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越南印度并非乐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15:31 《环球》杂志

  除中国外,欧洲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还包括东欧以及潜在的越南、印度等地。有部分人士担心,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有更多在华投资企业迁往这些地区。

  在年初博思艾伦咨询公司所做的调查中,有搬迁念头的外企最看好的目的地是越南,一半以上的投资者认为那是最佳选择,另有37%的人认为印度是第一选择。但最近越南发生的金融动荡,使这些企业在选择投资地时不得不多加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

  而在东欧国家,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获得困难、主管级雇员短缺等因素也一直是影响期投资吸引力的致命因素。加上最近以来这些国家动辄超过10%的通货膨胀率、居民过度借贷消费等,许多原本在东欧国家设厂的西欧企业开始迁出,倒成为一个看得见的趋势。

  英国生产燃料罐的企业Nuca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曾奔向波兰,利用那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当其供应商将部分制造业务外包后,产品质量出现了下降,公司被迫决定将生产迁回英国,尽管英国的成本比波兰高一倍。步Nucan公司后尘,英国啤酒制造商Cobra Beer在五月份也将其大部分酿造业务从波兰迁回英国。

  此外,对于转移到其他国家建立生产线所需的高昂费用,更是让许多企业感到畏惧,他们最终不得不放弃频繁的搬迁。

  中国投资竞争力仍在上涨

  而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的投资竞争力仍然在逐步上升。世界著名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6月5日发表的一份年度报告显示,因为拥有巨大的尚未开发的市场、乐观的经济增长潜力以及充满创新活力,中国首次成为跨国企业经理人眼中“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综合考虑了基础设施、税收、劳动力成本和员工素质以及经济增长潜力、企业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最终结果显示,47%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此外,印度以30%的得票率排名第二,俄罗斯以21%的得票率位居第三。而在去年,名列第一的美国得到33%的被调查者的看好,今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2%。德国是西欧国家中在投资吸引力方面唯一进入全球前10名的国家。但今年德国的位次已由去年的第4降至第6。

  德国斯图加特市长谢斯特博士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任何德国企业都不能忽视中国13亿人的巨大市场,而只有本地化的经营才能最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到中国生产,这不仅是德国企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德国本土的就业岗位。”

  中德经济金融协会主席王学军则表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西方企业前往中国投资设厂仍然是主流的趋势。随着中国产业水平的提高,部分外资企业迁出中国,国内企业重新获得部分市场份额,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这不一定是坏事。但从目前来看,中国与欧洲企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欧洲企业短期内不会大量回迁”。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