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峪打出长寿村的牌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11:46 央视《致富经》

  2002年6月“毛家峪”打出“长寿村”的牌子,正式开始接待游客。但由于没有知名度,“农家旅店”经常开不了张。而李锁看着自家一间间闲置的新房,更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能够寻找到客源,李锁多次请蓟县旅游局的人一起去天津的旅行社做宣传。

  李淑伶:“他是先发展的农家乐,只是吸引游客,到农民的家里面来吃来住, 没有一个景点可去。”

  为了弥补没有景点的不足,村委会贷款修建了“元古奇石林”、“许愿池等景区景点。有了这些景点,李锁再次前往旅行社做宣传,并且答应一半的门票收入归旅行社所有。慢慢的来“毛家峪”的游客开始多了起来,但让游客最感兴趣的还是“长寿”这个主题。

  游客:“看看他们吃什么,生活条件啊,吃的、怎么生活,还有心态,每天都在这种大自然当中,所以人家就是长寿。”

  游客带着对“长寿村”的好奇,来到长寿村后发现,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空气新鲜,游客放松游玩很快就忘记了来这的初衷,但是没过多久有不少客人开始反映饭菜搭配不合理。

  郭凤莲:“农村人一般认为这个,招待客人都是,我反正是大鱼大肉,我给他伺候好,吃的越好越好,其实到实际上客人也不是这样,不是说上这来吃这种大鱼大肉,而是吃你农家特色的东西。”

  发现问题之后李锁及时的对饭菜品种进行了调整,窝窝头、山野菜、笨鸡蛋等这些最普通的农家食品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游客:“吃的东西和环境最主要了,他们这里都是自产自销,自己地里种了然后拔了就吃。”

  2003年“毛家峪”新增“农家旅店”12户,接待游客近5万人。而李锁家带独立卫生间的旅店,尽管比普通“农家旅店”收费要高三分之一左右,但却迎合了城里人对卫生环境的需求,一到周六日就会满员。

  李军:“公用卫生间的农家旅店,接待1个客人也是1个客人,独立卫生间的农家旅店也接待1个客人,它的收入就差一半以上,所以现在都改独立卫生间的。”

  就在“毛家峪”的农家乐规模不断扩大和档次不断提高的时候,麻烦来了。

  李军:“养鸡、养猪、养羊,它们满街出来走,就拉的都是粪便,客人人人都害怕。”

  李锁:“影响我们左邻右舍,整个村内的农家旅游环境。”

  无论李锁如何严把自家的卫生关,但村子的整体卫生环境得不到改善,使不少客人到他家来过一次之后就不愿意再来第二回。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李锁为了说服剩下的农户一起搞“农家乐”没少下功夫,刘桂芝就是最后一位被他说服的人。

  刘桂芝:“那时候我是养猪,这边一排猪圈,养了30多头猪。”

  李锁:“那人家进屋得捂鼻子出来,尤其阴天,阴天气压低,这味特别浓怎么吃饭啊,那连空气都是臭的。”

  刘桂芝在自家的院子养猪,不但村子的环境受影响,不少游客也担心起吃住的卫生问题,久而久之客源也跟着下降。李锁为了让刘桂芝看到“农家乐”生意确实能赚钱,提出聘请她到自己家去做服务员,可是几个月干下来,刘桂芝依旧没动心。

  李锁:“是特别头疼的事,所以说我们必须叫每家每户都把“农家乐”搞起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环境。”

  在李锁的再三追问下,刘桂芝说出了不愿搞农家乐的原因。

  李锁:“关键不愿意做的原因,主要还是一个穷字,她没有钱。”

  刘桂芝:“不够的时候给我解决2万元,回来他又借给我1万元。”

  2004年,毛家峪全村46户全部经营起了农家乐。随着接待规模扩大,前来度假的游客不断增多,可李锁发现挣到手里的钱却越来越少了。

  李锁:“没有利润,就是因为农户与农户之间,他造成了一种相互竞争价格,竞争落价,把利润就给弄没了。”

  王小红:“假如客人晚上到了,天特别黑了入住,然后就80元100元的瞎要价,属于宰客人那种现象。”

  董素侠:“如果你抢的客人,今天外头来一拨客人,这么三个农家旅店的经理,上我们住50元,上我们住40元,上我们住30元,都互相残杀。”

  恶性竞争使游客对“毛家峪”产生了不信任感,同时由于农户之间打价格战,“农家旅店”几乎成了零利润经营,农户们只能降低饭菜标准来挣钱。客源严重流失使李锁家的生意难以维持,他提议所有农户入股成立旅游公司,公司收入来自门票、停车场等收费,暂时留作公司的滚动发展,同时李锁作为最大的股东当选为总经理。 对“毛家峪”的农家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按每家房屋的先后顺序排队分配客源。

  李锁:“整个农家旅店,就有一个,他不用去操心我去搞好服务,到时候就按照我的标准去分配客源,均衡的客源。”

  自家做生意还要受制约,当时很多人都反对李锁的这个做法。从2004年开始,李锁决定利用自家的食堂组织人们进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李彩云:“以前不愿意来,以前就是为了要钱来,他一次给你们多少钱,每回就10元钱1天,现在都不要钱了。”

  同时公司还规定,如果游客有指定要去的“农家旅店” ,可以不受统一分配的限制,这样农户们为了能够争取到“回头客”,都开始在服务上下功夫。

  董素侠:“这样促使我们的饭菜质量,都是特别高的,这样竞争,我这个客人今天来了,你给他炖鸡吃,我给他既炖鸡,我还可以给他炖个鱼,我最起码不能让客人跑了。”

  服务提高了,游客不用再担心挨宰,前来“毛家峪”度假人不断增多,李锁家也因为环境好、规模大,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家不光是节假日的生意会爆满,就连平时不提前打电话预约也经常会没地方,李锁自家的一处可以容纳近200人住宿的农家旅店,创新了木屋式的房间,每位客人每天的价格也从以前最高80元增涨到了150元。 为了吸引游客,旅游公司负责增加了娱乐项目,2007年“毛家峪”全村的游客接待量增加到了近20万人次。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