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联合国大家庭支持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19:31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陶蹊

  

  5月19日至21日,是中国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罹难者设立的“全国哀悼日”。这是我国首次以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发布政令的方式,向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平民致哀。这3天,不仅中国各大机构和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我驻外使领馆还设立吊 唁场所和吊唁簿。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和新华社消息,截至21日18时,已有上百个国家的领导人和各界人士以及外国使节, 前往中国驻外使领馆吊唁,表达对地震罹难者的深切哀悼。

  法国总统:

  “法国人民感同身受”

  亲往中国驻外使领馆吊唁的国家元首有: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法国总统萨科齐,美国总统布什夫妇,秘鲁总统加 西亚、第一副总统詹彼得里等。韩国总统李明博向遇难者敬献花圈。

  早在5月14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就前往中国驻巴使馆表示慰问。他听取了中国驻巴大使罗照辉对中国地震灾 情的介绍后,穆沙拉夫总统对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表示悲痛,对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行动表示支持。

  巴黎当地时间19日下午,法国总统萨科齐抵达中国驻法大使馆专设的悼念大厅。萨科齐在随后接受采访时说:“地 震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许多妇女和孩子失去了家庭,我们深感震撼和悲痛,对中国灾区人民遭遇的痛苦,法国人民感同 身受。”他表示,法国是中国可以信赖的朋友,在灾难面前,法国人民将同中国人民站在一道;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 能战胜这次灾害。

  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20日前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吊唁地震罹难者。布什在吊唁簿上的留言近一页,劳拉也留 言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爱与慰问”。布什还向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表示,期待着不久后在日本举行八国集团与发展 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期间以及北京奥运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会晤。

  秘鲁总统加西亚在中国驻秘鲁大使馆设立的吊唁簿上留言后表示,由衷钦佩和赞扬中国政府迅速有效的抗震救灾工作 ,相信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在世界各国的共同支持下,中国一定能尽快战胜灾害、困难,成功举办奥运会。19日,秘鲁全 国政府机构、军事设施、警察机关,以及所有秘鲁在国外的外交机构下半旗,向地震罹难者致哀。

  

  日本首相:中国有何需要尽管提出

  前往中国使领馆吊唁的外国政府首脑及高官有: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永春、内阁副总理卢斗哲,巴基斯坦总理 吉拉尼,越南总理阮晋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英国首相布朗,芬兰总理万哈宁,澳大利亚外长史密斯等。

  朝鲜首都平壤于北京时间19日14时28分拉响防空警报,汽车停运并鸣笛,哀悼汶川特大地震罹难者。前往中国 驻朝鲜大使馆吊唁的金永春等朝鲜党政领导人,代表朝鲜国防委员会、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内阁,向地震罹难者献了 花圈,并默哀致意。

  越南总理阮晋勇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设立的吊唁厅,向中国地震罹难者默哀并敬献花圈。

  英国首相布朗20日前往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吊唁汶川特大地震罹难者。布朗为罹难者默哀1分钟后在吊唁簿上留言 。他表示,中国人民为救灾付出了巨大努力,值得称赞;中国人民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为拯救受困者付出的努力是伟大的。

  东京时间21日下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抵达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他在留言簿上签名,然后面向写有“沉痛悼念四川 大地震死难者”的横幅鞠下深深一躬。他向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表示,如果中国有何需要请尽管提出,日本将努力支援;他本 人很想亲自向胡锦涛主席表达哀悼之情,请崔大使一定将自己的心意转达给胡主席。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在中国驻韩国大使馆设立的吊唁簿上留言,他表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在地震后的表 现令人钦佩和感动,韩国政府和国民愿意为中国地震救灾工作提供帮助。

  

  联合国驻维也纳

  办事处降半旗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奥尔忠尼启则、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麦 金利及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 ,也前往中国驻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团吊唁。

  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设立的吊唁簿上,潘基文用英文留言:“中国遭受的损失超出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想象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国际社会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中国人民的顽强、坚韧和勇气给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整 个联合国大家庭都站在中国身后,支持中国应对挑战。”然后又用中文写下“哀悼罹难的中国人民”,并郑重签下自己的中文 名字。

  20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冲突后重建问题举行高级别辩论。主持会议的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 德,代表安理会全体成员,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诚挚的慰问。全体与会代表随后起立默哀1分钟,悼念地震罹难者。当天, 联合国驻维也纳办事处降半旗,向汶川特大地震的罹难者致哀。

  外国政要在吊唁簿上的留言

  “在你们哀悼如此多的罹难亲人、搜寻失踪者的悲怆时刻,我们与你们同在……我敬佩中国人民在抗击这一自然灾害 时体现出来的慷慨和人格力量。我们的国家随时准备以中国认为有用的任何方式提供帮助。”

  ——美国总统布什

  

  “我们支持经受了巨大考验的中国人民。”

  ——法国总统萨科齐

  

  “我们的心挂念着地震罹难者家属、失踪人员、众多伤者及失去家园的民众,希望我们的慰问和同情能减轻灾区民众 的悲伤和痛苦。”

  ——塞浦路斯代总统、议长马里奥斯·卡洛扬

  

  “沉痛哀悼中国四川省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永春

  

  “越南党、国家、政府和人民对地震罹难者感到无比悲痛,并向中国党、国家和人民及罹难者家属致以深切慰问。我 们相信,兄弟的中国人民一定会迅速战胜地震灾害,早日恢复生产和生活。”

  ——越南总理阮晋勇

  

  “在此苦难和悲痛时刻,我代表英国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哀悼。”

  ——英国首相布朗

  

  “谨在此为(地震)事件中的罹难者祈求冥福。祝愿中国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早日战胜灾难。”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

  

  “此时此刻,罗马尼亚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罗马尼亚众议长奥尔泰亚努

  

  “我谨代表芬兰政府向汶川地震罹难者表示哀悼,对罹难者家属表示深切哀悼,对中国人民表示慰问。”

  ——芬兰总理万哈宁

  哀悼——以国家的名义

  ::本报特约记者霄辰

  

  以国家的名义哀悼遭遇不幸的人们,体现出政府对生命和公民的尊重。面对自然灾难,虽然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但 通过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致以深切的哀悼,能够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树立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风尚,为遭遇不幸的 家庭分担精神上的痛苦。因此,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的自然灾难和其他重大事件发生后,很多国家都会设立特殊的纪念日。

  在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家,政府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哀悼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的 15万名罹难者,并在这一天举行全国防灾教育活动。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又将每年的1月17 日定为“防灾和志愿者日”,把这一天的前后3天规定为“防灾周”,组织全国民众参加防灾演练。

  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政府将9月1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总统布什呼吁国民在当天午饭时 ,为袭击事件中的罹难者祈祷。

  2002年1月17日到28日,厄瓜多尔连续3架飞机失事,共有120人不幸罹难。当年2月4日,厄瓜多尔总 统诺沃亚宣布当天为“全国哀悼日”,厄瓜多尔政府机关和驻外机构均降半旗。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古城巴姆遭遇里氏6.8级地震,导致3.1万人死亡。地震发生后,伊朗政府宣布 了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期。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主要受灾国以及德国、瑞典、法国、美国和联合国,均为罹难者降半旗表示 哀悼。其中,泰国政府机构降半旗3天,取消了所有新年庆祝活动。

  2007年3月17日至20日,俄罗斯相继发生了客机失事、煤矿瓦斯爆炸和居民楼火灾共3起重大事件,造成170 余人死亡。时任总统普京宣布3月21日为俄罗斯联邦哀悼日,俄全境降半旗致哀,各电视台和文化场所停止娱乐节目和活动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