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炼狱天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05:58 燕赵都市报

  ■手术,在强余震中进行

  记者连线我省支援四川汶川地震医疗救护人员

  余震较强,且在手术进行中发生,队员们是第一次遇到。“但没有一个人因惊慌而离开手术台,大家都用沉着应对,坚持手术,确保了手术的进行。昨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14日出发的我省5支医疗小分队已平安抵达四川地震灾区,随即赶赴德阳展开救援工作。截至昨日17时,我省医疗队共救治205名受伤人员,其中有24名重伤患者。

  ■强余震中手术继续进行

  连线人物:石市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李锋

  救援地点:德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由于前线救灾工作的深入和道路情况的改善,不断有重灾区的病人被急救车送来。我们已经连续为受伤群众进行了6例骨科手术、两例脑外科开颅手术,短暂休息后,新的骨科手术马上就要开始。”电话那头非常忙碌,李锋的声音略显疲惫,“上午的一个手术是在较强余震中完成的,队员们用沉着应对了突来的考验。”

  “16日11时40分,我们开始为一名在地震中被砸伤胳膊的伤者进行手术,但手术开始不久,就感到所在的楼体晃动明显,我们马上意识到又一次余震来了。”李锋告诉记者,尽管到达灾区后经历了多次余震,但这次余震较强,而且是在手术进行中发生,队员们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困难。“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因惊慌而离开手术台,大家都用沉着应对余震,坚持手术,确保伤者及时救治”,一个考验之后又一个考验接踵而来,“根据预报,可能有一次更强的余震在短时间内到来”,但队员没有停下手术,在下一个余震到来之前成功完成了手术。

  一些伤员虽然伤势很重,却在艰苦的条件下咬牙坚持,有的患者得知我们来自外省后,还用微笑等向我们表达感谢”,不少伤者的家属、当地百姓、一些志愿者还为顾不上吃饭的队员们送来了稀饭和水。不断收获的感动支撑着医疗队员们争分夺秒,救治伤者。

  “我们将不负家乡人民所托,用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采访结束时,医疗队希望通过本报向家乡人民、亲朋好友报个平安。(本报记者刘伟)

  ■七旬医生救治上百伤员

  连线人物:冀州民间救灾医疗队焦国平

  救援地点: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得知汶川震灾后,原冀州市职工医院老院长吴殿华组织7名医务人员,13日上午9时从冀州市出发奔赴灾区。这也是河北省奔赴四川灾区的首支民间医疗队。14日上午11时抵达四川汶川地震抗灾指挥中心都江堰市,年过七旬的吴殿华来到重灾区之一的德阳市后,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中。

  吴殿华虽然年过七旬,但救治的时候跟20多岁的小伙子一样干劲十足,令所有医护人员以及灾区群众十分感动。目前,这里的伤员大部分是外伤,所以外科大夫十分紧缺,老院长吴殿华来到医院后,立刻成了最为繁忙的大夫。按照指挥部安排,我们负责两个大帐篷里的80多个病人,但凡有人需要进行外科治疗,老院长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两天时间,已经有上百人接受了老院长的救治。(本报记者焦磊)

  ■20余台手术连轴转

  连线人物:河北省人民医院普二科吕炳荣

  救援地点:德阳第二人民医院

  “我刚刚查房回来,这才打开手机。”电话那头,吕炳荣语速急促,他说一会儿就得去做手术。据他介绍,仅他们小组已做了20多台手术,目前各种手术仍在进行中。

  吕炳荣说,他们是15日中午被分到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医疗救援工作的,主要是给予当地医生技术和专业方面的支持,包括查房、换药、筛查需要手术的伤员,为需要手术的伤员实施手术。

  “这家医院共有400张病床,现在住进来的人有上千人。”吕炳荣说,伤员主要以骨科外伤为主。这家医院原有的医务人员已经严重不足,特别缺少专业的外科医生。

  “我们医疗队分成5个组,负责4个病区,管理着1100人左右。”他说,有的医生一下手术台就得去查房,或者去换药,“所有医生都得连轴转,现在我们已经开展手术20多台。”

  没等记者再问些细节的问题,电话那端传来催促的声音,“好了,不能再说了,我得上手术了。”

  (本报记者赵强)

  ■手术,手电光下进行

  5月14日21时,汶川震中地区映秀镇镇前广场,简易帐篷里的群众已经入睡,只有漩口中学旁边的空地上,两顶标有红十字的帐篷中,不时闪动着一束束手电光。这是第三军医大学和成都军区42医院的医疗救护分队,利用紧急搭建的汶川震中地区首个野战医疗救护所,在连夜对受伤群众进行紧急救治。

  清晨5时,救护所中的手电光仍在闪烁,医护人员还在紧张地忙碌着。据了解,他们抵达灾区后的12个小时间,已紧急救治500多名受伤群众。

  ■废墟下面的鼓励

  5月15日7时,武警总医院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医疗队搜救队员在东汽集团教学楼最左边的墙壁夹道下突然发现了一名幸存女孩!

