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违规重组后挪保挪券弥补窟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2日10:40 新华网

  公司违规重组后挪保挪券弥补“窟窿”

  据中国证监会宁夏监管局调查,2000年12月,原宁夏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并更名为西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7.26亿元。可由于股权变化引发股东会与董事会、经营层出现矛盾,加之市场低迷和经营不善,公司出现亏损2.15亿元,净资产缩水到5.43亿元、净资本缩水到4.22亿元,给公司13个股东,特别是宁夏几家上市公司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股东一致要求转让股权、重组公司。

  2003年末,西北证券再次重组,公司注册资本金依然为7.26亿元,名义股东虽是8家,但只有天津市政、上海北融、深圳北融和深圳中联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家真实出资,其余4家公司的股权均由西北证券出资3.705亿元进行回购,实收资本金3.92亿元。由此拉开了西北证券违法、违规行为的序幕。

  2004年,西北证券利用“五一”假期,将公司总部和投资、资产管理、研究等业务及职能部门的办公场所搬迁到北京惠新西街(即北京营业部所在地),造成了公司注册地与经营地分离,其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正是在这个时期集中发生的。

  据了解,西北证券自2001年开展委托理财业务以来,一直亏损,至2005年5月31日,累计发生协议委托理财约为18亿元,累计亏损5.48亿元。为了归还机构委托理财、银行贷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西北证券自2004年9月开始挪用客户保证金,到2005年4月,已经实际挪用客户保证金2.57亿元。与此同时,西北证券在2004年到2005年,先后挪用托管在公司法人席位下的客户债券面值2.33亿元,折合标准债券共计2.2亿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西北证券大量挪用客户保证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由于委托理财出现巨额亏损,而在股权转让中资本金又严重不实,公司的经营管理特别是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董事长经常越位行使经理职权,为西北证券轻易挪用客户保证金并走向毁灭埋下祸根。

  2003年12月,西北证券隐瞒事实、违规操作,通过为下属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融资、委托理财、房产抵押贷款和部分流动资金筹集3.075亿元回购自身股权。在股权转让中,西北证券基本耗尽了可用资产收购自身股权,导致公司营运资金十分紧张,不断挪用客户保证金,为其走向关闭埋下隐患。

  多措并举防范证券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

  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西北证券的违法违规行为之所以没有被及时发现,主要是由于其违法违规行为是一种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增加了监管部门监管的难度。西北证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挪保挪券等违法违规情况,在事前就系统研究了有关政策法规,从决策到操作仅有少数几人,并在实际操作中绕开了某些容易暴露的关键性环节,其隐蔽性很强,常规检查手段难以发现确凿证据。

  中国证监会宁夏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公司注册地、总部及营业地分离,也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西北证券2003年重组完成后,公司管理总部搬到北京,虽然注册地还在银川,但由于公司股东全部是区外企业,宁夏政府和大股东所在地政府均对西北证券失去了控制。同时,也造成监管真空,给注册地监管部门的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