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书商:通俗读物大行其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11:11 东方网
这一代书商:通俗读物大行其道
《黑镜头》在90年代末的热卖标志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对于书而言,这是从“作”到“做”的十年。

  撰稿·何映宇(记者)

  书中自有黄金屋,做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总有一本又一本的畅销书脱颖而出,也让一个个书商随之浮出水面。

  这是伴随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无远弗届,80后走上前台,中产开始抱团,财富成为关键词中的关键……对于书而言,这是从“作”到“做”的十年。

  十天磨一剑

  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的柏桦1993年曾一度辞去大学工作,并做了十年的二渠道图书,堪称书市上的金牌写手。他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成都书商多,我从不和出版社打交道,原来的诗人马松、万夏下海后做了书商,约我写书。我写一本《EQ情商》,大概也就三五天。我做书都快,怎么做呢?书商确定了主题以后,我就找相关主题的书,十本左右,我搭一个构架,写一个目录,确定章节,然后就把这些材料直接放进去。当然我们很专业,不会出现版权问题,封面上写的都是‘编著’。这样操作就很快,大概五六天就能做一本书。”第一本书是柏桦的夫人写,他负责卖。从第三本开始,柏桦开始自己“做”了,从此“做”出了一片天地。

  没有多少畅销书是“十年磨一剑”,时间就是金钱。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书商里,很多都是像马松、万夏这样昔日的诗人。他们原本就是文化圈中人,对于读者的需求不会陌生。和柏桦有过亲密合作的万夏是“川军”书商佼佼者。他现在是紫图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美丽问题解决专家”和新美人整形美容网董事长。万夏感叹自己属于幸运的一代:“生于1962年,早两年出世,就会挨饿;经历了‘文革’,却没有深受其害;哥哥姐姐下乡,没有赶上那一拨;上了大学,还是大学生走俏的时候;诗人吃香的年代,写诗成名;1992年邓小平去了南方,我开始做生意……”转型的诗人们早已抛掉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酸气,体现出对文化市场热点的敏锐嗅觉。诗人张小波在北京创办“共和联动”,他做过一本分析李嘉诚财务管理方法的财经类著作《老李佳法》,80多万字只用一个多月就交稿了,随即以最快速度推向市场,传统出版业对此望尘莫及。

  书商的策略是有奶便是娘。什么是读者最关心的、最切身的、最奢望的、最可遇不可求的,他们就以比传统出版社快上一百倍的速度去生产,然后通过图书来强化一种物质的意识形态,比如各种第一桶金的速成之道,如何成为巴菲特一样的股神,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立于不败之地,不论是教育的成功学还是经济的成功学,他们都见风使舵,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来阐释某种快速成功的秘诀。

  90年代畅销书一大特征就是图文书的兴起。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的《黑镜头》系列是张小波的得意之作,《黑镜头》在90年代末的热卖标志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快速阅读取代了微言大义,读书人的浮躁似乎与房价节节上涨的热度相仿,他们最需要的好像就是那种明晰到了不需要思考的快餐读物。

  通俗读物大行其道。性、青春、校园、爱情、恐怖直到盗墓……热点如走马灯般更替,以木子美、卫慧、棉棉为代表的70年代后美女作家,以痞子蔡、安妮宝贝为代表的70年代后网络文学,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年代后青春文学偶像派,以可爱淘、郭妮、明晓溪、饶雪漫为代表的针对90后女生的少女派……犹如金庸笔下的江湖,诸门各派俱有绝技,“明星做者”发行量动辄十余万册,而绝大多数纯文学作品销量在1万以内,惨淡经营。风头难以望其项背,似乎只有一个张爱玲还在苦撑局面。

  沈浩波创立的“磨铁文化”在盗墓小说的热销中颇有斩获,同时他敏锐地发现,除了张爱玲本人的作品,与她相关的人物也是图书市场的宠儿。

  做书高手套路娴熟,每一类读物都有相对固定的产品标准。书商将概念细化到每一个细节。比如“青春文学”,在注意力经济的驱使下,他们就提出这样的具体要求:

  1.该死“的”——以句子中“的”字的多少区分业余与专业;

  2.第一张纸出人物;

  3.相遇偶然,低开高走,阴错阳差,终成眷属或天涯阻隔;

  4.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相爱,不要三角恋,不要第三者,不要一夜情,不要包二奶;

  5.如果要出现床戏,最好在结尾。

  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市场的硬指标,能不能在“5秒钟”内吸引读者,将轻松进行到底,将直接决定这本书能否畅销。来源:新民周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