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的48个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11:56 新世纪周刊

  此刻,真性情最动人

  -本刊记者/汤涌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成为震撼人类历史的一个时刻:中国西部四川省汶川发生大地震。随后的几分钟内,震波摇动了大部分中国的国土。

  16时40分,一架波音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上面,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地震发生的两个小时内,中国最高领导层已经做出反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做出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以温家宝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对于温家宝来说,地震也许是他最熟悉的灾害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曾经在北京地质学院学习了整整8年——从本科到研究生。他的专业,是地质构造。

  在他读研究生期间,1966年发生了邢台地震,超过8000人死亡,周恩来总理在地震发生当天深夜赶到了灾区。当他在甘肃投身地质工作的时候,1976年,唐山地震,24万人死难。

  温家宝已经看过地图,并和马凯、孟建柱两位国务委员一起研究情况。在飞机上,他已经开始布置着关于救援抗灾的一切工作。

  对于一个学地质专业的总理来说,当然明白7.8级地震对于一个处于震中、夹在山间的老县城会造成多大的伤害。更何况,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还不止汶川一个县。在飞机上,温家宝发表了讲话,为这次地震做了定性:特别严重的灾害。他对着中国地图流下了眼泪。他提了一点要求,要求所有救灾人员“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

  他自己也确实身先士卒。温家宝刚刚从河南返回北京,随即,又启程赴四川。中国最高领导层的行动,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赞扬,也为中国民众吃下一颗定心丸。今年春节中国南方的雪灾中,胡锦涛亲自搬运物资,温家宝八天之内三入湖南。在严重的灾害中,人们看到了领导者的率先垂范。

  北京—成都—都江堰

  19时10分,温家宝抵达四川省会成都,立刻乘车前往震中地区。

  “我在中南海工作了18年,全国2500多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多个。”2003年春天,温家宝如是说。现在,他的目标是距离成都100多公里外的震中汶川——这是他第一次以总理的身份去那个地方。

  自然再一次用巨大的威力教育人类,它是不可战胜的。通往汶川的道路都已中断,同时中断的,还有所有的通讯。

  车到都江堰,前进已经不再可能。指挥部在就地搭建的帐篷里开展工作,决定:部队南北两路并进,同时前往汶川。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温家宝至少两次引用过管仲的话。管仲在古代政治家中代表的是务实和高效,他保证的是齐国的富有和安全。

  22点左右,都江堰市灾情严重的中医院和聚源镇中学迎来了温家宝。战士们正在努力抢救被埋在废墟下的医患和师生,寻找生还者。温家宝俯身拾起废墟上的一只运动鞋和书包。它们的主人,也许还在废墟之下。

  “我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人命关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温家宝说。

  在聚源中学门前的广场上,温家宝向死难者遗体三鞠躬。这位经常出现在各种灾区的总理,多数时候,他微笑,他握他们的手,看他们灾后盖起的新房子,喝他们家的水,把乐观的情绪传染给普通百姓。但是这次,他脸上充满悲戚之色。

  23点40分,都江堰。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再一次召开。

  “要克服一切困难,就是步行也要尽快进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早一秒到达受灾地区,就可能早抢救更多的生命;二是要争分夺秒抢修公路,哪怕修一条临时道路,也要把道路打通;三是要进一步摸清受灾情况;四是各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将包括药品和食品在内的救灾物资运进灾区;五是请地震部门抓紧会商,对地震趋势做出科学研判。”温家宝说。

  这时,已经有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到达灾区开展救援,2万空降兵部队则正在赶往灾区。

  当天晚上,在中国的政治心脏北京,在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中央决定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任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当前的抗震救灾工作。

  都江堰—德阳—绵阳

  5月13日早晨,震中的汶川仍与外界隔断,温家宝在都江堰再次敦促救援人员进入汶川,打通交通。

  又有坏消息传来:彭州的10万群众被困。总理要求立刻修通公路。向彭州方向修路架桥的士兵报告可能发生泥石流,电话直接打到了总理这里。

  据当时跟温总理在一起的记者发回的现场记录,温总理说:“我不管你们(那里)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从来没见老爷子这么厉害过。”记者评价说。

  “至于我自己,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温家宝,2003年记者招待会。

  此前的几分钟,温总理在都江堰新建小学的废墟上摔倒,他的胳膊流了血。温家宝推开随行医生,不让他们包扎。

  废墟里还埋有两个孩子,天在下雨,又湿又冷,温总理已经穿上了一件“警察”标志的蓝色棉衣。他对着被困在废墟里的孩子高声喊话:“我是温爷爷——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有20个小时。

