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近半灾区孩子不想提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2日18:05 新闻晚报

  “孩子们需要倾听,需要支持,需要爱抚,这里需要大量专业的心理医生。”昨天晚上,记者拨通卫生部心理干预队队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副主任程文红博士的电话时,她焦急地说。

  上周六到绵阳的她,5天来已经为近百个孩子进行心理评估,“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恐惧或者无助反应,这是正常的,但有些孩子出现情感麻木、呆滞等现象,就要引起重视。”据了解,目前,全国有20多支心理医生、心理志愿者队伍前往四川,为灾区群众进行心理安抚,其中孩子、女性、老人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对象。

  高一男孩成惊弓之鸟

  地震发生时,北川中学高一男生吴伟(化名)正在三楼的教室里上课,突然地下一股巨大力量涌动,三层的教学楼坍塌成一楼的平房,吴伟被一块掉下来的混凝土砸到腰椎,动弹不得,已经逃出教学楼的老师和同学们很快把他挖了出来,但坐在他后面的好朋友郭凌(化名),却当场被压死。目睹这一惨剧又受了重伤的吴伟成了惊弓之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护士碰一下床沿,床轻轻动一下,吴伟立刻惊恐地大叫“地震啊地震啊!救命啊!”不仅白天警觉性过高,到了晚上,吴伟失眠,不到后半夜是绝对睡不着的。就算入睡了,也常常被恶梦吓醒,醒着时眼前还经常不由自主地“看到”地震发生时的可怕场景,而且对好友的去世既伤心又内疚。

  程文红说:“像吴伟这样的孩子这里有不少,目前我们要对他们做的就是倾听、支持和关怀。”在孩子们眼中,这位身材娇小、容貌清秀的上海阿姨和以前见到的医生都不一样,她像姐姐一样陪他们“聊天”,像妈妈一样给他们充满温暖的笑容,像老师一样为他们解释“余震为什么不可怕”。

  一到晚上缩在帐篷发呆

 从安县转移到绵阳的中学女生李越(化名)头发有点乱,身上也灰扑扑的,白天的她能说能笑能吃能喝,看着很正常,根本看不出她已经因为地震而成了孤儿,她甚至不太提到自己的父母。一到晚上,李越就会缩在帐篷的一角发呆。她对心理医生说:“我哭不出来,但是我觉得心很痛很痛。”

  地震虽然没有让她的身体出现重伤,但是她的心理问题却非常严重。程文红医生在绵阳灾民聚集地看到,大部分成人和孩子因为房屋倒塌、身体受伤、地震受惊或失去亲人多少有悲伤的情绪表现,但是也有少数孩子和成人出现了冷漠、不会表达情感的麻木症状。程医生表示,这样的症状比一般的恐惧表现要更加严重,出现这样情况的人往往和他们看到特别惨的场景、最亲密的人死去有关,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儿童就更容易出现心灵 “重伤”。

 程医生说,灾区大部分儿童对地震的情绪变化有时间性:刚发生地震后的两三天里,许多孩子处于初期惊恐状态,每次余震都会恐惧地尖叫。就像北川中学学生在日记里写的,这是个恶梦,不是真实的存在;地震过后一周左右,不少孩子开始学着接受现实,情绪也有所好转,交谈基本不成问题。但是,有一部分孩子却出现了表达困难。程医生表示,前者情绪恢复会相对比较快,如果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给他们适当的支持、关心、爱抚,他们应该可以很快地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态。但后者可能就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疗心伤,走进孩子心里

  上课:用画探寻孩子的情绪

 在成都青阳区一个体育馆里,曾经参加台湾“9·21”地震心理援助的台湾心理咨询师许见声在给一些孩子进行“绘画心理体验”。咨询师拿出24色的彩绘铅笔,让孩子们自己挑选。

  来自都江堰的14岁男孩默默(化名)选择了黑色的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黑色的地球,地球上有一些歪歪斜斜的房子。默默一边画,许见声一边随意地和他“聊天”:“这房子好像要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