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副司令员讲述伞降空投背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4:08 央视《面对面》
空军副司令员讲述伞降空投背后故事
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

空军副司令员讲述伞降空投背后故事
景文春与董倩面对面

空军副司令员讲述伞降空投背后故事
董倩

  央视《面对面》播出:景文春:空中生命线,以下为节目内容。

  导视

  灾情突然降临,空军如何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的行动?紧急空运,极限飞行,空军官兵如何开辟空中生命线?生死伞降、夜间空投、一项项创举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面对面》董倩专访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正在播出。

  人物介绍

  景文春,1949年出生,抗震救灾空运空投联合指挥负责人,空军副司令员,中将

  导语: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空中交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抢救伤员、空投物资,还是堰塞湖的抢险,都让我们看到了空中交通起到的特殊作用,正是他们一次次地在空中的穿梭,给那些陆路不通的灾区打开了一条条生命的通道,而成都军区某陆航团一架直升机的失事更是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空中,地震发生以来,空中交通网是如何启动的,空中管制如何执行,飞行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到底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抗震救灾空运空投联合指挥负责人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中将。

  [一组景文春在指挥所的工作状态]

  [董倩和嘉宾在指挥部现场交流]

  00:20:08

  记者:您是不是每天都处在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

  景文春:对,每天都在这里。

  记者:大概要工作多少个小时,每一天?

  景文春:每天我们就是十五、六个小时吧。

  记者:有哪些事情是让您现场作出决策的,比如说。

  景文春:凡是属于对空的一些情况,都需要我们指挥员做出决策。

  (指挥部边走边谈)

  记者:您现在要带我去的是什么地方?

  景文春:我现在要带你去的是航空管制指挥中心。

  记者:这是做什么的?

  景文春:这个主要是对我们的密密麻麻的飞机进行航空控制,调度,这里的工作非常繁忙。

  记者:这个单子是什么意思?

  景文春:飞行计划,一架飞机的计划。这个飞机执行什么任务,往哪儿去,什么时间走,什么时间回来,就这么个单子。但每天这个单子,最多的是五百个。

  记者:就这些密密麻麻的这种图,它上面显示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信息呢?

  景文春:这是飞机。

  记者:就是每一个什么颜色的点是飞机?

  景文春:它都是绿色的,在动。这些是飞机要去空投点。

  记者:那么多呀。

  景文春:非常复杂,所以调度是非常复杂。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空军在第一时间内投入了抗震救灾的行动。

  景文春:5月12号受灾以后,空军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总理在两点二十分钟,总理就起飞,飞向灾区。

  记者:这是你们的支持和保障?

  男:我们是专机保障,我们得保障总理的专机。

  记者:总理奔赴灾区开始,你们的任务就开始了?

  男:我们的任务就开始了。

  当晚8点,空军首批派出的2架大型军用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运载着国家地震局的救援人员和救灾器材飞赴灾区。之后,空军向所属空降兵下达了飞赴四川抗震救灾的命令,一万多名空降官兵开始向灾区集结。

  记者:当时是谁在指挥?

  景文春:我们这个指挥是这样,由空军许其亮司令员、邓昌友政委任组长,指挥全空军的救灾活动。许司令员在空军指挥所指挥全空军抗震救灾工作,并在关键阶段深入一线指挥,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邓政委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指挥。

  5月13日,根据空军党委的决定,空军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在成都成立,受上级委托,景文春负责抗震救灾空运空投的联合指挥工作。当天,摆在他面前第一个任务就是紧急组织伞兵到茂县灾区勘查灾情。然而由于暴雨天气,伞降任务在当天根本无法执行。

  00:20:33

  记者:在那种天气状况下,是不能执行任务的?

  男:不能执行任务。

  记者:为什么?

  男:因为我们伞降兵跳伞,一般都是在云下,云下跳伞。能见度都有要求。如果能见度很低,看不到地面,看不到地面跳伞是很危险的。

  记者:后果是什么?

  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5月14日,依然不符合伞降的气象条件,景文春决定乘坐侦察机,亲自到空中寻找伞降的时机。作为高级将领参与天气侦察,这属于一次破例行动。

  记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观察?

  男:因为当时感到中央和军委最需要的是,把茂县受灾的情况,尽快知道。

  记者:中央给您下达的命令,就是要最快的时间去空降到茂县,并没有给出一个最快的期限,您怎么理解?

  男:我的理解就是,当时情况很紧,要采取一切措施,不放过一切可能,采取一切措施,抓住任何一点时机,要把伞兵投下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侦察,11点47分,云层中出现一个狭小的空间,这个时候,根据空军党委的决策,景文春在侦察机上下达了跳伞的命令。

  [现场喊话]

  11点48分,舱门陡然打开,48岁的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之后,另外14名伞兵依次跳出机舱。

  记者:实际上这个决策不好做?

  景文春:这个决策是要有勇气的。要敢于负责。

  记者:负什么责?

  景文春:我当时想的就是,第一,要完成任务,要想方设法,把茂县当时受灾的情况,尽快地向军委和中央报告。

  记者:这是最大的目的?

  景文春:对。

  记者:另一方面,您作为指挥员,又不得不去考虑您空投的伞兵的人身安全,这个要考虑?

  景文春:要考虑,条件比较复杂。/可能要付出代价,但是还是要完成任务。

  /也相信他们有能力能完成这个任务。因为他们做了认真的准备,做了认真的研究。

  记者:这是对他们的信任。

  男:对,对他们的信任。

  (机场谈话 )

  我们俩一起决策的,你问他吧

  他和我在飞机上

  记者:当时的危险是什么?

  这些人下去以后,如果气象在这样复杂的条件下,出了其他的意外,那是责任我感到非常之重。

  记者:你观察副司令他当时是什么状态?

  男3:他的心情非常着急,说明他的压力非常大,而且他的决心又很大,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半个小时后,成功着陆的15名伞兵发回了关于茂县的第一份灾情报告。此后,15人的伞兵小分队先后转战茂县、汶川和卧龙,在地震重灾区的7个乡55个村庄侦查灾情,一路上开辟直升机起降场地10处,指挥引导机降、空投20多次,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三十多批次,为指挥部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