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特种蔬菜赚到上百万元利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15:37 央视《致富经》

  央视《致富经》2008年7月3日播出:就卖别人少见的菜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8年1月31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四,那天晚上7点多,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电视台播放了一条广告,这条广告让很多电视观众至今记忆犹新。

  居民1:“我就觉得这个广告特别特殊.”

  居民2:“有史以来没有这样的广告。”

  居民3:“挺稀奇的,还出来这种广告。”

  居民4:“是不是这个广告打错了,觉得很奇怪这个广告。”

  他叫刘继成,是青县清州镇司马庄村蔬菜基地的负责人,那条广告就是他发布的。

  刘继成:“就是告诉我的客户,司马庄园区的蔬菜已经没有了。”

  广告的内容是,司马庄的蔬菜已销售殆尽,已定购的速速来取,没预定的谢绝光临。那么刘继成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广告呢?

  刘继成:“因为人们的观念呢,就是在腊月的二十八九过春节了才来买菜,到那时候如果他计划来买我的菜来,我这儿菜没有了,会给他今年过春节呢,造成一种不必要的不愉快。”

  那么刘继成种的都是些什么样的蔬菜这么好卖呢?2008年5月6日,记者来到了他的蔬菜基地一探究竟。

  原来,刘继成这里种的都是一些特种蔬菜。所谓特种蔬菜是指平时比较少见的蔬菜品种,比如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和我国某些地区的名、特、优、新蔬菜。

  刘继成:“这个乌塌菜,你看现在这个都吃光了,就是咱们的市场太紧缺了,实际上这个乌塌菜,它应该长出来像一个大菊花一样,上你桌子一摆,好家伙,立刻把这一个桌子的气氛就给挑起来,食欲气氛都给逗起来了。”

  不过,别看刘继成现在说的轻松,其实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他可没少费功夫。

  刘继成涉足蔬菜的时间并不长,过去那些产业也是属于村集体经营的性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司马庄一直以种植苹果和梨为主,并风光一时。1998年,在山东和陕西水果的挤压之下,司马庄才转为种植蔬菜。但村民们谁都没想到,村支书刘继成要带领大家种的却是一些当时谁都没见过的蔬菜。

  村民姚文秀:“咱家里都是种大萝卜、大西红柿,这都是小的,家里哪儿种这个?种这个要上市场卖去,卖给谁呀,是不?”

  村民李志强:“这绿宝石绿宝石,都以为是生的,一位有毒啊什么的,上市场上卖给谁啊?”

  当时青县已经是个蔬菜生产大县,但都是以普通的黄瓜、西红柿等大众蔬菜为主。而刘继成的想法是,既然决定也种蔬菜了,就要种别人没有的,以免重复过去种苹果和梨等大宗水果的困境。比如这种成熟以后还是绿色的小西红柿,就是他专门引进种植的。

  刘继成:“这有的人给它起个外号叫‘贼不偷’,都以为它是生的,实际上已经熟了。这叫绿宝石,它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是相当不错的。”

  但这种连贼都不偷的菜,拿到市场上,同样也不被消费者认可。事实不幸被大家言中,1998年到2003年的5年里,他的这些特种蔬菜销路一直不畅。

  刘继成:“我们当地不认可,不认可主要原因,他不认识这些个菜,所以当时我也挺苦恼。”2003年,村民委员会决定蔬菜园区实行个人承包,然而,种植户没有一个人敢接手这块烫手的山芋。在这种情况下,刘继成只好自己牵头找了4个人,每人各出10万元资金,把300亩蔬菜园区承包了下来,大家推举刘继成担任了董事长。

  虽然5年来特种蔬菜的销路并不好,但刘继成却坚信问题并不是出在菜本身上,而是在市场和营销上,所以承包之后他依然坚持要走特菜这条路。

  刘继成:“普通西红柿如果市场上卖四五角钱一斤的话,我这个品种可以卖到5元一斤以上。而且它的产量还不低,你看一下它的产量,几乎一下到这里,比大果的西红柿产量还要高,一亩地的产量都得过万斤以上。”

  虽然卖的价格不低,但毕竟当时这些特种蔬菜只能销售掉很小的一部分,园区一年种子、肥料等投入要二三十万元,而收入还不到10万元。他们把特菜拉到市里的各大宾馆饭店,让负责人免费品尝,可效果并不理想;尝试跟超市合作,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刘继成:“几乎困得我差点没倒下去,就是说经济快有点支撑不住了。”

  2004年左右开始,随着全国各地农家乐旅游的兴起,当地去农村休闲观光的城里人也越来越多,刘继成想,如果能吸引人们到自己的蔬菜园区参观,也许能为特种蔬菜的销售开辟一条新路!

  想到这一点,刘继成打起了村旁京沪高速公路的主意。

  刘继成:“这儿是京沪高速公路,而且这个位置也挺好,从这里过去三公里的地方就是京沪高速公路青县出口,下来有七八分钟就可以到我们这儿。”

  青县距北京150公里,离天津80公里,很多人开车经过时正好处在一个需要稍事休息的时候。刘继成想,能不能在这里树立一块牌子吸引过往人员的注意呢?咨询了相关部门后他了解到,像他这样的情况,只要离公路在50米以外,是允许的。于是,在工商和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后,他在自己园区的地里竖起了这样一块牌子。

  刘继成:“十个人看,有一个人感兴趣,有一个跟我们联系,我们也就相当满足了,也就是说目的达到了。”

  这个办法很快就见到了成效,逐渐有路过的人顺着路牌的指示拐进了园区。

  游客杜庆新:“我就看路边一个牌子我就过来看了。”

  记者:“一个牌子有什么啊?”

  杜庆新:“我看到底这是个什么东西。你讲了,牌子多了,我们那也有,全国各地都有,它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

  记者:“那你看一个牌子,你就来试试看是吗?”

  杜庆新:“我就来试试看,跟别处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杜庆新是40公里外的天津静海人,去过不少农业旅游景点,一进到刘继成的大棚里,他马上觉得不虚此行。

  杜庆新:“首先这儿蔬菜的品种比较齐全,比较新鲜,在我们那儿没有,也看不见,也买不着,想花钱买,也买不到.”

  那次以后, 杜庆新还介绍了很多朋友过来,记者采访的时候碰到的这两位就是他介绍来的。当游客进到大棚里以后,在市场上不好销售的“贼不偷”这类不常见的蔬菜,反而是大家最感兴趣的。

  记者:”你怎么对这种绿色的感兴趣呢?”

  游客许晓红:“对啊,因为它不多吗,不多见,可以回去送人,给人带点特产回去,要有点特色的。”

  杜庆新:“等于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一样,我感觉不错,我就介绍了我的好多朋友。这两年多介绍了我们当地的不下几十个,他们基本上都来过不止一次两次。”

  通过这些游客,司马庄的特色蔬菜、瓜果在周边县市逐渐有了点名气。而游客大都会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这些没见过的蔬菜应该怎么吃?

  刘继成:“现看现吃,现介绍咱们品种的营养价值,这样呢,对于咱们这个,咱们这个社会人们来认识咱们的菜,大有好处。”

  蔬菜园区自己有一个餐厅,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好它,给消费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