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校谈军机失事背后:那是冒死在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5:21   新浪嘉宾访谈
上校谈军机失事背后:那是冒死在飞
  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记者邓新力(左二)和李际(右一),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右二)做客嘉宾访谈。

上校谈军机失事背后:那是冒死在飞
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记者邓新力回忆采访经历。

聊天视频
 军事记者做客谈失事直升机救援  军长泪别背炸药上堰塞湖士兵
 李际:冒死上堰塞湖 不做逃兵

  2008年6月16日,新浪网邀请从地震灾区归来的一线记者——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记者邓新力和李际,新华社记者唐师曾(BLOG)做客嘉宾访谈,讲述他们所亲历的解放军抗震救灾故事。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江卉: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汶川地震目前已经进入了重建阶段,但是震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还是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今天我们请来三位一线的战士,他们是新闻工作者。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我身边这位邓新力先生是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技术部主任,主任记者,同时邓老师也是一位上校;坐在中间的这位是唐师曾,唐师曾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了,深入各种战场,给我们发回来很多一线的照片,这次也是深入汶川地震的震中;第三位就是李际,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记者,可能很多朋友都已经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身影了,他也是一位上校。

  今天我们邀请三位来,一起聊一聊地震当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先聊最近发生的,失事飞机的救援工作,听说两位也参与了这个工作,能不能首先请邓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邓新力:根据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保障对搜救最新消息的传送和传递。李际在指挥所里负责把消息整合,然后发布出去;我带着卫星传输设备跟着搜救的部队一起往前走。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更多的是对失事机组战友们的一种特别深厚、特别复杂的感情。

  我一直跟唐师曾说这个事,我依稀记得我们跟邱光华机组打过交道,至于我们机降的时候是不是那架飞机,我记不太清楚了,因为邱光华机组一直是飞这条线的,一直担负着最危险的灾区的震中映秀的运输伤员和运送补给的任务,所以我们肯定见过这架飞机。所以知道这个飞机失事以后我们心里非常难受,刚开始知道的48个小时一直没有睡觉,一直在等消息。各种搜救的消息也很多,不管听到什么消息,就是希望:第一,找到了;第二,都活着。

  主持人江卉:有位网友叫做“老鹰”,他说“为什么直升机失事后找了这么久才找到”,李际老师,我想您在一线应该了解到一些情况,能不能解答一下这位网友的疑问?

  李际:我们在前方关注直升机搜救的整个过程当中,无论是前方的人还是后方的人,无论是在第一线跟着战士往前走的人,还是我在指挥部等最后确认消息的人,都能够感到一种人文的关爱,对失事机组的关爱。

  从灾区回来以后很多人问过类似的问题,为什么一架直升机失踪了十天也没找着?为什么空降兵在空投的时候那么谨慎?包括飞机为什么会失事?

  作为老军事记者,我第一次乘坐直升机飞进灾区上空以后,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说飞机出事是早晚的事,但依我的经验来讲,这样天气的飞行绝对是非常危险的。

  我记得邱光华说了两句话:第一,把飞机的机械效能发挥到最大;第二,把人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在两个极限之间。飞行是一个冒险的职业,尤其是这种气流变化无常的情况下。为什么说他们是英雄壮举?因为他们在两个极限,机械的极限,个人飞行能力的极限下去抢救群众。

  为什么难搜救呢?我们曾徒步走过那些地方,地形非常复杂。如果直升机掉到树丛里头,地面侦察的能见度不会超过15米,类似于原始森林那种感觉,很密。

  唐师曾:我插一句,部队和其他那些单独去冒险的人,他们面对的是自然,在人类历史上谁都不能跟自然作对。而且直升飞机像蜻蜓,十分脆弱。6月1号我就写了《再见,黑鹰》,向他们默哀,为他们祷告。

  我坐过那个飞机,我知道,就是等于空中一个拖拉机,往外救普通老百姓,这在20年前是没办法想像的,这也是好几千万一架,用这么贵的东西,我们国家不是很有钱,来抢救老农民,小孩儿,和其他伤员,不问他什么背景,不问他有钱没钱,投入这么多飞机去救人,我当然就特感动。我想起特别有名的一句话,人类冲突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那么多的人,做了那么多事,我觉得丘吉尔这句话,除了应用在英国,再一个就应该用来表彰陆航团。

  李际:我来说两句。第一,摔飞机,据我们对那个地形的了解,和对其他国家直升机飞行员、直升机机械综合能力的了解,他们飞进去很有可能也摔;第二,摔了找不着,或者隔了非常长的时间才找着,这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不是仅限于中国,不是仅限于这一次。有的直升飞机摔了以后,过了半年才找着,有的是掉雪里去了,雪融化以后才找着。当然提这种问题的网友有两种,第一种,确确实实是担心;第二种,就是怀疑军队的战斗能力。可以这么讲:如果有任何其他国家的军队侵略到飞机失事这个区域的话,绝对打不赢解放军。

  主持人江卉:因为大家的心情急迫,所以更加觉得这个时间非常漫长。这一次地震当中看到了很多先进的军备,但大家还是在怀疑,这样的先进是相对的,还是说在世界范围上来说是一个绝对的优势?

  李际:再先进的直升飞机永远要去跟天气打交道,飞行有一条,就是叫气象一票否决制,气象条件不行,什么飞机都不行。

  唐师曾:四川盆地紧邻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复杂,最高寒的地方,和南极北极一样是第三极,在自然的严酷面前人类太渺小了。

  邓新力:就是用最先进的直升机,也受气象的限制。而且即使发达国家或者先进国家的直升机,和直升机飞行员,按照他们飞行的空管规则和条令,我可以肯定地说,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不能飞的。所以中央军委给陆航团荣誉称号,我觉得特别合适,因为他们是冒死在飞。不是不顾科学在飞,是因为解放军把这次抗震救灾搜救当作一个仗来打,在执行作战任务,这种情况下要的就是胜利,至于个人的安危,大家可能都没有考虑。

  就连像唐老师这样的资深记者,他已经做好了随时随地掉下来的准备。我们上飞机,都遇到过强气流,整个飞机不在状态了,一下子就开始晃荡,我觉得大家心里都很平常。

  主持人江卉:不怕吗?

  邓新力:那个时候我感觉不是怕。

  李际:飞之前怕,上了飞机都平静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地震 记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