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部队心理状态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7:07 瞭望东方周刊

  《望东方周刊》记者黄志杰/四川报道

  “这本来是准备打仗用的,也考虑过突发事件,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先在地震中用上了”

  汶川大地震中,13万大军驰援灾区。作为救援主力,直面灾难现场的解放军官兵心理状况如何?如何对他们展开心理支持?

  在数以千计赶赴灾区的心理救援人员中,就包括解放军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这是解放军派出的第一支心理服务队伍。

  地震之前一个多月,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刚刚宣布“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开发成功。专家组成员运用这一检测工具,在救灾一线的初步调查表明:官兵心理健康情况比常规状态还要好。“原因在于,部队上下都充分认识到了救援行动的意义,由此调动了积极性,士气高涨,应激能力明显提高。”

  官兵心理状态比平时还好

  5月29日中午,什邡市红白镇,大山深处。一个正在铁桥旁准备吃干粮的空降兵连队,突然听到连长的列队指令。这时,迎面过来几个人,一看肩章,两名大校,两名中校。

  士兵们很吃惊,这里距离师部还有好一段泥路,每天他们要走半个小时以上,才能到这里开展清理道路的工作。周围是高山深谷,余震不断,不时有飞石砸下。

  敬礼过后,“首长”说:“我们就是来这里听听大家的心里话,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一起吃饭一起住,有啥话随时可以说。”接着他亮出了一个白袖标---“心理服务专家组”。这是领队的方昱钢大校,来自国防大学。

  另一位大校张青之则随后在一旁和几名战士谈起了炒大锅菜的技术,很快就打成一片。

  这支自5月20日进入灾区的“军队抗震救灾心理服务专家组”,分成了6个小分队,分别在平武县南坝镇、青川县乔庄镇、彭州市小鱼洞镇、都江堰市玉堂镇、什邡市红白镇、绵竹市体育中心---这些重灾区的核心地带,安营扎寨。

  这支特殊的心理服务队伍,调集了国防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空军指挥学院、二炮总医院等单位的21名一流心理专家。

  13万部队官兵是这次抗震救灾的主力,这些直面空前残酷的灾难现场的官兵们,尤其是年轻战士,心理状态如何?此前就有人呼吁,要注重对现场救援战士的心理疏导。

  “我们调查发现,官兵们的心理状态比平时还要好。”专家组成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武小梅对本刊记者说。

  2008年3月底,武小梅所负责的课题组宣布开发出“军事群体心理应激预警检测工具”。这一工具可以筛查、预测以及预警可能发生不良应激的高危群体和高危因素,为早期干预以及合理配置战斗和卫勤保障力量提供依据。

  据此前《解放军报》报道,这一检测工具是“战时和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干预”研究成果,为了这一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深入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2.5万余人次,印发心理健康和心理应激预警检测问卷10万余张,收集数据100多万个,同时,对平时条件下最可能发生群体应激反应的空降兵跳伞训练的新兵进行4年的跟踪调查。

  “这本来是准备打仗时用的,也考虑过突发事件,但没想到这么快就先在地震中用上了。”武小梅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