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神兵拯救南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8日09:55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本报特派记者 刘杜鹃 刘文藻张磊

  5月12日汶川地震后,位于平武县的南坝镇交通干道、水电气包括对外通讯联系顿时被切断,成为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孤镇”。该镇在江油县城与平武县城之间。南坝镇前后临山,涪河从镇前流过,主城区位于涪河南岸,靠桥梁与主要交通要道连接。这里居住着约2万村民。地震发生后,该镇60%以上的房屋成了一堆瓦砾,两座横跨涪江的桥梁也在地震中坍塌。救援人员进不来,受灾群众出不去。这个时候,驻豫空降兵某部在13日凌晨接到拯救南坝的命令,立即集结整装出发,于当天下午赶到南坝镇抗震指挥部报到,成为第一批赶来救援的部队。而此时涪江水位上涨、流速加快,在冲锋舟运不进来的情况下,一只原始的小渡船成为官兵们进入的唯一交通工具,将救援部队送进去,再把伤者送出来,这只小渡船在危难时刻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现状:山体仍在不断滑坡

  记者于前日中午从绵阳赶赴南坝镇,从江油县桂溪乡开始,沿路都是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黄色的山壁完全裸露在外,不断有小的碎石滚下,左侧的涪江一些河段因为山体挤压竟然形成了蓝绿色的海子。距离桂溪乡大约30公里处路段,绵阳市公路局的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不分昼夜地疏通公路。据工作人员介绍,再往前汽车便不能通行,如果要进入南坝必须徒步,而前面的路段塌方与泥石流时有发生。于是记者折返从903通道绕行,虽然抢修出来的道路狭窄崎岖,但这毕竟是目前唯一能让救灾队伍用汽车进入的道路。

  除了先前已经到达的驻豫空降兵某部,云南某野战步兵团、河北消防、广东消防、湖南消防、重庆消防以及红十字会的救护已经用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南坝镇涪河北岸。而沿路还有不少运送救灾物资和伤员的志愿者车队。记者看到,南坝附近的山体滑坡还没有完全停止,前夜的几次余震都伴随着轰轰的山鸣声,但滑坡路段已经被交通管制,严禁出入,村民们都被安置在宽敞的河坝上搭棚生活,十分安全。

  进入:空降兵轻装强行突入

  记者在南坝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交通与通讯的完全阻隔,许多救援部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完全没有办法进入。这个时候,驻豫空降兵某部800官兵从河南开封分三次乘三架飞机空降至绵阳,再换乘汽车去北川。当他们行至响岩镇时,由于巨大的落石的阻隔而无法前行。“时间就是生命!”师参谋长给部队下了死命令,“全部徒步进入!”于是,士兵们每人背着一床毛毯,一件雨衣,一把有20斤重的铁钎,以及三天的干粮开始轻装跑步前行。“看到路上有村民开着小机动三轮车,我们就一次拉几个一次拉几个加快速度,其他人仍然不停止跑步,一边跑一边将压在路上的石头泥巴铲掉,用手抬、用铁钎撬,终于在急行60公里后到达南坝镇涪河北岸。”据悉,该空降兵部队是第一批进入南坝灾区的救援力量,于13日下午5时30分到达镇抗震指挥部报到。

  救援:一天背出400个伤者

  “我们进来的时候车辆还不能通行到河坝上,我们挖出来的那些伤者只能靠战士一个一个地背到能通公路的地方,送上等待在那里的救护车。我们的官兵被分成了两路,一路负责在城里继续搜救幸存,一路负责运送伤员。要知道我们的战士把伤员背到河这边,再背上有车的公路上,那可是整整20公里山路啊,这些战士很多都是刚刚入伍半年的17、8岁的新兵,刚完成跳伞训练,在家都是没怎么干过活的孩子。可是我看到他们中间没一个叫苦叫累的,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我们的随队军医给伤员处理包扎完伤口,他们背起就开跑,也不管有多重,有的伤员个子比战士高出好多,他们也是背上就跑,毕竟人命关天啊,多抢点时间就可以多给人一点活的希望。”师参谋长说到动情处,也是感慨万分。据统计,仅14日一天,空降兵们就运送出了400多个受伤严重的灾民,而装备极为简单的战士们晚上则把毛毯雨衣一裹,两两靠背,淋着雨就地和衣而眠。

