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草坡乡4千村民走悬崖天梯背粮上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06:32 四川在线
汶川草坡乡4千村民走悬崖天梯背粮上山(组图)
村民搭梯子行路。

汶川草坡乡4千村民走悬崖天梯背粮上山(组图)
艰难的运粮之路。

汶川草坡乡4千村民走悬崖天梯背粮上山(组图)
运粮路上歌声御寒,越冷越嘹亮。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这是一条洒满汗水和鲜血的生命之路。这是一条要通过“天梯”,翻越70度陡坡,趟过2公里长、漆黑洞中零度左右冰水才能到达汶川草坡乡的求生之路。时至今日,汶川草坡乡因地震的损坏都还不通公路,4200名村民就靠这条几近绝路的“天路”背粮上山。20多公里上天入地的这条路,他们每天都要走过。“5·12”大地震后的50天时间里,每天几百名村民用双肩和双脚把110吨大米和急需的衣物药品背回了大山里的家。

  “5·12”大地震,摇断了草坡乡通往外界的惟一公路,两侧山体同时垮塌,几个小堰塞湖阻隔。道路不通,通讯中断,4200人被困于大山里。无数受伤的人无法救治,面临死亡威胁。作为汶川的养殖基地,数万只鸡鸭断粮,要么饿死,要么面临强制捕杀掩埋的命运。

  死路

  4200人被困孤岛 4万只鸡鸭面临饿死

  5月14日上午,道路不通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的草坡乡上空响起飞机的轰鸣声。先后到来的两架直升飞机都没有降落,它们是来看情况的。5月18日,再次飞来的飞机没有找到可以降落的平地再次飞走,几千村民眼巴巴望着天上飞来的希望消失在山顶的树梢。

  死者,伤者,家变成了废墟。断水,断粮,看不到获救的希望。“自救,我们不能等,要自己想办法生存。”乡长任剑说。

  草坡乡是汶川的养殖业基地。由于断粮,4万多只鸡鸭即将饿死。为防止灾后出现疫情,没有饿死的也将在限定时间内掩埋处理。“没有吃的,就吃我家的鸭子吧!”“我还有几千只鸡,废物利用,要的就自己来背,能背好多就背好多走!”在地震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很多人就是把鸡鸭当饭吃。养鸡或养鸭人的亲戚和熟识的人都来免费拿走鸡鸭,后来临近捕杀最后期限,面熟的、邻近的都可以随便拿鸡鸭走。一时间,草坡附近的山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成群结队来背鸡鸭的人,十几公里外的汶川绵池也有人走进山里来背免费的鸡鸭。

  负责草坡物资登记的尚应兰告诉记者,码头村代一群家的6000只鸡和在草坡的外地人余老板的2万只鸭子这次就几乎这样被处理了。“他们送了好多到我们乡救灾指挥部,不要都不行啊,很多有鸡鸭的人都是悄悄送来。”在鸡鸭和余粮的帮助下,4200村民终于坚持到救援队伍的到来。

  生路

  5名“草坡勇士”闯出一条天路

  “不能等到饿死!”5月15日,十几个精壮村民开始上山寻找废弃多年的出山小路。16日,第一批走出大山的人终于来到草坡电站处的213国道。17日,返回的人从大山之外背回第一袋米。要走两天才能把外面的大米背回乡上。18日,5个草坡勇士偶然发现,穿过2公里多长废弃的高山引水涵洞,来回可以节约近10个小时的路程。从而找到真正的运粮之路,虽然依旧是一条九死一生的无奈之路。近日,记者跟随背粮的村民,共同进出坡度在60-70度的大山并穿越水温接近零度的高山涵洞,见证草坡的这条“求生之路”。

  天路第一关 悬崖上的4把天梯

  “要不是救灾,你给我10万元钱我也不会再走这条路!”一位走过这条路的战士说。

  草坡的这条被背粮老乡用韩红的歌曲命名的“天路”(歌手韩红捐了10吨大米给草坡乡的村民),由213国道117公里处进山到草坡,共分四个部分:天梯,60-70度陡坡上的鲤鱼背路,2公里多的高山冰水涵洞,崎岖不平的3公里下山小路。

  汶川到映秀之间的213国道“117”处,是背粮的起点。穿过被山上滚下的巨石打得千疮百孔的草坡电站厂房,突然出现在背粮人面前的就是4把梯子。一把变形未用的铝合金梯子,3把原木钉出的简易木梯,立在垂直的陡壁上。上端都由两束细铁丝绑在山上的小树根部,梯子的脚几乎都有些不能完全着地,走在上面会不停地晃动。“这天梯是给进草坡的人的下马威,哈哈!”草坡乡金波村的林福俊和他的妻子各背着50斤大米,走在前面给记者介绍。

  侧面看去,爬行在梯子上的背粮人的剪影悬挂在远山前,林福俊和妻子吃力地向上攀爬,一只手抓住梯子的上一个横杆,手拉脚蹬,再努力地收缩50斤大米包下的臀部。先上到山头的林福俊靠着石头放下大米,回头来拉自己的妻子一把。“天路”的第一段,就让通过它的人感受到了它的艰辛。

  背粮的老乡们告诉记者,真正的陡路险路还没有开始。

  天路第二关 70度陡坡“鲤鱼背”

  即将要走过的山脊,当地老乡叫“鲤鱼背”,两边是地震垮塌形成的悬崖,右边滚下的石头堵住了213国道并堆积在岷江里,左边垮下的山石截断了通往草坡乡的惟一公路。在坡度60度到70度之间交替变化的山脊上,被背粮人踩出来的小道依稀可见。生死就在一块滑动的石头或一棵小树之间,任何的失足和疏忽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9岁的姜波和父母一起走在背粮队伍的前面,他们一家3口共背了120多斤东西。父母背的都是大米,姜波背的是20多斤的方便面等杂货。后面就是林福俊和他的妻子,记者背着相机电脑手脚并用跟在后面,再后面是绵绵不绝的其他背粮人。陡坡之陡,最直观感受就是后面的人得小心前面人的脚后跟踢到自己的鼻子。大家都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连说话有时都是危险的。

  一双双作为救灾物资领来的军用胶鞋在石块和树根间移动。脚掌用力,脚后跟提起,小腿肌肉张紧。每个人都机械地重复着这一动作。偶尔伴随着的是树梢的鸟叫和粗重的喘息声。在这条路上,没有男女老幼之分。大家都背负着自己的极限重量。对老幼和女性的优待只是表现在进入最危险路段时,让孩子老人或妇女走在青壮年的前面,万一失足跌倒,后面的可以扶助。“老林,快把你的笑话拿来整两段!”例行休息,大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放松紧绷的神经和小腿肌肉。因为有小孩子在,笑话的内容是会过滤的。几个级别的成人笑话都只好放弃。林福俊胡乱讲了个并不好笑的笑话结束了短暂的休息。“走山路有个特点,就是不能休息太久,要不就要晕山(头晕重心不稳)走不动。”行走在有小树的较安全地段,一位村民给记者传授自己的经验。前几天,就有一个人因为走得太累休息后突然站起来晕倒。“幸亏没在陡路上,扶得及时!”

  从天梯到走完山脊路段,近1公里的路要走2个小时左右。“原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是路了!”沿途的小石块,大多被踩成了粉末状。“我们的鞋子和路是两败俱伤,石头整成粉了,鞋子也磨烂了。”路边,时不时可以见到“无齿”或“走光”的破鞋。近2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走完被称为“绝路”或“魔鬼路段”的山脊。(来源:华西都市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