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巴尔卡勒山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3日10:52 南方人物周刊

  在路上

  “请下车我的客人,这里是法老的禁地。”导游的轻声提示,把我骤然推进了历史:我已经到了曾经的帝国心脏。

  这里是巴尔卡勒山,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尼罗河第三至第四瀑布之间,向北1300公里是埃及首都开罗,向南400公里则是苏丹首都喀土穆。这座仅有98米高的小山周围游客罕至,鲜有人知它在非洲乃至人类历史上的赫赫威名。公元前1450年,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开疆拓土,并钦定这座小山为王朝的最南端;300年后,以此为首都的库施王朝又从这里兴兵北犯,一路凯歌,最终在公元前8世纪成为全埃及的统治者,开辟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这座风化的石山脚下的神殿,也由此作为帝国的心脏,见证了被征服与征服的历史,用无言的凝重,讲述3000年的兴亡与沧桑。

  易主的神殿

  巴尔卡勒山脚下,有一座面积不大的神殿,供奉太阳神阿蒙·拉和他的妻子战争女神穆特。这是一座典型的埃及式神殿,背靠山崖,呈狭长的条形,正门前有两排羊头狮身石像,进入正门后是神殿的前庭,这是举行公众仪式的场所,普通百姓只能到达这里。过了前庭就是外柱厅,密密麻麻的石柱排列在这里,石柱前是当朝法老的雕像。他们的投影和柱身的浮雕随阳光的变化而变得斑驳,使人在光与影的变迁中感到柱后还有无限大的空间,从而变得恐惧,臣服于法老的威严之下。外柱厅向前,就是越来越低矮的厅堂,里面的陈设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散落的碎石和斑驳的墙基。令人称奇的是,如今在墙基的石缝中还留有清晰的类似水泥的痕迹,导游说,这是人类最早的粘合剂,用米混合贝壳研磨而成。

  据说,这座神殿是由埃及的图特摩斯三世法老修建的,作为当时王朝最南端的祭祀场所,曾经恢宏一时。而当库施王挥师北上,成为全埃及的法老之后,这里又被用作歌颂法老的圣殿,并在大殿的侧门修建了两个巨大的石柱,柱头被塑造成女性脸庞的形象,这完全不同于以往埃及式的百合花或纸草造型,其中的原因至今无人知晓。现在,这两根石柱依旧耸立,柱头女人的面庞古怪而忧郁,不知要做怎样的表情。

  帝国的心脏

  神殿外有一块巨大的玄武岩石碑,上面的文字明显与古埃及象形文字相仿。据考证,这上面记录的是库施王朝征服埃及全境后,库施王,也是埃及第二十五王朝第一位法老“毕”为敬谢神祗而举行祭祀的情况。他说:“世上有神赐与的王,有凡人推举的王。我是阿蒙神赐与的全世界的王。”据说,当年这座巨大的石碑就矗立在神殿前的广场,供子民膜拜。

  库施人统治埃及只有短短的一百年。公元前656年,亚述人进攻埃及,并把库施人逐出尼罗河三角洲地带。他们被迫返回最初的土地,并在离巴尔卡勒山100公里左右的地方又建立了新的王朝。如今,在巴尔卡勒山神殿的另一侧,伫立着一片高矮不一的金字塔,塔内墙壁上都刻有文字。据说这是库施王族的墓地,他们在兴起之前,颓败之后,都念念不忘这片曾经写有他们荣耀与辉煌的土地,把希望寄予神赐福的来生。然而千百年后,金字塔内墙壁上的文字仍无人能够破解,这些王族的名姓也已湮没难考。只有当地百姓口口相传:这些无名金字塔,这早已破碎的神殿,风化的石山,这片现今的沙漠,曾是三千年前雄伟的首都、帝国的心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