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赈灾物资发放追踪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16:06 廉政瞭望
文·图/本刊记者 王春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各地捐赠以及国家调拨的赈灾物资如帐篷、食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这些赈灾物资的分配发放是基于什么原则?它们流向何方?是否真正用在受灾群众身上? 30顶帐篷数小时到位 因为大地震基本上把灾区里的房子摧毁了,剩下的也大多是摇摇欲坠、无人敢住的危房。随后,灾区又遇到雨天和高温天气,帐篷在地震重灾区里一时成了“奢侈品”,帐篷的发放分配牵动着众人的心。 本刊记者选择了地震重灾区德阳市下辖的绵竹市,就帐篷的接收和发放情况进行了跟踪采访。 中国红十字会接收到某国际组织捐赠灾区的402顶帐篷后,16日晚上10点包机空运到成都双流机场。 德阳市红十字会会长邱绵山在5月17日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要求他必须在17日把这批帐篷里的30顶帐篷送到地震重灾区——与地震中心汶川仅一山之隔的绵竹市汉旺镇,其中20顶给汉旺镇武都卫生院,10顶给夏骡子骨科医院。 5月17日晚,这批帐篷运到了德阳市红十字会,邱绵山签收后,根据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让人把其中一部分马上送重灾区什邡市,另一部分则自己带队运往另一个重灾区绵竹市。 在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物资接受点放下一部分帐篷后,邱绵山继续跟车带着30顶帐篷在午夜赶到了汉旺镇。在随车的红十字会人员的帮助下,30顶帐篷很快在武都卫生院和夏骡子骨科医院附近搭起来了。 5月18日,某国际组织派出的验收组来到汉旺镇,他们看见这些带有自己组织标志的白色帐篷已经搭建起来,就对德阳红十字会的人伸出了大拇指:“很好,你们的速度真快!” 由于这些帐篷的及时到来和搭建,数千名陆续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伤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快步穿过几幢摇摇欲坠的危楼,记者随夏骡子骨科医院院长夏万荣,来到用某国际组织捐助的10顶帐篷和部分民政救济帐篷建起的帐篷医院。地震后,这所帐篷医院的医护人员从摇摇欲坠的医院大楼里转移出了几十个病人,目前这个医院已经救治了几百个在地震中受伤的人。 武都卫生院是汉旺镇里的一所国有医院,自地震后这所医院就成了危楼,记者看见在医院大楼上上面写着“危楼,请勿靠近”的字样。现在这所医院也成了帐篷医院。院长李锐告诉记者,这20顶帐篷的一部分住着医务人员,一部分住着上百个受轻伤的病人,一部分住着一些志愿者,因为村里的村民受灾严重,没有地方住,就支援了他们两顶帐篷。自地震后,他们已经收治了3600多名伤员了。 帐篷短缺: 机关干部一律不许领 与汶川仅仅一山之隔的绵竹市在这次地震中,其下辖的21个乡镇中的80%遭到了毁灭性的重创,受灾人数高达50万。绵竹市孝德镇高兴村党支部书记邱鑫海告诉本刊记者:“我们村有2039户人家,共计5621人,在大地震中已经有5人死亡,50多人受伤。现在已经领到300个帐篷,缺口还很大。”孝德镇还需要1000多顶帐篷才能基本满足受灾群众的需求。而整个绵竹市的帐篷需求量则更大,所以,只要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一接到省市调拨的帐篷,就会迅速按照各地的需求分发下去。 孝德镇在5月18日从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到了167个帐篷,其中国外捐赠的帐篷68个。很快,这些帐篷按照镇里制定的统一发放标准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里。“帐篷要先给房子已经倒塌的特困户、贫困户,孤寡老人,残疾户,孕妇,家有婴儿的,家有80岁以上老人的,家有伤者的,家有死者的。先发给群众,后发给党员干部,还要在村组公示。”孝德镇镇长陈文钢告诉本刊记者。 由于前期帐篷严重供不应求,绵竹市规定,除特殊的工作需要外,机关干部及其家属一律不许领帐篷,要先满足受灾群众的需求,绵竹市的帐篷发放要经市长签字。而绵竹市的机关干部在地震前的住房几乎成了危房,无人敢住。对于这个规定,绵竹一位机关干部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个特殊时期,作为党员干部,要把方便让给群众,应该让受灾的群众住得好一些。”绵竹市剑南镇的受灾群众刘蓉说:“这个规定好,只是亏了我们的党员干部,他们也受了灾。党员干部做出表率,总想着大家,吃苦在前,不与群众争东西,群众从心里表示感激。” 记者在孝德镇高兴村9组的一份帐篷发放清单上看见了16个领取人的签名。而这批帐篷的发放情况是这样的:3户残疾人,6户家有80岁以上的老人,2户家有死者,2户家有孕妇,2户家有伤者,1个是孤寡老人。一位领取了帐篷的村民何兴川告诉记者,“我的房子被地震震垮,不能住人了,村里就让我这个特困户领了一个帐篷,我很感谢政府对我的关心。” 邱鑫海说:“现在是非常时期,张榜公布不太现实,我们就在广播里进行公布,等情况好转,我们还要进行张榜公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