮库储存的粮食,如果按每人每天消费半斤计算,可以解决1200万人,3到4个月的吃粮问题。

  中央储备粮广东新沙港直属库主任茹秀观:“像我们这类性质的粮库在广东也有17个,差不多每一个地级市都有,我相信如果说出现需要调节粮食市场的这个状况的话,国家有关部门肯定会指令我们去调控市场,我们作为粮库,我就会把这个粮食保管好,任何时候都让它调得动,用得上。”

  茹秀观主任告诉记者,如果17个粮库储存的粮食全部用于满足广东省的粮食需要,可以解决全省近一亿人半年的需求,然而,让他感到很没有把握的是,粮库自建立以来就没有在本省收到过粮食,粮库的粮食70%在国内产粮区调运,30%靠进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状况的影响。

  茹秀观:“其实粮库有没有粮收或者说调节作用有多大,关键还是看生产环节,如果生产环节出了问题,粮库就是无源之水。”

  最近由于国际粮价的上涨,和农民种粮的成本提高,新沙粮库首次遇到了在外省收购粮食紧张的状况。

  茹秀观:“以前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个把月把它收齐,今年已经超过了两个月,农民太低的价格他不卖,惜售,这是一个原因,另外可能国际粮食市场比较紧张,国内的居民方方面面可能感到一种压力,紧张,比如说是怕没粮有抢购等等,加剧了这么一种紧张感。”

  虽然茹秀观主任表示,今年肯定能将粮食收购进库,但是他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压力,他告诉记者,广东的粮食安全如果靠通过加大储备来解决,仅仅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短暂举措,早在2005年,广东、福建等省出现粮食异常涨价的时候,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抽调的专家,华南农业大学的周建华教授,专门对广东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他认为,一个省的粮食自产自给率低,如果在粮食生产和粮价正常平稳的年份,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减产,粮价居高不下,周边没有粮食供应等情况,广东省的粮食安全问题就会马上凸显出来。

  周建华:“还是要采取存粮于田,就是你至少要保证基本农田,比如,确定了3000多万亩的基本农田,这条红线是一定不能跨越的,这个基本农田一定要保护,那这个的话,政府还有相关地方政府来说,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保护好这些耕地。”

  记者在广东调查时了解到,广东省现在已经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东莞市麻涌镇人民政府农业办公室主任黄伟雄:“省里面每年也补贴30块钱到农户,市里面每年保贴200块钱到农户,镇里面也配套按每亩200块的那个资金去补贴到农户。”

  在麻涌镇记者见到,现在已经有一些农民将香蕉地改种成了稻田,黄伟雄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种粮食的农民的收入不比种香蕉低,麻涌镇政府专门组织了一些从事粮食经营的贸易公司,在村民刚刚插秧时,便和种粮的村民定下购销合同,给种粮的村民吃下一颗定心丸。

  周建华:“那个收入也是比较可观,按照现在他那个收购价来算,可能一亩地一年的纯利润达到一千块,这一千块不包括省市跟镇的三级补贴,如果加起来等于是1500块左右。”

  半小时观察:存粮于库不如存粮于田

  1995 年,一位名叫布朗的美国人出版了一本国轰动世界的书,书名叫做《谁来养活中国》。 13 年来的事实表明,中国人自己养活了自己。2007 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 5015 亿公斤,消费量 5100 亿公斤左右,供需基本平衡。

  但古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目前广东省的粮食供应并不紧缺,但无论是粮食批发商,还是各级储备粮库,都在担心:一旦国际粮食供应持续吃紧,国内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还能不能买到足够的粮食。节目里专家的一句话我很赞同:与其存粮于库,不如存粮于田,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粮食的供应。

  如何做到存粮于田,首先必须保护好日益减少的耕地,我们看到广东的经济在快速发展,而耕地的数量却在缩减,这就提醒当地的有关部门:一方面基本农田的这道红线无论如何不能跨越,另一方面,要解决好粮食问题,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提高对农民种田的补贴,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同时鼓励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这样,粮农才有可能在粮食的生产流通环节上赢得主动,也只有这样,面对国际粮价波动的现实,我们才能保证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主编:周人杰  记者:曾晓琳  摄像:徐胜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