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感受绵阳危城一日:堰塞湖如同定时炸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13:00 北京晚报
记者感受绵阳危城一日:堰塞湖如同定时炸弹
航拍绵阳涪江泄洪道

记者感受绵阳危城一日:堰塞湖如同定时炸弹
一位没去参加联欢的孩子与母亲一起进入梦乡

记者感受绵阳危城一日:堰塞湖如同定时炸弹
南河体育馆原先为灾民安置防潮准备的木板被撤走

  按照三分之一溃坝方案,20万市民紧急上山避险;按照二分之一溃坝或全溃坝方案,绵阳全市紧急举行疏散避险演习……连日来,水位节节攀升的唐家山堰塞湖,如同悬在绵阳市民头顶的一个“定时炸弹”,压得所有人透不过气来。

  “刚刚躲避了地震又要躲水,”生活节奏舒缓、一贯悠闲惬意的绵阳此时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危城”;昨天,本报驻守绵阳抗灾一线的全体记者走上街头,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记录下危城中人们的喜怒哀乐。

  7时30分

  王子大酒店

  酒店三楼的餐厅里,吃早餐的客人屈指可数,三三两两的人们各自占据了一个方位,很鲜明地表示出他们分属于几个不同的群体:高鼻梁卷头发的几个老外坐在餐厅正中间的一张桌子上,他们是连日来驾驶米-26直升机往返奔波于唐家山堰塞湖运送油罐和给养的俄罗斯机组人员;背心后面印有“北京城建抗震救灾”字样、坐在靠窗位置的,很显然是来自北京支援灾区重建的工人们,十几天来,他们先后奔赴安县、江油等重灾区,将从北京千里迢迢输送来的建筑材料变成一栋栋遮风避雨的新家园;而那些行色匆匆、顾不上交谈吃两口就走的人,多半是水利部派来的专家组成员,正是他们夜以继日的科学谋划,才使得这座城市的人们对唐家山堰塞湖有了更多的把握,得到了更多避险的信心……

  透过餐厅的玻璃窗,对面的绵阳火车站广场一览无余,只不过昔日繁忙的车站此时已是人影稀疏,只有那些写有“感谢全国人民对灾区的无私援助”等字样的红色条幅依然鲜亮。

  10时

  人民公园附近商场

  人民公园附近的一家商场已经营业了一个小时。处在非常时期,周围商业街上的绝大多数店铺已经闭门多日;即使仍在开门营业的商场,营业时间也被严格限定在朝九晚五之内。商场售货员说,由于不知道紧急撤离的命令何时会下,这家商场也随时可能关门。不过商场内循环播放着的轻柔音乐,似乎舒缓了这里的紧张空气。

  一周前的星期日,正是在这家商场附近,6.4级余震发生后人们惊慌逃离的画面曾在电视新闻中反复播放;但此时走进商场购物或闲逛的人们,似乎已经忘却了恐惧的情绪。由于恰逢“六一”,商场门前搞起了童装促销,几乎每个在场的孩子手中,都握着一只色彩鲜艳的气球。商场内,一位少女惬意地倚在化妆品柜台前,她的脚下俯卧着一只百无聊赖的小狗。

  不过这种悠哉的氛围似乎很容易被瓦解。附近一家还在营业的手机专卖店里,柜台中所有的样机都被撤去,四五名店员聚在靠近门口的地方闲聊着。斜对面一家商店,封闭得严严实实的卷帘门前,堆砌着半米高的沙袋,看上去分外刺眼。

  10时40分

  绵阳南郊机场

  北京飞往绵阳的CA1451次航班平稳降落。

  航班上下来的客人并不多,这个时候没有特殊使命的人是不会轻易飞临这个“是非之地”的;然而,人群中一个特殊的小分队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打听,原来他们是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专家,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些还未恢复通信的重灾区。

  透过舷窗,记者看到绵阳南郊机场的停机坪上,在三三两两整装待发的民用航空机群中,一架架裹着迷彩外衣的军用直升机格外显眼,它们有的整齐停立、有的还在飞速旋转着螺旋桨,有的则正轰鸣着展翅飞向空中。

  这些军用直升机曾经奋战在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如今它们承担着一项特殊的使命:从唐家山堰塞湖坝顶转移施工人员和相关专家。

  在机场到达出口,绵阳的出租车司机们依然在招呼着生意,不过从他们的口吻中能够听出来:这几天“生意不好做了,人少喽。”

  11时10分

  九洲体育馆帐篷学校

  由帐篷学校的孩子们表演的“六一”联欢会正在举行。此前一天,孩子们已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彩排;早晨临近联欢会正式开始之前,学校老师又组织了最后一次彩排。在表演诗朗诵时,孩子们仍然把握不准抑扬顿挫的语气,但他们的表演吸引了很多安置点内的受灾群众前来参观,这其中有不少人就是他们的父母。彩排结束时,一位老师这样告诉孩子们:“刚才很多朋友和大人告诉我,你们的表演非常棒!”

  13时

  南河体育中心

  骄阳似火,白色的南河体育中心在重重绿荫下有着难得的清凉。

  这里曾经是北川、平武、安县等来自重灾区的10461人的家。体育中心绿茵场上搭建的帐篷曾为他们遮风挡雨,给他们受伤的心灵带去了些许的慰藉。

  随着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施工人员撤离,自然分洪的消息传出,在这个临时的家居住的10461人也都告别此地。记者看到,在体育中心南七入口,一辆蓝色的大卡车停靠在此,几名工人正在将帐篷内拆掉的床板装车。体育场里只剩下大片大片的六孔红方砖,壮观的景象中包含一种离别的意味。

  工人们说,床板将拉到绵阳城内地势较高的地方,在那里将搭建新的帐篷,也将成为另外一个新家——不过这次的主人是因为唐家山堰塞湖被撤离疏散的市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