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航团历史上每次抢险义无反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5日20:30 新华网

  在陆航团的历史上,哪一次抢险,不是这样的义无反顾?

  1985年底,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驾驶着刚刚装备部队的新机种,飞行员连直升机的性能还未完全掌握,就飞进了雪域高原。

  1993年的汉源大火中,陆航团直升机载着13名被烧伤的消防官兵,在雨中沿着大渡河超低空飞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前,是弥漫于高山峡谷里的浓烟。

  2005年,四川巴塘兵站站长杨通建,一名在川藏线上服役已19年的老兵突发脑出血。抢运杨通建的直升机,在贡嘎雪山等几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之间,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飞行……

  “我们是在为人民而飞。”余志荣说,如果他的父亲能看到天上的吉祥鸟,他也一定知道,那是他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飞翔,永无止境

  “谁说男儿泪不流,男儿一哭令天愁!汶川只恨山无眼,战友尤悲土有丘。万人共啸关山上,直送苍鹰向九州。”

  这是一位网友为失事直升机机组写下的诗。尽管是非作战背景下的飞行,恶劣的天气仍然让陆航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最后的话语。紧接着,他的声音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5位英雄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胡锦涛对失事直升机的搜救工作十分关切,多次指示要全力搜救,深入细致搜救,千方百计找到失事直升机和机上人员。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不断增加搜救兵力、扩大搜救范围、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最多时一天出动了上万人。

  第一天,搜救从早上6时持续到晚上6时。天色逐渐暗淡,团参谋长杨磊抬头看看天,决定再飞。有人担心时间和油量不够,杨磊算了算,还是决定再飞一次。

  回到凤凰山,已经是晚上8时。机组成员走下直升机,各自离去,都没有说话。第二天,752机组再次起飞,在各个山峰间来回穿梭,仍然没有收获。

  “实在是太难了。”杨磊摇头说,“盯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可是,一架迷彩色的直升机没入原始森林,就像一根针掉进了大海。从直升机的窗户看下去,崖如刀削,林深似海,让人欲哭无泪。

  而对于搜救直升机来说,每一个架次的起降,又何曾不是与死神的交锋!

  邱光华机组走了,留下的是一串用生命写成的数字:大地震以来,734号机组连续执行复杂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地区抢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就在英雄机组回家的那一刻,陆航团还有5架直升机,不能前来迎接战友的灵柩。

  在邱光华飞过的航线上,在映秀的上空,陆航团的直升机仍然一次次掠过,向汶川、向理县、向茂县挺进。“我们不飞,里面的群众就要断粮。”参谋长杨磊说,由于连续的暴雨,从都江堰通往映秀等重灾区的道路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是冒死起降的直升机,维系着阻隔不断的生命线。

  6月10日,就在烈士遗体被找到的这一天,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工地上,一场由直升机担任主角的大撤离也正在进行。

  鉴于唐家山险情已经基本排除、大坝出现裂缝,指挥部决定,全体抢险人员当日全部撤离唐家山。

  艰难的任务再次赋予了陆航团。他们和兄弟陆航部队一起,采取跟进飞行的方式,一次起飞多架直升机,向唐家山挺进。

  一架、两架、三架……这一天,直升机在峡谷中排着队等待降落和起飞。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运送,400多人的抢险队伍和大批抢险物资成功运出。山谷中洪水的巨响,成为告别子弟兵的旋律。

  生死飞行,英雄无悔。5位烈士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第64次飞行中,而他们的战友,仍在灾区的每一片土地上继续着生命的接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