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陌:政府和NGO有很大合作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03:13 第一财经日报

  “政府和NGO有很大合作空间”

  “前期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收集一些信息,比如家庭人口的构成、生活习惯、老百姓需求等这样的基础调查,”邢陌说,“然后,就要进入实施规划阶段,我们备灾中心主要是提供一个平台,在安置期需要服务的老人、孤儿、残疾人,他们的生活层面,如何照顾,如何使其康复,仅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这也需要更多的NGO和志愿者加入。”

  邢陌介绍,在灾民安置及灾后重建阶段,备灾中心不仅是单纯通过办公室提供一个安置区娱乐文化中心,更希望能够在机构运作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吸引负责环境治理、幼儿教育等专业领域的NGO加盟,共同实现灾后重建社区综合服务功能的配套。

  邢陌曾经两次跟着汉旺镇政府领导、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们一起考察,为NGO备灾中心选址,经过3次挑选,看中了现在正在搭建活动板房的这片区域。“3万受灾群众的安置,对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邢陌说,“汉旺镇的领导们听了我们的想法,很支持我们,政府和NGO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武都村十四组村民吕荣平告诉本报记者,志愿者们来了之后,村里很多受灾群众都愿意过来,“找他们聊聊蛮好的”。有时候,志愿者们开伙做饭,炊烟袅袅升起之时,热心的村民会心疼这些挖了野菜煮面条吃的孩子们,给他们送来土豆烧牛肉、冬瓜汤。

  武都村十四组大部分村民最期待的还是能够尽快安居。“我们最想尽快安居,现在政府的安置规划中,我们村只有被征了地的村民才会搬到过渡安置区,听说没有征地的可能还要住帐篷。”村民陈永华说。

  目前,武都村十四组共有63户,166人,农耕地被征用作为过渡安置区的仅有22户,还有40余户将等待未来的安置通知。

  困惑中求索

  在张国远和邢陌的构想中,正在筹备成立的NGO备灾中心,将首先以汉旺镇为样本,是一个能够根据汉旺镇安置区居民的需求,提供软性服务的平台。与此同时,这个组织的核心团队、执行团队,也将成为一个探索未来NGO参与灾后重建,乃至灾害管理体系构筑的先行者。

  “我们只是有这样的目标,下一步在管理上如何发展,通过这次行动反思我们需要什么、缺失什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和架构,”张国远说,“这场地震之前,没有任何民间组织做过这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参照的也只能是国外的经验,比如亚洲备灾中心。”

  张国远表示,灾后重建的主体还是政府,但是,也需要有NGO、志愿者等民间力量来做一些软性服务,甚至满足一些紧急需求。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受灾群众安置以及灾后重建领域,民间力量的探索之路究竟可以走多远,还取决于政府的态度。

  “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态度不同,当地政府的接受程度一定会比较高,但宏观层面是否有良好的法治和制度环境支持,这也很关键,”贾西津说,“现在灾后安置的工作才刚刚开始,灾后重建的过程更是一个社会重建的过程,NGO积极寻求政府合作是一个好趋势,但也可能会面临不明朗的宏观环境预期。”

  张国远表示,目前,备灾中心正在筹备注册,将向四川省民政部门提出申请,但是也面临诸多困惑。“我们也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如果将备灾中心注册为一个全新的民间组织,组织架构将有理事会、执行团队组成,就必然会有一部分行政费用开支,”张国远说,“现在跟我们探讨合作的一些基金会,只愿意针对我们汉旺镇的具体项目投资金,愿意承担行政管理费用的很少。”

  在张国远看来,民间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公信力、透明度,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已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也在经受更多的考验。“最重要的还是‘内外兼修’,我们在期待政府给民间组织一个宽容的环境的同时,自己要走的道路更漫长,我并不知道能够走多远,但我们会一直努力。”张国远望着远方的白云山,目光坚定,言语短促而有力。(王斌 本报实习记者陈凯眉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