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家疾控中心紧急报告灾后防疫进入关键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一片一片坍塌的房屋,废墟上流浪狗在觅食,有人在翻捡东西,救援队仍在有生命迹象的废墟上抢救,令人窒息的腐败味道冲击着现场每个人的呼吸道。 地震灾害已经过去了7天。四川灾区面临着另一战役,防疫。 废墟里腐败的尸体、河塘里溃烂的鱼虫、灾民安置点厕所里的蚊蝇……这一切表征,灾区的防疫已进入关键时期。 在灾后第三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CDC”)就派应急队伍赶赴四川绵竹、北川、茂县三个重灾区,支援灾区防病救灾工作。在进过三天紧密踩点勘查后,国家CDC对当地政府发出防控的紧急报告,并提出相应建议。 灾民安置地存卫生隐患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的国家CDC应急队在绵竹勘查灾后疾控形势的报告。该报告首先发现目前各安置点存在很多隐患。 由于绵竹是重灾区之一,灾民安置点人员非常密集。 根据报告,绵竹市体育场灾民安置点将近约3万人。5月19日,记者来到绵竹市体育场灾民安置点指挥部询问当天统计数据,该指挥部一位姓王负责人表示:“到底有多少人说不清楚,昨天又进来了很多天池乡的灾民。” 记者来到这个安置点的时候是中午,许多灾民都在帐篷里或躺或睡,很多帐篷里躺着10几个人,帐篷一个挨着一个。 “人员过于密集,如果有流行病发生很容易传染。”国家CDC专家尚琪表示。 在勘查各个安置点后,国家CDC专家还发现一个重要隐患——个别安置地灾民饲养宠物。CDC专家分析,在这种灾后非常时期,饲养宠物极易导致人蓄共患疾病的暴发流行。 从绵竹市疾控中心提供的信息看,从5月12日至17日,因犬咬伤到绵竹市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已达145人(不包括到其他机构接种的人数)。 此外,国家CDC专家认为,目前各个灾民安置点的厕所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数量不够、消毒不彻底、没有储粪池、粪便直接向排水沟排放。还有垃圾处理不及时等。 另外,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隐患是捐赠的旧衣物带来的。专家认为,目前灾区接受大量捐赠衣物,但不清楚在分发之前是否已经经过消毒处理。一般灾民在领到衣物后均直接穿用,容易造成接触性传染病的发生。 “跑出来只穿了一身衣服,只能到这来挑些衣服穿。”5月19日,记者在绵竹体育场安置点看到很多灾民在自行挑选捐赠的旧衣服,一位从天池地区转移到安置点的灾民肖华英对记者表示。而这些旧衣服就直接摊放在厕所后面的一个空地上。 而在灾区被困多日才得到救援的灾民,是专家们认为更具有防疫风险性的群体。 “后期转移出来的灾民不应该直接安置站和地震当时转移出来的灾民混住。因为他们几天被困在灾区,很可能有疾控因素。”尚琪说。 相比城市中的大型安置点,乡镇和村安置点也有隐患。 5月19日,记者在绵竹遵道镇边的安置点附近看到,很多灾民在一个臭水沟里洗衣服,水沟水基本不流动,上面漂浮着暗黑的悬浮物。在沟里洗衣服的灾民向记者表示,尽管水臭,但没有办法,衣服太脏了不能不洗。 而国家CDC专家组勘查发现,绵竹金山镇梨花广场集中搭建了约80个帐篷,每个帐篷内居住16人左右。该安置点灾民饮用水靠政府发放的矿泉水和饼干等食品。但是没有厕所,上千人均在居住地附近四周随便大小便,此外还没有足够的清洁用水,餐具无法清洗,更谈不上消毒,存在很大的饮食安全隐患。 类似这样的1000人左右的灾民集中居住地仅在绵竹地区就达到40—50个。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