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川:1400年历史如何继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1:08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成都、绵阳报道 北川:1400年历史如何继续 羌人的唢呐,猎人的号角,农夫的呻吟,军人的呐喊,龙门山上嘹亮的歌声,湔江边低沉的哼唱,夹着洪水的涛声,有时带着山石崩塌的狂啸,最后交织成为一首令人震撼的交响乐,在川北的群山之中经久不息。大地震并不是它的休止符 走上曲山镇附近的高地,军人们说那天总理就站在这儿,向着已经成为废墟的县城挥手告别。 不知道有着20年地质工作经历的温家宝如何评价,但每个参加过北川救援的人都知道,小城主要是被滑坡和泥石流埋葬的。 绵延1400多年的北川,将要走向终结吗? “老谢留在县城了。”在擂鼓镇的北川县委前线指挥部,人们扳着手指点算着,“地方志那边写字的人没出来几个。” 老谢叫谢兴鹏,曾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0年间尽心竭力写成了一本《北川县志》。和他一样在北川失踪的还有4个人,加上已经确认死亡的一个,8个人的北川地方志办公室损失大半。 北川这个外界知之甚少的小城的历史,在大地震后检索起来,曲折而艰难。在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记者意外地同时获得了北川历史上全部四本地方志,乾隆版《石泉县志》、道光版《石泉县志》、中华民国版《北川县志》以及谢兴鹏主编的《北川县志》。 此前查询的结果显示,这些书籍现存的数字都是个位数。 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冀燕鹏有些激动。5月8日,大地震前4天,北川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志伟把这几本刚刚印刷出来的书送了过来,“如果晚几天,也都留在县城了。” 每一本书上,都印着主编谢兴鹏、副主编景莲彩。后者是北川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同样在地震中失踪。 时间的灰尘掩埋了许多细节。在灯下展卷查看这些历史记录者的努力时,除了震惊、震撼,只有长长的喟叹---1400多年来的生生不息,都是与高山、洪水争夺的结果,其间,代价昂贵。 迁移县城对于北川来讲并不陌生。几个世纪以来,兵祸天灾不断将北川县府驻地从大山深处压向东南部的平原。但是在一次又一次毁灭中,北川和它的历史一样,从未消失。 大禹 堰塞湖淹了禹里,说不定马上就要淹到“禹穴”。4000多年前的君王不会想到,他的诞生地终会溺于大水。 乘坐直升机经过治城,连飞行员也知道下边那条山沟就是大禹的诞生地。他说,那是前几天救上来的受灾群众讲的,沟底有块叫做“血石”的石头,传说是被大禹出生时的胎血染红的。 对于学者们来讲,大禹是否诞于北川还有争议,但绵阳市气象局的官员说,这里确实是一个多洪水的地方。 北川境内高耸的山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到东南面的四川盆地迅速降到500米以下。夏季东南季风携带的暖湿气流遭遇龙门山脉和岷山山脉的阻挡,沿龙门山脉东南坡急剧上升冷却成雨,形成龙门山暴雨带。这个降雨区笼罩了北川东南部地势略微缓和、能够耕作的中低山地,包括先后作为县城的治城、曲山。 古时洪水的情况如今已难以考察,但是,每一座乡镇都记得水患带来的痛苦。 1953年,县政府迁到曲山镇的第二年,暴雨形成的山洪一路淹过交通局、卫生局,最后将县政府的食堂冲垮,刚刚稳定下来的县委县政府都被水淹并淤积了泥沙。 更极端的情况发生在1964年,“川西阻塞型强暴雨”竟然在北川和附近的绵竹、平武同时形成三个暴雨中心。处于核心地区的治城、曲山大雨连绵不绝,县城曲山积水及膝。 暂时栖身绵阳九洲体育馆的受灾者记得,洪水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一位大约70多岁的老人说,1981年7月连续下了十五六天暴雨,冲垮了擂鼓的煤矿。查询记载,这次降雨还使全县5所小学倒塌。 根据记载,从清同治3年,即1864年开始到1945年发生的8次大洪水,每次都将北川下属的一些乡镇完全冲毁。 也许,大禹在前往中原地区之前,就饱尝洪水之苦。不知道这段经历对他以后的治水方略是否有所启发:在狭窄的山沟里,堤坝根本无法阻挡洪水,只有修建河道将洪水从村庄引开。 与洪水并生的是旱灾、风灾、雹灾。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在有记载的1151年以来平均每5年就出现一次,有时甚至在一年中四灾并生。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