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的每一次起降都是一次生死穿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4:08 央视《面对面》

  分导视一

  地震发生后被困理县,42名空军官兵如何展开救灾行动?

  夜间空投救灾物资,飞行人员面临怎样的挑战?

  《面对面》董倩专访空军副司令员景文春,正在播出。

  就在15名伞兵空降茂县的同时,一万多名空降官兵已经从地面挺进到了灾区前线,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行动中。截止到目前,空军已经投入了14000多名官兵参与地面的抗震救灾行动,其中,成都军区空军某团的42名官兵是最早投入抗震救灾的空军部队。地震发生时,他们正在理县执行一项军事任务,随即转入了抗震救灾的行动。

  记者:事发的当时他们就在现场?

  景文春:在现场。/我们的团长非常果断,非常机智。当时决定就在当地搞抗震救灾。

  记者:他们也没有工具?

  景文春:没有工具,他们就在抢救伤员,他们就42个人,目前抢救了50名伤病员。

  00:41:56

  记者:当时理县是什么情况?

  景文春:当时理县也是通信中断,交通堵塞,缺水断电,形势非常严峻。

  记者:怎么找到他们?怎么联系他们?

  景文春:没有联系上,到13号的下午3点钟,他们利用地方的一个单边带电台,主动的和我们成空指挥所联系上了,把当地的情况及时地向四川省政府报出来了。

  记者:他们现在仍然在理县吗?

  景文春:仍然在理县。

  在团长张肇荣的带领下, 42名官兵在第一时间里抢救当地的伤员,同时,他们还在震区紧急寻找了多个空投点,引导救援飞机空投救灾物资。冒着余震与滑坡的危险,他们翻山越岭,把食品、药品、帐篷等救灾物品及时送到了受灾群众手里。截至到目前,这个团已经在理县灾区连续奋战了30多个昼夜。

  [采访]

  确实累……

  在这次地震中,汶川、理县、茂县等重灾区的很多地方都因为道路被损毁而与外界隔绝。在这种情况下,直升机就成为了快速运输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最有效的方式,特别是能够及时将灾区伤员运出,为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太平寺机场空运第一批伤员的现场]

  (字幕:5月14日,成都市 太平寺机场)

  5月14日下午17点,在位于成都市的太平寺机场,一架直升机装载着急救药品准备飞往汶川县映秀镇,记者登上飞机一同前往。

  [现场]

  半小时后,直升机到达映秀镇上空,地面已经降落了多架执行任务的直升机。 飞机降落地面后,急救药品被迅速卸下,同时,26名伤员被送上飞机。18:00,直升机开始返航。

  [现场]

  景文春:我们直升机到了灾区机降了物资之后,要把就地的伤病员抢救回来,运到机场。这个地方现在目前灾区配合得非常好。我们只要在这儿把物资送上去,伤病员带回来之后,我们一落到太平寺机场,我们四川省医院的同志马上就把伤病员送到医院,非常快。

  因为救援的任务区位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域狭小,气象变化多端,加上峡谷之间布满了高压电线,飞行员们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分析作出判断,寻找降落点,同时还要提防山体垮塌和余震的发生。可以说,直升机的每一次起降都是一次生死的穿越。

  [现场]

  这一位飞行员名叫李纲,是一名有着24年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在这次抗震救灾行动中,他所在的机组执行空中搜救任务,曾在6个小时内转运出39名重伤员,创造出了单驾直升机运送伤员最多的纪录。

  李刚:全是重伤员,担架抬上来的,当时看到伤员上飞机的时候,就感到心情非常沉重,

  5月17号下午,李刚带领机组飞往映秀镇,执行运送救灾物资和运出重伤员的飞行任务。这是他经历过的最危险的一次飞行。

  李刚:地形非常非常复杂,飞机进去连转的回旋余地也非常小,我落地基本上是原地盘旋,从1300米的高度落到了地上,感觉那天,开玩笑,我就说这是飞行里边24年,感觉从来没有过的。

  [邱光华采访]

  发挥最大……

  这一位已经与我们永别的机长名叫邱光华,羌族,是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特级飞行员。5月31日下午,他和其他四名机组人员驾驶一架米-171直升机执行运送灾区伤员的任务,途中突遇局部气候变化和强气流,造成飞机失事,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参加抗震救灾以来,邱光华和他的机组已经飞行了63架次,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90吨,抢运伤员200多人。 日前,邱光华机组5名成员被追认为烈士。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英雄的身影。这里是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超过两亿多立方米,直接威胁到下游几十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5月21日,某陆航团副团长姜广伟驾驶直升机,载着水利部5名水利专家前往勘查,在不具备降落条件的情况下,果断采取了单轮强降的方式,在一个塌方的小土丘上成功降落。

  [直升机现场]

  在唐家山排险过程中,直升机运送人员、给养和重型机械,发挥了重要作用,仅五月二十六日,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直升机飞行就达到了八十架次,创造了中国抢险救灾史上的最高纪录。据统计,地震发生以来,空军和民航系统投入的直升机达到了150多架。

  [飞机起飞]

  除了直升机外,大型军事运输机也被投入到这次抗震救灾之中。5月15日凌晨两点,一架伊尔76型军事运输机飞往重灾区汶川县青平镇,从4200米的高空向那里投放了8吨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这样的夜间空投,在我国空军飞行史上是一次创举。

  [运输机起飞]

  记者:夜间空投有没有危险?

  景文春:夜间空投一是地面看不见。第二,盲目性比较大,就是看不着投放点, /我们这次考虑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高度。

  记者:这等于给飞行员的危险系数极大的增加。

  景文春:还是有危险的。/但是要经过认真准备还是完全可以完成任务的。

  记者:那是唯一的一次还是?

  景文春:是唯一的一次。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用这个手段。

  记者:那为什么那一次就到了万不得已呢?

  00:50:00

  景文春:因为当时在青平镇这一带的人已经困三天了。那个地方缺水、缺粮、缺电,有很多人可以想像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给投下一部分的物资,投下一部分的水,对他们的生命那是解决大问题了。

  记者:如果等到天亮,也就还差四个小时的时间。

  景文春:那不行。/时间就是生命。在那个时候,必须是刻不容缓,必须要争分夺秒,因为救人要紧。

  [起飞前现场]

  [董倩现场主持]

  现在是5月15日晚上7:30,从15日早上两点开始,这已经是这个机组第五次执行任务了。现在的目的地是汶川。

  当舱门打开,机舱内完全处于缺氧状态。空投员抓紧时间投放物资,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就赶紧吸口氧气,然后继续作业。

  [董倩]

  现在是晚上8:30,这个机组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向灾区投放了52件货物,大概是5吨,有水,方便面,还有各种食品,那么接下来还有更多架次的继续飞往灾区。

  [访谈]

  记者:空投的准度要更高一些,如何能做到更准?

  男:这次空投确实有它的特点,因为它都在山区,海高都非常高,通常有的山都将近四千多米,有的云比较低,还得在云上投。它不可能投到一个点上去,它是比较散的。个别的投到水里,有的投到水里,挂到树上,这应该说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我们也是进行认真的研究,搞了投放。但是现在应该讲,投的准确性不断在提高。/我们也接到了很多单位和省里头给我们来的电话和指示,今天我们空投某某个点,投得很好。今天哪个镇子因为你们投了货物,使大家得到了粮食,喝到了水,对我们表示感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