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18: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周福霖:这次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断裂造成的。

  地壳板块有个渐变过程,地壳受挤压后,几十年几百年的能量会储备起来,慢慢变形。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断裂,释放能量。7.8级地震,相当于250多个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地壳断裂只是地球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地壳断裂处叫震源。

  地下4公里到200公里内都叫地壳,70公里以内的地震都属于浅层地震,破坏性很大。然而现在人类对地壳的认识非常有限,目前人类最深的钻探技术深入地下也不到10公里,中国只有5公里,也就是说,人类对地壳的认识还非常肤浅。

  我们还可以通过地壳断层的分类,来说明为什么地震预报这么难:地壳断层分为活动断层和非活动断层,有地震危险的是活动断层,但二者会相互转化;活动断层又分为危险性断层和非危险性断层,活动断层会形成地震,这也是我们的关注点,但危险性断层和非危险性断层也会互相转变。我们难于预测地震,也和难以预测地壳断层的变化有关。哪里的地壳何时会发生哪种断裂,我们搞不准。

  导致地震的因素复杂,也造成预报难。历史上四川大部分地区都不是地震活跃地区,但这次却发生了大地震。

  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地震

  羊城晚报:中国是个地震灾害挺多的国家,为什么?

  周福霖:中国东部沿海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东西还贯穿着一条地震带,经中国新疆、西藏到印度北部,直到欧洲,我国正处在这两条地震带的交叉点上,因此,中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上个世纪,中国因地震伤亡的人数占世界伤亡人数的60%左右。

  羊城晚报:广东、广州是不是属于地震较少的相对安全的地带?

  周福霖:广东、广州人同样不能盲目乐观!历史上广州也曾有大地震的。就算历史上没有,也不一定不会发生。唐山历史上也没有大地震,可是后来发生了,而且一发生就那么大。

  羊城晚报:您觉得,这次汶川地震给我们的提醒是什么?

  周福霖:任何地方的人,都不能有侥幸心态。地震的因素非常复杂,每个地方都可能发生。日本也是个地震多发国家,以前,日本人曾经认为,日本东部才是地震带,西部则比较安全,于是大批向西部搬迁,没想到西部就突然爆发了大地震。现在,日本人有一句格言:“地震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人类忘记它的时候!”这是有道理的。

  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应该让民众充分了解地震,人们知道了,也就不可怕了。日本每年都搞一次地震演习,大家有很多应对灾难的办法。

  援助灾区须有心理医生

  羊城晚报:对于救灾和灾后重建,您经历过很多,有没有什么建议或提醒?

  周福霖:我有一个重要提醒:一定要重视对受灾群众的心理辅导。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和社会影响很大,不仅是经济的,更是对生命的威胁,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也造成人心理的伤害。尤其是那些在瞬间失去了亲人的人,精神处于崩溃边缘,常人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心理创伤的。地震后幸存的人们最需要心理辅导。因此我强烈建议,各地医疗援助灾区,应增加心理医生,帮幸存者医治心理的创伤。

  防震减灾主要靠工程

  羊城晚报:我们无法苛求地震预报水平在一夜之间突飞猛进,可我们怎么才能降低地震危害,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呢?

  周福霖:必须明确一个思路:在目前尚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情况下,要减小地震危害,最可行的是加强抗震技术研究,想办法建造在地震中不会倒塌伤人的房子。我现在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羊城晚报:采用抗震技术,让一两座重点建筑“坚固”起来似乎不难,可那么多的普通民房怎么办?老百姓花得起这个钱吗?

  周福霖:我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造出一种房子,无论多少级的地震,都不会倒;二是给普通民居提供可行的防震技术。现在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技术已成熟,全国已经有600多栋隔震样板房。我们所关注的,是第二个问题,研究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的抗震技术。目前,这种技术世界上还没有。

  羊城晚报: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个别屹立不倒的建筑或建筑构件,成了防震专家的研究对象。您是不是也特别留意那些地震摧不倒的建筑?

  周福霖:我当年去唐山的目的,就是去找那些没倒的房子。其中有两幢,我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地人为了防潮,在墙体下“垫”了两层油毡,地震发生时,油毡以上的墙体发生了滑动,缓解了地震对房子的破坏。受这个启发,我们后来研究出了隔震房技术。在实验中,我们曾经想用沙层代替油毡,但发生墙体受力后一旦在沙层上发生滑动,要想复原就很困难。10年前我们采用了橡胶,终于取得了成功。

  羊城晚报:加一层橡胶就能隔震?这么简单?会不会很容易被人家“盗版”?

  周福霖:这只是形象地归纳,真正的技术含量不会这么简单。

  至于是否担心人家“盗版”,我可以这么说,虽然我已将此技术申请专利,但这是救命的技术,我希望有人推广它、应用它,希望它在每一间房子上应用!我现在采用的隔震房技术,是一层橡胶加一层钢板,再加一层橡胶,再加钢板……如此多层,像“三明治”一样,既能隔震,又不影响承载力。实践证明,这个隔震层有承受力不亚于混凝土,承受十几层楼的压力没问题。加了隔震层后,房子就像在海上漂的船,来自下面的震动不会使它倒塌。

  目前这种技术正在国内一些大城市推广,不过造价太高,不适合普通民房。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低造价的通用技术。

  羊城晚报:您在广东工作,研究成果是不是也“近水楼台”,在广东应用得最多?

  周福霖:这倒不是。用得最多的是新疆、云南等地。广东不算多,这和传统的地震频发程度有关。不过这种认识也应该改变,地震具有新生性和潜伏性,哪里都可能突然爆发,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

  要防震,关键是要有好房子。我选择住房时,是认真考察过楼房的防震性能的,它的立柱是钢管混凝土的,有地震时,立面受重会慢慢弯曲,而不是突然断裂倒塌,能给人们逃生避难争取时间。我建议以后大家买房子也要学会一点:不能只看重房内结构和装修,房子的抗震能力很重要。

  羊城晚报:您的普通民房抗震技术何时能够研究出来,能不能给个时间表?

  周福霖:三五年吧。目前已经小立项。不过我想,推广和人们认识需要个过程,可能要20-30年。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