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坡公路有望一月后打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06:32 四川在线

  天路第三关 冰水里的生命隧道

  高山的凉风冷却着充血的双腿,风干着满脸的汗迹。这里就是村民肖强和他的兄弟们发现的“新大陆”——可以节约来回近10个小时的捷径,草坡电站引水涵洞的前池出口。从这里穿洞趟水走2公里多,从一个一米直径大的施工洞爬出,就到了山那边的草坡乡樟排村,下山几公里就是草坡乡政府。

  19日,从汶川翻山背粮返回草坡的肖强走完“天梯”和鲤鱼背两个路段,来到电站高山上的引水涵洞出口,久久凝望。地震后,洞里已经没有水流出。“我们去试一下,看走得通不?”身强力壮的肖强是樟排村最大的“官”——村主任。4个同村的弟兄跟着进了涵洞。因是临时决定,大家都没有电筒,手机的微弱光亮成了照路的惟一光源。越往里,寒风一股股冲出。“前面得不得突然来水哦!”“洞不要突然遭余震震垮了啊!”5个人深一脚浅一脚摸索前进,不时互相被咳嗽和脚步发出的声音惊吓着。一个小时后,5人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光亮。“那是我们后山上的一个施工洞,可以出去了,找到近路了!”

  经过后来的仔细勘察,上游的引水渠被地震震垮,不会来水。一条通外大山外的“生命隧道”被发现。从此,这条生命隧道每天会有100多人到几百人进出。因为是高山涵洞,进洞之前,背粮的人都会在洞口的水渠堤坝上给自己“降温”,把脚吹凉。“这里是冰火两重天,上山热得跳,进洞冷得抖,必须缓冲一下!”

  近二十分钟的“冷却”过程,天性乐观的草坡人从不缺少笑料。从脚的大小和黑白,再到腿毛的多少,都可以引来一阵阵毫不掩饰的爽朗笑声,回荡在伤痕累累的大山之间。

  记者和背粮的老乡们很快“滑行”下到涵洞,鱼贯而入。一束束手电光伴随着脚步声,摇晃在漆黑的隧道里。刚开始,大家并不说话,后面的跟着前面的赶路。

  脚下,突然变凉起来,再是冷,冰冷。突然,一个歌声在洞里响起。随后,更多的歌声在洞里交织。“进到有水的地段了,大家是用唱歌来缓解接近零度的水的寒冷。水越深,脚越冷,歌声也会更大声!”喜欢看书写歌词的郑柏树说。当过一年代课老师的她被村民们称作“书呆子”。但地震后,背粮的村民们特别喜欢她,因为每次进涵洞大家都可以听到她的歌声。

  一公里半处,就是隧道水最深的地方。已经冰凉的双脚开始发痛,寒冷从膝关节以下开始不断深入,从皮肤到肌肉,再入骨髓。歌声也开始嘹亮,藏语的,羌语的,汉语的。各个民族的人吼着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歌。美声,流行,超女的,说唱的。陆离的电筒光手机光在洞顶水里游动。一个村民不会唱,用自己的手机放起了《梦里水乡》。

  在隧道的两公里半处,一个一米不到的应急施工检修孔,就是背粮队伍的出口。大家小心吃力地一个帮一个爬出洞口,用至少10秒钟适应着温暖的刺眼阳光。

  洞口,几棵结满李子的李子树给大家提供着阴凉。“只要不把树子整断,李子随便吃!”果树的主人热情地招待着累得满头大汗的人们。刚打通的村道上,拖拉机正在等着转运背上来的大米。

  希望之路

  草坡公路有望在一月后打通

  草坡公路被阻断后,来自四川路桥二分公司的抢通突击队就和草坡乡自己的施工队伍开始联手修路。由于路两边的山都在垮,山沟狭小,清理的土石要靠车运出,加上遇到两个小的堰塞湖,施工进度远远比不上213国道的打通进度。

  6月28日,草坡乡的50多个村民分几个批次开始背柴油上山。他们准备把困在山里的一些推土机和挖掘机开动起来,从草坡乡向外打通公路。“作为汶川的养殖基地和蔬菜基地,鸡鸭没有了,我们要打通路保住我们的海椒!”草坡的1500亩甜椒,即将成熟,这是草坡乡村民今年的主要收入来源。据乡长任剑介绍,加上其他蔬菜,全乡年底经济作物可能有上千万元的收入,路是菜能否卖出的关键。

  草坡公路还有不到4公里的路未打通。预计一个月内有望结束草坡“孤岛”的日子。

  记者王长久汶川摄影报道

  背景资料

  全省极重灾区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已抢通了249个,占98%。目前尚有阿坝州草坡乡、银杏乡(已通施工便道),绵阳北川漩坪乡、白坭乡和德阳绵竹县天池乡5个乡镇不通公路。其中进入草坡的“天路”是几个不通公路乡镇中最险最难的一条运粮小路。(来源:华西都市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