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义国:这时候成为学生的亲人很光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0日11:26 瞭望东方周刊

  “娃娃被接走了”

  按照北川中学的作息时间,14点10分打预备铃,14点15分打上课铃。地震发生时,所有学生都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学楼里。

  因为几天来突然感觉身体虚弱无力,苟义国午饭后就回到一楼的宿舍蒙头大睡,3年前离职在家照看孩子的妻子也倚在床头。这是个看起来平静得有些无聊的下午。

  酣睡中的苟义国根本没有感觉到起初那种火车开过般的震动。几秒钟后,一只巨手终于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伸到北川,不仅一下把苟义国和妻子掀到门外,还毁灭了整个县城。

  苟义国在一片烟尘中睁开双眼,那栋再熟悉不过的教学楼竟然消失了。瞬间,他的左小腿传来一阵剧痛,低头看时,已经肿了起来。

  一个高二年级的孩子和十几个同学被压在一大块石板下边。混乱中,他听见苟老师的声音:“使劲!”石板动了一下,却仍死死地压着。等了等,又是苟老师说:“再来一次……使劲!”石板抬起一个缝隙,十几个孩子迅速跑了出来。回头看,他才发现那块巨大的石板好像是学校的屋顶。

  苟义国和他的同事们就这样一块块抬起上千斤重的教学楼碎片,解救下面的孩子。附近的村民赶到了,现场救援的人多了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北川中学的师生们只记得地震后的天空一直都是灰色的。救援的人已经挤满了校园。苟义国终于累得瘫倒在地上,双臂几乎失去了知觉。妻子一把抓住他的衣服,问他娃娃呢。

  苟义国挣扎着站起来,摇晃着走向几公里外的县城。公路已经被毁了,不时有轿车大小的石头从山上滚下来。他从土坡下到一处山沟里,走向北川县城所在的曲山镇。

  走上幼儿园的废墟时,苟义国听到下面还有声音。他无法判断这声音是不是来自自己3岁的儿子。犹豫中,一眼看见了那身红色的衣服。早上妻子给孩子穿上时,他还帮着抻平了衣角。

  娃娃的身体并没有被石块掩埋,他的头被砸出一个口子,血流了一地。看起来,好像还在废墟外挣扎了许久。

  阴霾的天空下,苟义国把儿子抱起来,一步一步平静地走出那片废墟。在几百米外一处空地上,他放下孩子,用一块捡到的浴巾盖了起来。这是父亲苟义国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

  见到妻子,他说娃娃被接走了。

  5月12日这一天,苟义国的娃娃走了,很多学生也走了,一些同事也走了。那晚,天上既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

  这个时候成为学生的亲人很光荣

  一夜大雨,苟义国和同事们不停地呼喊着学生们的名字,废墟里的回应却越来越稀落。

  幸存的师生徒步走出余震不断的大山,随即被送往绵阳。学校领导看着一瘸一拐的苟义国,说苟老师你先找个亲戚家住一下,把腿处理好。

  苟义国重新出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仍是一瘸一拐。这个时候学校正缺人手,需要清点受伤的学生。这项工作需要走遍绵阳所有的医院。

  在当时一片慌乱中的绵阳,苟义国很快发现不能依靠医院诊室上的标签来寻找学生,必须一个病房、一个病床地查看。

  断臂的学生用仅有的一只胳膊搂住苟义国放声大哭。苟义国说,在这个时候成为学生的亲人,很光荣。他的左腿还是很痛,地震两周后,记者见到苟义国时,他的左脚仍然肿着。

  “苟老师其实挺难熬的,他要早点去幼儿园,也许能把自己的娃娃抱回来。”一位老师说。

  苟义国前一天刚和同事搬了800件矿泉水和几百箱方便面到仓库,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浸透了。他想,这样晚上就能快点入睡。

  那天,市体育局打电话过来。苟义国连忙说腿上的伤不重。他听到了大概是震后最开心的一个消息:火炬还会在四川传递。

  复课后的北川中学,为鼓励孩子们想尽了办法,一些低年级学生被送到北京进行恢复,几个心理干预小组也驻扎在草地上的帐篷里。但黑夜仍是最难度过的,教师们轮流安排守夜,有时候一个孩子噩梦中的尖叫都会引发一阵混乱。

  有孩子找到苟义国,说特别想上体育课,去打篮球。但布满帐篷的临时校园里确实没有这样的空间和设备。苟义国这个时候想起自己带的篮球队,如今好像已经凑不齐5个人了。

  根据大门上贴的分工表,苟义国负责志愿者接待、后勤保障。说话间,他被叫去调试新安装的净水设备。

  孩子们还惦记着苟老师传递火炬的事情。最新的消息说,奥运火炬将不会在绵阳等重灾区传递,但是火炬手不会改变。

  无论情况如何,无论苟义国将在哪里传递火炬,他们都希望能实现那个约定:孩子们伴着他跑完全程。还有那些在天上的学生们、他的娃娃、他的同事,所有在北川遇难的人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