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唐山启示录:八度设防唐山原地站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06:41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新唐山 新唐山 新唐山 这一刻,已经永远定格在唐山的历史上——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突然袭来,震中烈度高达11度,百年城市毁于一旦。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城市功能全部瘫痪。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32年过去了,满载着唐山人民的血泪和汗水,唐山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当年的废墟,如今已被一座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唐山所取代。这个过程中,与那场浩劫相关的人们也将被永远铭记,正是他们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在“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笔一画地描绘出了唐山的崛起轨迹。 A重建家园 从地震棚到广厦万间 “地震是个很大的灾难,但是要把它变成好事。新建的城市不能脏,不能乱,新唐山的建筑要美化一点,要异样多彩;房间高度要矮一点,加宽一点,扩大一些使用面积,新唐山要很好规划一下,不要用五十年代的观点,要用七十年代的观点,花钱一样多。”1978年9月19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唐山,对唐山恢复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原唐山市委第二书记,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兼政委的郭耀臣,是见证这一历史的重要人物。 第一件事是抓规划 90岁的郭耀臣,依然思维逻辑清晰,尽管32年已经过去了,郭耀臣仍然清晰地记得自己临危受命,到唐山时的情景。“举目望唐山,砖头压油毡。”这句童谣是当时唐山城的真实写照,几十万人住在从废墟中刨出来的木头、砖块搭建,砖头压在油毡上的简易地震棚里。郭耀臣的使命是,尽快给他们建设一个舒适的家园。 在几十平方公里的瓦砾上,给几十万人重建家园,难度可想而知。到唐山后,郭耀臣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情况、抓规划,大到城市布局,小到居民房屋材料选取,事无巨细。明确规划之后,郭耀臣就忙着筹集建设资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尽快给老百姓建好能避寒挡雨的房子提供了条件。”郭耀臣告诉记者,当时还是计划体制,中央及地方拨出的钱,调拨的水泥、钢材很快就到位了。“有了钱和材料,建设进度就加快了。”郭耀臣回忆道,那个时候,唐山市已经在市中心建设了3幢“抗震试验楼”,每幢楼均是3层,每层27户。试验楼按照国家规定的8度设防标准,很好地解决了楼房的抗震问题。这为唐山的恢复重建提供了“建筑模本”。 14年建成联合国“人居”城市 6月19日,77岁的唐山市民赵玉华在曙光小区内悠闲地哼着小调。她将记者带进了位于3楼的家:一间小小的客厅,两间卧房,外加厨房和厕所。赵玉华告诉记者:“我家的房子仍然保持着刚刚恢复重建时的格局,没有做大变动,牢固又结实。”赵玉华的房子正是郭耀臣主持建设的第一批房屋。 1978年7月,唐山市第一批“搬倒房”开始修建,房屋全部采用内浇外挂结构。即在住宅楼内墙用14-16厘米的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每间房的楼板是一整块预制楼板,每间房的外墙也是一整块预制好的墙板,用铁制连接线“挂”在内墙的端头。这种结构整体刚度好、抗震性优良、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第一批房屋建起后,唐山的楼房仿佛就在一夜之间立起来了。”郭耀臣回忆道,在全国近十万建筑大军的帮助下,唐山市的恢复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到1986年唐山复建完成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了101.38平方公里,住宅建筑面积增长了1.26倍,人均绿地面积由震前的0.77平方米提高到1.74平方米,6.7万户居民用上了燃气。一座功能分区明确、抗震性能良好,环境比较优美的新型城市基本建成。 “这样的城市水平,在80年代末也是非常领先的。”作为唐山重建的指挥长,郭耀臣对唐山当时的建设成就感到非常满意。1990年11月13日,唐山市成为中国第一个荣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时隔地震14年,郭耀臣等人不仅实现了“为唐山人建设一个舒适家园”的愿望,还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同。 B重建规划 保持历史特色原地重建新唐山 “唐山的变化太大了,我这个老规划都快跟不上变化的节奏了。”赵振中坐在唐山市规划局的椅子上,努力地从记忆深处掏出了32年前的历史。这位76岁的老人,是唐山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时任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规划组成员,曾就抗震救灾向邓小平汇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