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际:冒死上堰塞湖 不做逃兵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5:21 新浪嘉宾访谈
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记者李际 邓新力:满满六个大迷彩包,背上来给我们,关键是我们的兵还要走8个小时回去,他们什么都没留下,所有的东西都留给我们了,现在看不算是什么好东西——搓断了的火腿肠,压碎的压缩干粮,但都是战士们给我们的。 唐师曾:“今朝谁和我浴血奋斗,今生永世都是我骨肉兄弟。”这帮哥儿们,今世都是我骨肉兄弟。 主持人江卉:这场战争让我们体会到了我们在小学学的那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邓新力:我跟你说,通过这次抗震救灾我对80后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真的,80后好样的。我们的战士都是80后,90后也有,我们前线的很多记者,包括我们军事记者,包括地方的记者,大部分是80后,那些年轻人真是好样的,不怕死,敬业。 网友(小飞象):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解放军官兵才是最最可爱的人,有这样的战士在,老百姓什么都不怕了。 唐师曾:你看我这一张80后的照片,他本身还没长大呢,他抱俩孩子往外撤离,我是一路跟着他的,他从戴帽子到帽子跑丢了,被风吹走了,都没有来得及找。 邓新力:在灾后重建的帐篷小学里边,有一大帮子80后还是90后,反正我知道都是小女兵,也都是十八、九岁,他们担任临时妈妈,一个人带一个班,上课由老师教,所有的生活由他们来带,我一看那小女兵,我都觉得她自己在家恐怕还要人照顾,还是个孩子,但是她带那么多孩子,背书包,梳头,有很多是孤儿。据我所知,没有一个孩子家里没有受到灾,要么就是父母亲,要么就是兄弟姐妹,要么就是爷爷奶奶,心灵都受过创伤的,全是这帮女兵在那儿,80后真是好样的。有时候我都有点小瞧他们,我觉得我们年纪也大了,四十多岁了,跟他们有代沟怎么怎么样,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在这种抉择面前,我觉得我们的80后非常非常地勇敢,非常非常自信地挺起腰杆,而且挑起了大梁。 主持人江卉:在灾难面前人总是成长得更加迅速一些。 邓新力:是。我跟李际老师都看到在救灾现场救出一个埋在下面的人,挖出来一个,如果是活的,现场一片欢呼,然后会有一个小战士在前面跑,跑得飞快,同时大喊:“闪开,闪开,这是活的,这是活的。”然后很快抬上担架,就是拼命的跑,往急救所送,如果挖出来的已经遇难了,去世了,大家会在那儿默哀。 唐师曾:大家都不相信已经死了,因为这个生命是他们用手指甲一点点抠出来的,他们会说:“大夫,没死。”大夫不忍心告诉他们已经死了,继续抢救一个不存在的生命。 邓新力:一次是挖出来,说不行了,就把那个“尸体”盖了,一震,又活了,战士拼命地跑啊,喊:“还活着,活着。”还有一个是挖出来时是活的,但是挖出来一会儿就不行了。我拍了一张照片是一个班的战士在抬着那个遇难者在摇,遗体已经装到尸体袋了,但是战士们不相信他死了,把拉链拉开,遇难者放在一个门板上,一个班的战士去扛着,一个战士就在那儿颠簸,希望能再颠回来,真是触目惊心。 网友:这些战士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我心疼他们。 网友:有一首歌这时候很让我感动,“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是我知道你为了谁。” 主持人江卉:我想现在地震也是过去一段时间了,我们大家也慢慢开始关注心灵的救助,我跟一些前线的记者也聊过天,其实记者也是需要心灵救助的对象,像三位坐在这里,也许你们每个人也有自己心灵上的一种阵痛,或者是也有自己想不通的地方,会有吗,邓老师? 