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软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9日12:35 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记者李蔚/上海报道

  路确实很漂亮,但那是给开着汽车经过的人看的,街道功能应该与每一个参与者相联系

  交通扩张对街道的侵蚀是“城市化”中的普遍现象,昆明“私改公”风波是一个极端的案例。

  交通侵蚀,街道消亡

  2008年3月底在上海举办的“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全球巡展上,参展者侯建华的摄影作品《上海的街头巷 尾》说明中写道:当千万市民经历了“拆迁之痛”和“乔迁之喜”之后才发现,上海已焕然一新,原来那个有着“东方巴黎” 之称,弥漫着浓郁弄堂风情的上海已然远去。

  照片上,宽阔的街道,高楼林立、高架如网,行人步履匆匆,一名高鼻子“老外”坐在沿街店铺前观赏着眼前的一切 ,若有所思。艺术家以形象的手法描述了这样一种现实:在一轮轮城市改造的浪潮中,许多传统的街道正在逐渐消逝。

  “传统的街道正离我们越来越远。目前城市街道的建设基本上是失败的。”在随后举行的“街道生态”公共论坛上,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指出。

  在交通优先的城市道路中,街道功能被大大弱化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潘海啸教授评价说:“许多路确 实很漂亮,但那是给开着汽车经过的人看的,街道功能应该与每一个参与者相联系。”

  他举了个例子,有一次,他在某景观道路上等朋友,来回走了半天,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

  另一方面,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群的包围中,开始不断出现人造“老街”、小吃街的身影。这些都市新景观吸引了众多 怀念闲暇生活的市民,也成为游人追寻城市历史与传统的去处。展览发起方法国动态基金会(IVM)驻中国代表、城市规划 博士卓健将此类现象称作“从道路重新回到街道的诉求”。

  回归冲动

  在街道生活与交通设施的此消彼长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上海外滩的变迁。

  同样是为了解决交通需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外滩发动了第三轮改造,建造了号称“亚洲第一弯”的延安高架 路外滩下匝道及一系列高架工程。由于破坏了外滩的整体景观,改造工程曾引起争议。

  但是,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为了还路、还绿、还景于民,外滩再度改造,拆除“亚洲第一弯”,地下通道将分为两层 ,至2010年3月底建成通车之后,外滩地面将只通行到发车辆和公交车,而小车将全部从地下驶过。

  耗资4亿元的改造方案展现了人流与车流各得其所的蓝图。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潘海啸教授看来,改造 计划说明决策者已意识到一个亟待改变的现实:“城市景观正越来越多地成为明信片上的风景,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告 诉本刊记者,改造之前,南京路被延安路和北京路高架两头箍住:“人流过不来,设计得再好也没用。”高楼林立的背后,传 统街道及其代表的市民生活空间消失于无形。

  “街道是软实力。”建筑评论家史建在“街道生态”论坛上发言表示。

  由于代价昂贵,“道路下地”的解决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高架,如何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因势利导,是许多城市面临 的难题,昆明“私改公”政策就是在此两难背景下出台的。利用原有的单位或小区道路舒缓交通,经济便捷的同时,却忽略了 街道生活对市民的重要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