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故里10万人被堰塞湖逼离故土 生计成为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7日03:23 新京报

  核心提示

  数千年前,大禹九州开渠通河,引洪入海,古中国的百姓得以平安;如今,在这位治水鼻祖的故里,他的乡人正面临着水淹之困。

  唐家山堰塞湖,已淹没大禹故里(禹里羌族乡)、漩坪乡等诸多乡镇、村落,并时刻有溃坝危险,对北川、绵阳等地百万民众构成威胁。6月5日,国家总理温家宝曾亲临坝顶查看险情。

  在被困山脉,众多大禹的子孙沿着一条废弃古山道,向东往擂鼓镇逃生。目前已有10万人逃出深山,还有山民躲在一个已成孤岛的石纽山安置点,等待着救济粮,等待着平治水土、开沟渠,等待着农耕。

  在最紧张的日子里,黑色的水裹着各种漂浮物,曾以每天2.89米的速度逼近“大禹”的脚面。

  这个数字是禹里乡党委书记陈国兴在5月17日下午统计出来的。5月15日,他接到下属汇报说,堰塞湖的水进入禹里乡。16日下午7时50分,陈国兴拖着打着石膏的右腿,把一根竹竿插到离禹王庙不远的河里。24小时后,他发现,水位整整上升了2.89米。

  这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如果以这个速度上升,要不了多久,半山腰的大禹雕像会被堰塞湖吞没。

  “水比地震的伤害大多了。”陈国兴叹了口气。他告诉记者,禹里之所以叫禹里,是因为这里是大禹的故乡。但是因地震所产生的堰塞湖让大禹故里成为一片泽乡。

  6月1日下午3点,大禹挺立在他被震毁的庙宇前,手指江面。目光落处,波光滟涟。禹里羌族乡———曾经的北川老县城———的大部分建筑都已浸在水里。只有一些原来的高楼,像溺水者在努力探出他们的头颅。

  古道逃生

  堰塞湖水上涨,藏在北川深山里的10万多人循着一条多年废弃山道,逃往擂鼓镇

  堰塞湖逼着大禹的子民们往禹王庙后退却,往山上退却。

  5月23日,陈国兴开始让禹里乡市区的各机关单位以及学校、医院的机构和2000多居民往石纽山顶搬迁。

  自古以来,北川人即视石纽山为神圣之地。自汉代,石纽一带就是以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管辖的地方,方圆百里之内不敢居人、放牧。即若犯罪之人潜入此地,朝廷不得入内追捕,三年后可获赦免。

  地震后半月,禹里乡设在石纽山顶的石纽安置点,已庇护难民3000余人。

  记者是5月31日从擂鼓镇出发去禹里。这是一条被废弃多年的山路。在北茂公路(北川到茂县)修筑以前,山里的漩坪、禹里等镇的山民便是靠这条山路抵达绵阳、成都等地。

  距离擂鼓镇不远大梁山脚下,一个张姓中年人,正独自在他砖木结构的房顶归置着被地震摇散的瓦片。这种青瓦以及它所覆盖的人字形房屋结构,在中国建筑史上拥有久远历史。它易被地震震坏,但是,只要几根木质的承重柱没有倾斜,经过简单的修复便可重新入住。

  老张很久没有见到如此庞大的人群从他家门口前经过。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最多的时候,每天有3000多人次经过这里。

  经过老张家门前半米宽小路的人,多是北川深处的漩坪、禹里、墩上、坝底等乡镇的居民。他们或者是经此路从山里逃出来,或者是经此路进山去寻亲。

  6月1日,陈国兴在他闷热的帐篷里,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自古以来,北川县城东南处即大山外8个乡镇,被当地人称之为“关外”,北川县城西北处、大山内的12个乡镇,则被称之为“关内”。