  运送:一只小渡船撑起生命之舟

  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粮食,电话打不出去,汽车开不出去,在南坝场镇与外界完全中断联系的24小时内,是什么方式让零星的几个村民跑出“孤岛”向外界进行求援的呢?涪河的南北两岸,地震前是由两座桥来保持场镇的对外交通,一座老桥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已经是有些年头的危桥,一座被当地村民称为便桥,意思就是枯水的时候人可以随意通过,而一旦涨水,桥将被淹没,此时便不能再通行,改由步行上公路。地震后,两座桥被强大的震波摧毁得失去踪影,涪江上空空荡荡,只能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才能知道原来那里还有桥。据驻扎在当地的官兵介绍,他们刚到涪江的时候,看到湍急的河水也束手无策,幸亏当地有四户人家平时承包了一艘小的铁渡船。

  这艘小渡船在涨水的时候用来运送过河的村民,现在则成了村民唯一的求生工具。在爬出废墟后,几个村民乘坐这只渡船来到南岸,再从南岸已经没有公路的山坡上顺着响岩镇方向跑,看到有人就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而这艘小渡船的作用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最初的通信上,解放军战士当时也是靠着这艘小渡船率先进入到主场镇,4人一个小组展开搜救,因为重型大型挖掘机和吊车都无法进入到场镇,战士们只好用镐和锹一边砸,一边喊,一边挖,有的战士双手都刨烂了,还在不停气地想救出幸存者……截至记者昨日下午2时离开南坝,这艘小渡船仍然在运送战士和村民。而负责撑船的艄公则换了好几拨,“我是丰谷镇的,今天来接的班,之前撑船的几乎就没有休息过,累跨了。”记者与战士们一起过河时候,艄公一边说话一边顶着烈日卖力地划船。

  进展:石头垒起临时赈灾通道

  前晚,记者看到在南坝空旷的河滩上已经堆积了不少刚刚砍伐下来的竹子,空降兵部队的战士告诉我们,由于前晚用来捆扎的铁丝无法运送进来,只能在昨日凌晨展开铺桥的行动,好打通运送赈灾物资进入场镇的主要通道。记者昨日在南坝镇受灾最严重的场镇看到,不少砖木结构的房屋基本跨得只剩一堆木头和瓦砾,路面裂着宽宽的大口子,整个城已经损毁得分不清原先的结构。

  南坝小学是城里受灾最集中的区域,由于当地小学生下午上课的时间正好是那个时候,于是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被突然坍塌的房屋埋在了里面,只有一小部分逃了出来,之后的救援部队又搜救了一批娃娃出来,而直到昨日消防官兵也并没有放弃挖掘,“即使挖不出来幸存者我们也要继续挖下去,还有好多父母在等着自己的孩子。”而幸运地存活下来的灾民现在已经在各个安全的地方自己搭起了简易棚子生活,有的冒着危房跨掉的危险回到家里从废墟中寻找还可以吃的可以穿的东西,有的四处捡一些可以生火的木头以便晚上深山寒冷可以取暖,而因为运送物资的通道不畅,有的灾民还没有领取到足够的食物和水。

  昨日凌晨开始,空降兵和野战部队合作开始铺桥,战士们脱掉外面的长裤,仅仅穿着一条短裤和一双胶鞋就下到刺骨的河水里,将一大块一大块河滩上的石头装进平时,装化肥的袋子里,用铁丝一扎,一袋一袋地垒起来做成临时桥墩,再将早已结好网铺在袋子下的铁丝围起来加固。早上6时30分开始,到早上9时10分,已经垒好了5个桥墩,战士们将从废墟找来的可以利用的废木板铺在上面,半座桥便基本成了规模。而河道中央水流最急的地方也是施工最艰难的地方,战士们用一根腰带绑一根扎背包用的绳索,互相连着,然后走到河道中央,将外围运递过来的石头包放在河底。

  中午12点过,记者看到很多战士还饿着肚子踩在水中,齐齐吼着“1、2、3,1、2、3”搬运超过200斤一袋的石块,“能不能让大家歇歇喝口水吃点干粮啊?”记者在烈日的爆晒下已经有些体力不支,而一直站在临时桥墩上扯着嗓子吼的参谋长、团长、连长却告诉记者,“我们不吃饭已经成了习惯,现在不是我们吃不吃的问题,而是灾民能不能有足够的水和粮食生活的问题,我们早一点把桥打通,就能早一点把物资送到灾民手里。”截止记者离开时,临时的石头桥差不多已经垒得过半,有望在昨日连夜铺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