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郑植耀发疯地用工作来麻醉自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02:54 华龙网-重庆晚报
成了最不幸的人 承认现实总是很难的,尽管郑植耀仍旧希冀着,仍旧每天去凝望祈祷,但他内心多少开始逐渐承认了这个必须直面的现实,“他们离开了,我感觉自己是生不如死。” 郑植耀发疯地用工作来麻醉自己,“我一旦空闲下来,就会想到他们,就会伤心,就会难过。”郑植耀说,这几天常常在梦中哭醒,“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脆弱,我好想一天24小时都有事干。” 郑植耀说,最开始几天,他不知不觉都会想到儿子,因为他手机桌面上就是儿子的照片。“虽然他才刚刚两个月,还不会叫爸爸,但每次我抱他,他都会亲热地哇哇叫,特别是他那闪烁的大眼睛让我觉得特别亲……”郑植耀眼圈红了,他轻轻将头转过去。看得出,他是在强忍伤痛,这是一个在别人面前永远宁折毋弯的男人。 对郑植耀来说,每当闪现出亲人的音容笑貌时,他就像是在煎熬。他现在很怕夜深人静,害怕一个人独处,因为那种时候他总会陷入回忆。“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才两个月,就带给我那么多美好的记忆,更不用说爹妈和老婆了。人一旦分开,美好的回忆就成为痛苦的梦魇,我只是默默地祷告,如果还有来世的话,我肯定还要和他们在一起,而且永远都不分离。” 为了不让自己睹物思人,他决定将手机上儿子的照片换掉,他不想一直在悲痛的回忆中无法自拔。“但我没有勇气将照片删除,这次地震,相机什么的都没带出来,手机里的相片是儿子给我留下的仅有的一点纪念……”郑植耀鼻子酸酸的,他说,现在他不会再去看这些相片,等以后能够有承受所有一切的心理之后,再翻出来看。 救灾的无名英雄 地震后那两天,郑植耀就没有合过一分钟眼。从第一时间抢救废墟中的其他幸存者,接着又冒死返回弹药库转运弹药,还不忘组织民兵搬运伤员和转移群众,在伤亡惨重的北川武装部,郑植耀俨然成了暂时指挥员。 不过,郑植耀天生不是那种发号施令的人,当时和他一起战斗的同伴们都说,浑身是血的郑植耀总是冲在最前头。北川武装部罗部长告诉记者,郑植耀那些天做了太多默默无闻但足以记大功的工作,比如将第一支进入北川救灾的正规部队带入的,就是郑植耀。 北川武装部的领导很担心郑植耀的精神状态,曾经建议他去成都的医院休息调整一段,再好好包扎一下身上的伤口。不少在外地的战友也打电话过来,让他过去呆一段时间,但都被郑植耀一口回绝了,用他的话说,他必须战斗在北川,战斗在一线,因为他想离废墟中的爹妈妻儿更近一些,能够感受到他们还在自己的身边,更何况,北川还有好多像他这样失去亲人的群众需要他帮助。 下乡进村赈灾,搬运救灾物资,转送伤员,搬运掩埋遗体,北川抗震救灾的许多角落留下了郑植耀的足迹。记者那天在北川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他,连续多个电话联系之后,才在安县武装部门口跟正拉物资过来的郑植耀碰了头。 连轴转了10多天,郑植耀面色蜡黄,说话都显得有些吃力。郑植耀并不想更多的人知道他的遭遇,他只是选择默默地去做事,去做他觉得应该做的事。 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感动的是,对这一切,郑植耀的解释是那么平淡,没有高大的话语,也没有任何名利要求,以至于最近几天军分区和军区才了解到他的事迹。但当北川武装部有心给他报功时,郑植耀却婉拒了,他没把自己当英雄,他说自己不想出名,因为他无法面对很多人都来让他反复不停地翻起过去,“我不想用亲人的死难为自己去赢得别人的同情,更不想沾他们什么光,我觉得那是对他们在天之灵的亵渎。”郑植耀说这番话时,在场者无不动容。 郑植耀继续忘我地忙碌在第一线,继续每天去任家坪为亲人祭拜,他只是希望北川县城的封闭能够尽快解除,他能够重新回到亲人们身边,天天守候着他们。 手记 记者 平凡中的伟大 最平凡的人,往往能够给人最大的感动。 27岁的郑植耀就是那种自始至终能够让人肃然起敬的平凡人。 他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但他除了哀痛逝者,从不怨天尤人,也不会有任何要求,他把自己置身于最艰苦的抗灾第一线,竭尽所能地去帮助那些像他那样受灾受难的乡亲。 心底无私天地宽。不得不承认,郑植耀的内心像白纸一样一尘不染。跟他遭遇相同的蒋敏、郑强,都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尊敬的英模,而他呢?除了默默地继续强忍伤痛奉献,他什么都没有得到,他每天只有靠啃干粮、喝矿泉水充饥。即便本报作为第一个采访他的媒体,也是无心插柳的巧合。如果不是北川武装部长无意说出他的遭遇,相信郑植耀的事迹还会长久埋在地底。 不能用高风亮节这样的词来形容郑植耀的品质,对郑植耀来说,他认为这些是他应该做的,也是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所做的。最能给人震撼力量的,是郑植耀那种平凡人的境界,不为沽名钓誉,更不想沾死去的亲人的光。但就是这样的平凡,却让我们由衷地充满敬意。伟大,往往就诞生在平凡当中。 这次抗震救灾,其实好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是由平凡人串接起来的。他们没有私心,没有杂念,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是最质朴、最纯粹的,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奉献。他们才是最值得我们歌颂、值得我们去尊重、最能净化社会风气的群体。相信这样的人也是我们取得这场抗震救灾胜利的脊梁。 本报特派记者 王印毅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