  堰塞湖上涌之后,关内的十多万人,都是靠老张门前的这条山路,出离或者回归自己的故土。

  路窄,崎岖,更重要的,它是被遗忘的一条山路。

  一路上,不时能看到这条古道被重新唤醒的标记:所有隐藏着的岔路口,都有各自的指路标记。或者是用石块摆出的一个箭头,或者是路边的树枝上系有一条红头绳。

  在翻越5座大山中最高的第一座大山时,我碰到一个漂亮的17岁女孩,她此行的目的,是距离禹里还有30多公里的坝底乡。她穿着一双粉红的拖鞋,在巨石和悬崖边身轻如燕。

  从和她同行的18岁墩上乡男孩那里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叫老大。老大告诉我们,墩上那男孩叫老二。

  老大是安县一所中专的毕业生。这是她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第三次翻越这5座大山。前两次是25日回家探望父母。29日才回到学校。30日学校通知要组织毕业生去浙江实习需带上1000多元生活费,于是31日这天,她再次登上这条回家的山路。

  老二在绵阳打工,是老大的初中同学。地震后,从未回过位于墩上的家里。这次是被老大“骗来”的。上一次老大回绵阳时,曾在山上夜宿过一宿。估计这是她此次喊老二陪她回家的原因。

  一路上两人偶尔会吵架。这时老大便会到树林里采一种白色的有着淡淡酸味的草莓给老二吃。

  沿途会不时追上一些背着一背篓大米的人。脚步沉重。他们都来自于陈国兴所管理的禹里乡。

  湖水涨,禹里慌

  堰塞湖上涌的速度惊人,每天涨2.89米,下游秀水村村民开始恐慌

  后来我们知道,沿着老大、老二的归家路背米的人,是被陈国兴组织起来的。背米的队伍刚好100个人,都是青壮年劳力。自23日开始,他们带着陈国兴开的介绍信,到擂鼓镇的救灾物资囤积处运米。

  水困禹里半个月后,这是陈国兴解决禹里乡吃饭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禹里乡位于北川县境中部,总人口14500人。乡政府所在地治城,位于青片河与白草河汇流处。

  禹里乡在5·12地震中全乡死亡42人,失踪251人,受伤1260人。如果不是因为堰塞湖,禹里乡的损失,原本相对是比较小的。

  但是,地震刚刚发生的时候,陈国兴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更大的灾难才刚刚开始。他并不知道,此次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在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的唐家山形成了汶川大地震后最大的堰塞湖。

  15日,有人汇报陈国兴,禹里附近的江面变宽了。

  他当时也没有想到是堰塞湖造成水位上涨。

  12日地震之后,禹里乡便和外面失去了联系。12日,13日,15日,陈国兴分别派出包括乡长在内的3批人马到北川县城,向北川县委汇报乡里的灾情。

  但是,一直到16日上午,前去报信的人,没有一个人回来。

  16日下午,第三批出去报信队伍中,一名叫崔长健的干部,带回了禹里的第一批救援部队和外面的消息。

  陈国兴知道唐家山堰塞湖正把它的尾巴一步步伸向禹里。但陈国兴仍然乐观。

  水位一天天在往上涨。每天的速度将近一丈。

  16日的时候,下游的秀水村,开始对不断上涨的江面产生恐慌。陈国兴拖着在地震中受伤的右腿到了该村。

  他对村民说,水不会上来,淹死你们我顶命;水要是淹到你们的脚,我背你们上山。村民们相信了他们的乡党委书记。

  “我当时是怕堰塞湖的水让全乡人乱了套,自己寻找生路。山上到处都是深沟,要是他们自己惊慌失措的到处躲,后果不堪设想。”陈国兴后来对记者说。

  但,陈国兴自己当时心里也没有底。他让下属开车把自己送到河边。把一根长竿插到了河里。17日,他发现了堰塞湖往上涌的惊人速度:每天2.89米。

  老大和老二是不知道堰塞湖的上涨速度。他们以为自己只要步行到禹里乡的沿河村一带,就可以出山上公路,然后搭摩的回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