  13日上午10点多,飞机开始给汶川空投物资,第一批部队登机准备在汶川空降。温家宝对登机部队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去年空军某部曾经在汶川附近进行过演习,对这里颇有感情——温总理一句“人民养你们”,对这支中国最精锐的空降兵来说,是极大的“激将”。然而,暴雨天气阻止了他们“从天而降”。

  温家宝走上街头,慰问灾民:“现在正在下雨,天气又冷,大家要吃苦了,但坚持一下,过一段时间情况就会好转的,大家就可以回家了。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

  13日11时左右,温家宝从都江堰前往德阳,在那里他召开了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临时会议。温家宝要求这些物资必须到位:饼干、奶粉、面包、牛奶和矿泉水、帐篷。要从各地调集的医疗队和药品,必要的时候空投医疗队和药品。还有一点:组织力量,调集机械作业工具,全力以赴抓紧时间救人。

  中国上千年来救灾有一套比较实用的制度,最为重要的就是:“调粟”和“赈济”。

  如果在72小时内获救,掩埋在废墟下的人们还有更大的生还希望。总理的话表明:国家没有放弃那些被埋在废墟下的公民们。

  13日16时,绵阳。温家宝探望被安置下来的北川灾民和失去了亲人的地震孤儿,他们暂时住在九洲体育馆里。

  温家宝说:“要相信在党和政府关心下,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这是古往今来赈灾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养恤,要帮助流离失所的人和失去劳动力的家庭。

  一些大企业迅速做出回应,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14日晚间宣布,中国人寿设立的“国寿慈善基金会”将承担所有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儿成长至18周岁的相关费用,目前正在与当地民政部门洽商具体细则。

  13日23时15分,武警某部200名官兵在参谋长王毅的率领下,徒步强行军抵达震中汶川县。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百余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则乘舟北上汶川,在该县映秀镇展开救灾行动。

  映秀镇是公路完全被破坏的汶川县最容易到达的镇,该镇有常住人口6641人,流动人口共1万余人,生还的仅有2300余人,其中1000余人伤势严重,急需医护人员、药品、包扎药械和食品、饮用水。

  北川—德阳—都江堰—汶川

  14日上午10点,曲山镇。现在,温家宝距离北川县城仅仅2公里。北川紧邻汶川,是地震的重灾区,伤员正在不断地被士兵运出县城送往医院。

  在这里,温家宝遇到了几位美国救灾志愿者,他代表中国政府对美国人民表示感谢。诸多国家的领导人表达了他们对地震的关切,对中国政府迅速展开救灾行动表示赞赏。

  在这里,温家宝对香港记者说:“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广大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香港和内地的同胞之情,无论何种方式的支援和帮助我们都表示感谢。”

  随后温家宝进入北川县城,看望和慰问当地的灾民。他说:“活着的人的努力、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你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你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孩子。政府会采取一切措施,尽最大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好。我们每个人还有双手,大家要努力把房子盖好,把家安置好,把孩子培养好。”他抱紧了两个从北川中学倒塌的校舍中幸存下来的孩子。

  温家宝总理在这里触景生情,非常难过。他是一个孝顺、慈爱,而且非常重视家庭的人,尽管身居国务院总理一职,他每天都会尽量争取回家陪自己的母亲一起吃饭。

  他喜欢孩子,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出身教育世家的温家宝有着浓重的教育情怀。在2007年“两会”期间,他还曾回信给一个基层小学的学生。

  “其实就在昨天下午,我收到了一个代表转来的一所小学学生写给我的信。尽管很忙,我还是用毛笔亲笔给孩子们回了信,鼓励他们茁壮成长。”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他会为那些废墟下的孩子们哭泣,他不仅是一个中央派来的代表,更是一个真实可亲的邻家大爷。”“我真惭愧,要是我能跟在总理身边,在现场搬石头救人多好!”网络上,很多国人为之感动。

  14日中午,温家宝从德阳坐火车回都江堰,准备从那里出发,乘直升飞机去震中所在地汶川县。

  14日下午,温总理终于到达汶川。在这里,他又一次提出要继续抓紧时间,尽最大努力救人。视察结束后,温总理到成都。

  此时,这位66岁的中国总理已经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抗震救灾一线奔走了50个小时左右。人们为他瘦小的身体里爆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和他惊人的坚强意志而震撼。

  “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了一种信念: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温家宝,2003年。

  14日,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人们,听到他的嗓音已经完全嘶哑,却仍然有力。“那是一种干净利落的穿透力,直指人心。”有评论说。

  有这样的声音,这个民族在大难临头的时候,能够在废墟上见到挥舞着铁锹挽救邻居和平民,看到用身体保护学生的女教师和跪在地下求战友们让自己多救一个人不肯退下去的消防队员,一点也不奇怪。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位平日微笑,近日严肃的总理正在兑现他2003年就职时的许诺。

  人民生命高于一切。5月1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这也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执政党的承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