  女孩的双腿被她的同学的尸体压着,上身被挤,头部可以活动。冒着倒塌的危险,主管护师张艳君则通过狭窄的空间,爬进去查看她的生命体征。

  “我叫秦静文,阿姨,我很疼……”女孩说。身为孩子母亲的张艳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一边将糖盐水通过管子递进去,一边安慰:“好孩子,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把你救出来。”两个小时后秦静文头顶上方用隔垫清理出一个开口。张艳君小心避开障碍物,探身进去给她注射止疼针,小姑娘配合地伸出胳膊,用虚弱的声音说:“阿姨,快出去吧,太危险了!”张艳君热泪盈眶。

  ■病人在,医生在!

  “病人在,医生在。这是我们的职责。”都江堰人民医院医生邹建文说。

  5月12日下午,邹建文和5名医护人员正在4楼手术室为患者做手术,地面突然强烈震动起来,“砰!”一声巨响,手术室的灯突然熄灭,手术室立刻陷入一片黑暗。出于本能,医生们伏在手术台上,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但没有一个人丢下病人独自逃生。几分钟后,震感减轻,医生们站起身来,在应急灯的照耀下,为病人完成了手术,并抬着病人走出大楼,成为这栋楼中最后逃生的人。

  ■不休息,我要去救人

  5月15日清晨,唐蔓蔓双眼有些浮肿,她早早来到护士站,等待着护士长给她安排新的工作任务。唐蔓蔓只是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一个普通护士,从5月12日5点30分到5月14日深夜,唐蔓蔓已经有近3天没有合眼了。

  护士长叫她回去休息一天,她拒绝了。她说,我还要去救人。

  ■三天吃上一顿饭

  昨天,唐山医疗队到达四川地震灾区都江堰的第三天吃上第一顿饭,这一顿饭特别之处在于是当地灾民为他们做的。都江堰石羊镇镇长李国权说,我们送饭队里很多居民的房子都在地震中垮塌了,居民们从废墟中扒出粮食为救援队做饭,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本报记者王文康)

  ■灾区血液存量能够满足目前需求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周玮)记者从卫生部获悉,截至16日16时,调入四川灾区血液共计184.57万毫升,代血浆30000袋(每袋500毫升)。现已经用于灾区治疗的血液为97.43万毫升。灾区各血站血液库存量能够满足目前的救治需求。同时,全国其他省市做好了血液的准备工作,随时可以根据灾区的需要进行调配。

  截至16日12时,卫生部派出的国家和有关省(市、区)15支卫生防疫队共161人已全部抵达四川灾区,并全面展开卫生防疫工作。其中,国家一队负责综合协调,国家二队在阿坝州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国家三队在绵阳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国家四队在德阳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天津和上海两支卫生防疫队在汶川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辽宁省卫生防疫队在青川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江苏、河南两支卫生防疫队在北川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浙江、广东两支卫生防疫队在平武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山东省卫生防疫队在绵竹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湖北省卫生防疫队在都江堰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湖南省卫生防疫队在彭州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宁夏卫生防疫队在什邡市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16日下午,卫生部又派出11支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共158人赴四川灾区,加上前期派出的卫生防疫队员,截至16日16时,卫生部累计派出26支卫生防疫队共319人赴四川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医疗救援工作要做到“三覆盖”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李亚杰、周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卫生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目标,是做到“三覆盖”:即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医用物资要全面覆盖到每一个受灾严重的县乡。

  高强说:“即使道路中断,也要争取空运或步行,把医疗救治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医疗物资送到灾情严重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实施有效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治,尽量减少重伤人员致死、致残,确保灾区不出现严重的传染病流行。

  ■野战机动医院驰援

  总后卫生部16日紧急从北京军区255医院、济南军区153医院抽组两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野战机动医院,于20时由唐山、郑州经铁路、公路火速开赴灾区。

  (新华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