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企业:不存在的“撤离中国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15:31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驻柏林记者/郇公弟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外国资本和某些制造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外国企业也在中国获得了惊人的高额利润。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庞大的中国经济规模对能源、原材料需求增长,有些外国企业家发现,他们在中国的经营环境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马丁·波斯特在上世纪80年代参与建造了德国大众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汽车工厂,并出任上海大众的第一任德方经理。他在最近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大众在原始的东方首次开拓业务时,当地汽车行业与西方水平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而今天,德国的道路上已经出现了首批中国生产的汽车”。

  《法兰克福评论报》评价说,“长期以来,中国制造是廉价生产的同义词,欧美一大部分消费品都在中国生产。由于工资低、基础设施好,中国成了无以竞争的廉价生产基地”。在这段话后,报道笔锋一转,谈到了中国近年来的变化:“工资和能源价格上涨,环保政策趋于严格,税收优惠减少,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也在迫使一些企业考虑将生产基地迁出中国”。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德企准备扩大在华投资

  据报道,一两年前出现过某些韩国企业撤离中国的现象。有的相关报道是这样的:韩国老板晚上关上办公室大门,一夜之间离开中国,音信全无,留下大量的债务和等待发工资的工人。某韩国老板抱怨说,解散企业的费用大大超过了建厂投资,不得不丢下工厂,一走了之。

  德国《南德意志报》在报道韩国企业开溜的新闻时评论说,与韩国的竞争对手相比,欧洲企业在中国面临的价格压力较小些。因为他们的工资比重明显较小,直接工资成本往往只占生产成本的15%到20%。“道理很简单,如果汗衫和玩具的人工成本突然变得昂贵起来,一些工作岗位必然将随之丢失;但如果制造的是飞机和汽车的话,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上海德国外贸商会(AHK)在今年年初针对上千家在华德企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德国企业准备在近期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而在六年前的上次调查中这一比例为80%。近几年到中国投资设厂的德国企业数量也呈加速增长态势。

  江苏太仓地处长三角核心地段,聚集了1200多家外资企业。它素有“中国德企之乡”的美称,目前有115家德国企业在此落户,占到了全部在华投资德企的近十分之一。太仓市市长谢鸣便向《环球》杂志记者表示,近来确实有部分外资企业考虑撤出,但主要为韩国和台湾企业,很少有欧洲企业撤资。相反,近几年来每年都有二三十家德资企业迁往太仓,预计到2012年,德国企业将突破200家。

  回迁企业多为经营失误

  资本像水一样,总是流向成本低的地方。虽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处于增长过程,但其仍然不足欧洲的五分之一。对于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企业而言,目前还绝不至于达到“从外迁到回迁的拐点”。

  太仓开发区副主任冯玉良向《环球》杂志记者分析道,“偶尔会有考虑回迁的欧洲企业,其主要原因大都是由于经营失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市场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冯玉良表示,准备不足、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等,都可能造成在中国投资的失败。

  冯玉良向记者讲述了开发区内一家由于经营失误原本要“回迁”的德国企业的故事。这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德资企业大约五年前在太仓设厂。虽然它在业内相当知名,但当时在中国并没有固定的客户。公司从德国派来的总经理略懂中文,但对于如何在中国开拓市场并没有经验。结果一年多经营下来大幅亏损,德国总部不得不做出决定,要将工厂迁回德国。

  但当时一个担任总经理助理的中国留德学生自己请命,希望由他负责在中国开拓市场,最终在一年内使产品销售大幅上升,公司扭亏为盈。德国总部喜出望外,任命他为总经理,目前该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

  此外,如果外企在中国投资仅仅是看重低成本,而不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其投资的成功率也要低得多。博思艾伦咨询公司的调查表明,那些把中国同时作为销售市场和生产基地的企业,比那些在只把其中一个因素作为目标的企业要成功得多。结合两者的企业成功率达29.6%,而仅将其中一个作为目标的企业成功率只有17.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