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哀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1日04:13 今日早报

  走出哀痛

  “北川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如今登录北川县的政府网站,首页上仍然写着这样的字样。

  大量照片让人见到了地震前这个小城的秀丽景色:山川秀美,白云缭绕,物产丰富。这里是羌族聚居区,全县人口一半以上是羌族,融雄、奇、险、幽、秀为一体的湔江大峡谷形成了独特的原始自然风光。

  可有谁能想到这个公元566年就置县的地方,在建县1300多年后会毁于一场特大地震,成为地震的重灾区?大自然发威,大地震让这里顷刻间变成了废墟。北川老县城已经没有一座完好的建筑,没有一条畅通的街道。

  汶川也曾风景如画,一条条江河迤逦穿行于山谷之间,高山峡谷使这里成了中外瞩目的九寨沟黄龙旅游线上的一个必经之地。汶川还是大熊猫的故乡,著名的卧龙就在其县境内。

  记者曾经乘坐直升机进入位于震中区域的汶川县映秀镇,沿途所见,让人唏嘘不已。正值丰收季节,成都平原上黄绿相间,犹如天堂一般,而越过都江堰,进入山区后,眼前的景象无法不让人为之心酸:山川依旧青翠,但是通往汶川的道路随处都可见塌方。山顶上、山腰上、谷地里,到处都是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瓦砾一片,房顶的木条也清晰可辨。

  北川曾是大禹的故里。数千年前,从故乡走出的大禹曾经率领中国人民抗击水患。如今,无数个新时代的“大禹”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灾区,只是,这回治的不是水灾,而是震灾以及震灾中受伤的身体和心灵。

  灾难无情人有情,从大禹治水到1998年的特大抗洪,从邢台地震到唐山大地震再到汶川大地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苦难的民族,历经灾难却百折不挠,历经磨难仍然奋力前行。

  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这场灾难都是巨大的。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灾难终将过去,生活也仍将继续下去。

  记者不由想起上世纪90年代歌手郑智化所唱的一首歌《水手》,他在这首曾经传唱大江南北的歌中这样唱道:“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连日来,从电视里、网络上,从文字和图片里,人们已经看见灾区再次燃起的生机。无论是受灾的群众,还是救援的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医护人员,人们无不擦干眼泪,拿起了手中的工具拯救生命,一次次谱写生命的传奇。人们互帮互助,救助伤员,安置群众,重新开学,在废墟上点燃了希望的烛光。

  为救学生光荣牺牲的谭千秋老师的女儿、北京大学法学院二年级学生谭君子说:“对于我的爸爸,我要代替他撑起这个家,照顾好阿姨和妹妹。”

  擦干眼泪,撑起这个家。这正是历经苦难的中华儿女对灾难的最好回答。走出灾难的阴影,走出哀痛和悲伤,化悲伤为力量,互相帮助,相互携手,重建更加美好的家园,这就是我们对死者的最好纪念。

  擦干眼泪,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辆辆汽车,一架架飞机,一趟趟列车,源源不断地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送往灾区,将伤病员转送出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迸发出空前的团结精神,让世界为之瞩目,为之心动。

  一声声汽笛长鸣,一次次默默哀悼,全国哀悼日里,13亿中国人共同为遇难同胞志哀。灾难面前,整个民族都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大灾过后的中国人将重获对生命的体悟,对人生的认识,将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更加团结一致向前进……

  回首灾后过去的日日夜夜,有这样的群众,有这样的民族,难道我们还不相信:这个民族,不仅不会被灾难压垮,反而会在灾难中重生吗?难道我们还能否认:中华民族一定会在这场灾难后继续平稳快速前行吗?(2111501)

  据新华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