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青龙近40万人生命得以保全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04:21 东方网
群防大动员 7月23日至28日,青龙县正召开县委第五届七次全会和农业学大寨会议。全县各公社都有干部在青龙县城开会。而京津唐渤张地区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从科委汇报到县委常委马刚,再到县委书记冉广歧。 7月24日,青龙县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在听取王春青的汇报后,常委会作出了三项决定:加强各测报点工作,科委要有专人昼夜值班;加强地震知识宣传;要在800人会议上布置防震工作。 7月25日,陆吉康带着多方求证的消息回到青龙。青龙防震部署在当天正式展开。此时,距离唐山大地震发生仅剩3天。 县政府已经行动起来。公开发布临震警报,县委临时作出决定:每个公社回去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工作队负责人,不准回家,一定要连夜布置防震工作,及时向群众传达震情。各公社、县直各单位随即都召开了紧急会议,从公社干部到大队,再到生产队,进行防震抗震部署。 多数公社广播站连续广播地震知识,传达县委决定,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群众晚上不关门,不关窗。学校在操场上课,商店在外边卖货。 “青龙是农业县,让老百姓出去防震,啥损失也没有。大伏天的也就是蚊子多叮几个疙瘩呗。”县委书记冉广歧对《唐山警示录》作者张庆洲说。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真的地震了,对群众交代不了!”县委常委马刚在2006年对媒体回忆说。 青龙还对重点工程、仓库等重要设施责成专人检查,县委书记、副书记还深入到八一水库。有的公社还集中基层民兵巡逻值班。 陆吉康说,由于官方并没有预报震情,县里自己决策动员防震是有很大政治风险的。所以大家将抗震和防汛结合起来,避免决策风险。 县里按照“防汛抗震”的提法往下传达。当时7月正值汛期,防汛演习照常进行,可以提高民众警觉性;而之所以可以出动民兵巡逻,也是因为防汛工作政策允许,而抗震没有此项许可。科委同时也要求,在县内不设地震棚,保持道路畅通。 经过几天的动员,青龙县进入了临震状态。7月27日晚上,青龙县科委主任王进志在“800人大会”上做了最后一次震情和防震减灾动员工作。 青龙奇迹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地震爆发,很快波及青龙。 “震后,我马上观测地震对青龙的破坏程度。”陆吉康骑了辆自行车围着这个南北皆山,近靠河滩的小县城走了一圈,从东到西几分钟的路。他发现道路没有堵塞,人们都逃出来了,而房子大部分没倒塌。“青龙的房屋几乎都是木结构平房,正房不容易塌,有些偏房倒塌。” 陆吉康也看到青龙县发电厂照常发电,但工人已经出来了。他回到科委办公室,拿起电话就往电话局打。他要求接线员往周围城市接电话,接通就行,接不通的记录下来。 结果,青龙南边的滦县接不通,唐山接不通,迁安接不通,迁西还能接通;以北地区的建昌、凌源都能接通。“西北方向的宽城还问我们怎么回事。这一判断就知道南边地震了。” 第三天,青龙县的河滩地上共有2架次直升机降落。陆吉康的老伴回忆说,“唐山运了伤员来。县医院住满了人,路上也都是。”而震后第一支赶赴灾区河北迁安的医疗队,就是青龙县派出的。 灾后青龙县民政局统计,青龙在地震中只有一人死亡。唐山超过24万人遇难,青龙近40万人民的生命得以保全。青龙创造了奇迹。 陆吉康说,青龙的成绩的确有“奇”的一面。比如王春青恰巧听到了汪成民的预测,领导重视、想到把防汛和防震一起抓等等。但是这个“奇”更是建立在群众发动起来了,做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倡的“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的防震抗震方针。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