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第一贪堕落之路:以保护文物为由贪4918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5日09:44 新安晚报
黄山第一贪堕落之路:以保护文物为由贪4918万

  在历史文化古城歙县,徐普来是个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他在担任歙县建委主任、政协副主席期间,先在旧城区建起一座气势恢宏的徽园,后又将皖南境内26栋徽派古建筑异地搬迁后组建成一座徽商大宅院。徐普来因此被一些媒体称为“文物斗士”、“徽文化的守护神”,频频曝光于国内外各类传媒。然而,今年3月徐普来被冠为“黄山第一贪”押上法庭受审。6月27日,黄山市中级法院对徐普来贪污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徐普来伙同其子等人贪污国有财产4918万余元,判处徐普来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150万元。

  “徽商大宅院”成就“文物斗士”

  “我们徽文化主要是一个生意文化跟做官的文化,所以这个容易懂又不容易懂,你真正去做到就难。”徐普来一直称自己的行动都是保护、弘扬徽州文化,其实他一直在寻求官商结合、谋取更大利益的机会。2001年2月,徐普来由歙县建委主任升任县政协副主席。虽离开政府实权岗位,但他“宝刀不老”,酝酿着更大的计划。

  徐普来一直乐于收集古民居的构件。从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外地商人纷纷涌入徽州,收购那里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因为当时的老百姓对徽文化认识不足,导致很多文物流失。徐普来从那时起便开始“徽文化”的收集。古徽州有一府六县,5000个村庄。他对古村落里的古民居进行摸底,能买的立马下手,还雇了一批“联络员”,负责随时将有关古建筑构件出售的信息提供给他。对于早年已拆卸、卖到外地的东西,在弄清具体地址后,他想方设法追过去,再以高价收回来。徐普来收购古民居20多幢,搜集来的各种代表徽州文化的木雕、石雕、砖雕数以万计,堆积如山。

  “山西有乔家大院,与晋商一样辉煌过的徽商,也应该有个大宅院来展示其辉煌。”徐普来说。2005年他开始投资1.5亿元,兴建“徽商大宅院”,地址就在与徽园大门正对面的中轴线上,这里曾是真正的徽商大院“西园”的废墟,所以又名为“西园”。按照“复原”的原则,徐普来将26栋明末、清代及民国期间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集体搬进了西园。为了将这26栋古建筑复原,200多名徽州工匠,紧张施工了一年多时间。2006年秋天竣工的西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为组合式的宅第群体。整座古建筑群集牌坊、戏台、亭阁、花园、水榭等于一体,有府第26座,房屋数百间……百年古树30多棵,其中一棵桂花树和一棵紫薇有千年历史,都是随着拆迁的古建筑一起移植而来。在大宅院的后花园还有一座古坟,也是迁移过来的。徽商大宅院气势宏伟,牌坊宅第浑然一体。

  能将如此多的古建筑迁移而来,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宅院,徐普来很得意:“这么大规模的古代宅院在中国还是第一座,其规模超过山西的乔家大院,而且是全古的。”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世界遗产研究专家谢凝高教授认为:“对于这些没有列入保护对象的古民居原则上是不能迁移保护的。‘徽商大宅院’的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并不是最合理的保护方式,因为这些建筑经过迁移面目全非,其原有的价值消失殆尽,重新组成的建筑即使用的是原来的材料,也是一座古建筑的赝品,跟仿古建筑没有什么区别。”

  一些媒体称,徐普来建徽商大宅院,属于抢救文物与保护徽州历史的义举,因而罩上了“文物斗士”的光环。

  包工头变身建委主任

  很多人疑问,徐普来如何能在2002年至2004年这短短3年间,把4918万多巨额国有财产挪到自己名下,他的能耐是怎样炼成的?

  “他是个能人,是个毁誉参半的人,身上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歙县知情者说。

  徐普来1946年4月28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9岁那年,其全家移民到歙县上路街。青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上个世纪70年代,会木工、雕刻的徐普来联络了一些意气相投的工匠,组建了建筑工程队。

  工程队开工不久,徐普来被戴上“投机倒把”的罪名,于1976年至1978年间被关押审查了一年半。1982年徐普来因交通肇事又坐牢半年。两次身陷囹圄,更坚定了他今后要出人头地的决心。历经磨难的徐普来,继续他的包工头生涯。1984年,他以农民身份挂靠歙县徽城镇成立建筑队,并当上了工程队队长。那年月,“商品房”、“小区建设”等词汇对普通百姓还很陌生,但他就在县城建设商品房小区。首批庭院式的徽派民居商品房销售一空,徐普来掘到了第一桶金。他先后在县城建成多个小区,积累下雄厚的资金,同时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1987年,徐普来作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成为歙县乡镇企业局驻徽城镇办事员。次年,歙县在成立县房地产开发公司时,徐普来又被破格任用为公司经理,还兼任歙县城东开发区主任。

  经过10年苦心经营,1998年,徐普来被任命为歙县建委主任、歙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当时的歙县建委下辖环保等多个部门。虽是个科级干部,但手中的权力不小。徐普来走马上任后,就谋划建设一座规模空前、气势恢宏的徽园。

  在千年古城的旧城区,拆去大批民居,建一片占地4公顷、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仿明、清建筑群,引起了很大争议。许多人认为此举会影响到整座城市原汁原味的古城形象。但徐普来力排异议,由歙县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于1999年3月开工兴建徽园,次年11月建成。这个仿古建筑群为徐普来赢来了众多赞誉,尤其是徽园里“徽州人家”中收藏的古徽州的一些传世家宝,据说是他花巨资到众多古村落搜集而来的。有人盛赞徐普来保护文物功不可没;有人则认为徽园对徽州文化遗存是破坏中的建设,保留历史原貌比没有文化的翻新要强得多。而在修建徽园时,徐普来竟异想天开地为自己树碑立传,拟了这样一副对联:“普天同庆 紫气东来。”他把自己的名字嵌进徽园的牌坊中,惹得当地百姓共愤,后来被修改了。

  徽园是以政府名义建成的,飘飘然的徐普来却始终自称是“徽园主人”。他获得过“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还专门请人捉刀,写作出版了传记《荆棘与鲜花之路——徐普来的故事》,讴歌他的功绩。“徐普来不过是一包工头,后来成立了工程队,一步步地发迹,也成了腰缠万贯的财主,有钱能使鬼推磨,那些年他真是不可一世,县建委的墙上竟有他的语录。”歙县的一位市民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