唐师曾:我没法跟他比,他那天喝了好多酒,说了一句话我特感动,他说如果让我挑军人,还是军事记者,我他妈首先就是军人。 李际:如果在记者和军人之间做出一个选择,或者说哪一个是自己最本能的反应的话,我是军人。我记得在爬唐家山堰塞湖之前,在基地,可以说有十几拨记者,他们都没有上去,只有少量的平面媒体的记者上去了。当时我在想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在那种情况下,如果八百多名官兵上去了,我要不上去的话,老邓,咱俩要不上去的话,在战场上就是逃兵。 邓新力:对。 唐师曾:有一句话叫做责任、荣誉、国家,责任在第一。他们回来写回忆录都是记者,但是他那时候主要体现他的责任,他是穿着军装的。 李际:就是我的血脉当中流淌的东西,我是军人。 唐师曾:所以我能懂。包括咱们第一天下了飞机,我什么给养都没带,他们只有三天的装备,晚上冷了,夜里什么都没有,光冷就受不了,老邓把一件雨衣给我了。一个帐篷每次只能住两个人,老邓说我值班值第一夜,老唐你岁数最大,你睡第一拨。李际看到,说老唐你这么坐一夜受不了,我带你找地儿睡觉去,他就带我去铁军师的一个窝棚,几个棍支一个塑料布,找到一个被窝,又臭,又湿,但是有一点,很烫。第二天我醒来一看,那些战士都基本上是挤着睡的,没有地方,我一个人睡了他们几个人的地方。 李际:当时基本上就是两、三个人一床被子,包括底下铺的也是被子,最困难的时候可能也就是三个人能喝一瓶水。 邓新力:唐家山时最困难,刚才说给我们留下了六大包给养,但那么多东西没有一瓶水,一路上全喝完了,我们还好办,李际要出镜,他要说话,我们四个人一瓶水,让李际先喝,他喝完了以后再给我们。 唐师曾:我们有一个记者叫陈树根,54岁了,他是走到震中的,有糖尿病,糖尿病老渴,四川这种季节是很热的,他就靠沿途看谁扔了矿泉水瓶子,就是若干瓶的瓶子底倒出一点水来,就这么进去的。 网友:像你们这样的记者,我们是需要的! 唐师曾:我这样的就不需要了(笑)主要是他们,没人强迫他们去,他们是自愿去的。 邓新力:我觉得这个话应该是我说老鸭才对。他的任务就是到震中去把最新的照片拍出来,事实上按照计划老鸭是不下飞机的。 唐师曾:有好多记者就是不下飞机,飞进飞出,赶紧发稿。 邓新力:第一个把震中图像发回去的就是李际。 李际:我第一天也是这么干的,下了飞机,没有停机,拍了五分钟。 邓新力:老鸭应该是不下飞机的,但是我们一下,他也热血沸腾,跟着我们顺着下去了。但是有一个铁的规矩,飞机只拉伤员,你下来以后你就上不去了。 唐师曾:所以我就老蹭他们的,蹭他们干粮,把他们的衣服给我穿…… 邓新力:都是战友,战友。 主持人江卉:我们今天时间也是有限了,在节目的最后,我想用一位网友的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内容。 网友(小飞象):这次地震当中有太多感动的事迹,在今后的日子里应该写出来,拍出来,应该用所有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子孙后代都记住。 主持人江卉:我想这样的重任只能交给今天在场的三位了,希望你们把更多的故事带给我们网友。 唐师曾:我们都是传统媒体的,感谢新浪整合各种新锐的媒体,给我们这些没机会给人讲的故事,废物利用,能够到这儿让更多的人知道。李际他们是一肚子故事,他们在震中呆了26天。 邓新力:回到成都以后我还上了上新浪网,他们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尤其是看了老鸭的博客以后给了我们很多鼓励,那时候心里边特别暖。 主持人江卉:这次地震当中我们也是看到各种不同的力量,不管是什么样的职业,大家的心都已经连在一起。今天的节目先到此结束了,感谢三位嘉宾,同时也感谢我们各位网友。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