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论:掩饰比丑闻本身更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17:46 南方人物周刊

  蔡子强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高级导师

  上一期本栏以近日香港发生的一个案例,来说明政治人物可以如何以“自我拆弹”的招数来应付丑闻。今期意犹未尽 ,再谈谈另一个关键,就是:切忌说慌,切忌不择手段掩盖真相。

  曾任克林顿贴身幕僚、《新王子》作者莫里斯(DickMorris),曾在书中如此说:“要想减轻丑闻所造成 的伤害,便千万不要讲大话。历史告诉我们,从政者往往是被为掩饰丑闻说的大话,而非丑闻本身所毁。一个大话往往需要另 一个大话作掩饰,如此永无休止,逐渐泥足深陷。……当丑闻被揭发后,如果你讳疾忌医,只图掩饰真相、推诿责任,你无疑 是在自掘坟墓。”

  这方面的最佳例子,非尼克松的“水门丑闻”莫属。

  尼克松:水门事件的教训

  水门丑闻发生在1972年美国大选时。共和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几位核心成员,派人到对手民主党的竞选 总部即“水门酒店”偷偷安装窃听器,窃听对方军情,却不慎被警方当场擒获。原本该行动尼克松事前不知情,更不是由他授 意,但后来东窗事发,他渐渐得悉详情,却没有坦白及公正处理,“大义灭亲”、“壮士断臂”;相反多次发表声明,声言此 事件与白宫无关。

  当事件对其选情产生了冲击后,尼克松亲自介入事件,为了把伤害减到最低,他犯了一个无可推卸的罪行——妨碍司 法公正。他示意手下找来下层人员作“代罪羔羊”,把罪行一手包揽上身,说与共和党高层,尤其是总统身边的人无关。

  事件本来随着案件判决而告一段落,但“天网恢恢”,其中一位被捕者后来熬不住,给法官写了一封信。信里面说: “被告们都曾受到政治压力,要他们承认有罪,并保持缄默。”这封信件惹起轩然大波,案件被翻出来重审。总统特别顾问J ohnDean,在抵受不住压力的情况下,向司法部门自首力图自保,并供出尼克松曾与他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谈话,表 示如有必要,可以筹款100万美元去打发那些代罪羔羊。

  本来两人私下谈话的内容属于“死无对证”,不料后来却爆出原来尼克松在椭圆形办公室内安装了录音系统(为方便 他自己将来写作回忆录之用),一直把他自己与所有人对话的内容都记录下来。最初尼克松坚拒交出录音带,令舆论强烈反弹 ,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最高法院8位大法官最后一致裁决要他交出录音带。结果在其中一盒录音带中,尼克松竟然说出 以下爆炸性的对白:“就让中央情报局力压联邦调查局,使这次调查不能继续”;“我才不在乎发生了些什么!总之我要求你 们给我保密”;“不管是隐瞒事实,还是用上其它手段,只要能保住秘密,就那样去做”……事已至此,企图妨碍司法公正的 罪名,可说是证据确凿,再没有人救得了他,全国遂一致要求弹劾尼克松。

  如果尼克松一开始选择对真相不作隐瞒,壮士断臂,而非一错再错、泥足深陷,纵使政府会受到一定冲击,但肯定不 至于会陷入如此万劫不复之地。

  总结一句,历史告诉我们,从政者往往是被自己应付危机的拙劣手法,而非危机本身所毁。问题是:太多人心存侥幸 了。

  里根:伊朗军售丑闻化险为夷

  美国另一位总统里根,处理伊朗军售丑闻时,无论手法和结果,恰巧都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伊朗军售丑闻是里根任内最大的危机。当时伊朗的恐怖分子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绑架了一群美国人质,美国努力营救 未果。后来以色列的特工向美国中情局转达讯息,说有伊朗温和派愿意协助营救,但为巩固他们在伊朗政权中的地位,希望美 国能批准以色列售卖一批“陶式”反坦克导弹给伊朗表达善意,证明这些温和派在西方拥有良好关系,以提高其声望。

  当时美国及其盟友的既定政策,是不向恐怖分子提出的任何要求妥协,因为这样只会鼓励后者进一步绑架他们更多的 国民,饮鸩止渴。

  然而当时里根的想法是,他不是直接向绑架者屈服,而是促成伊朗“和平演变”,令温和派上台;况且这是别国向伊 朗售卖军火,不是美国自己直接牵涉在内。于是在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JohnPoindexter和中情局主任卡西(W illiamCasey)的大力支持下,里根亦同意。

  等事情落到国家安全委员会和中情局手上,却变本加厉、层层加码。结果,糊里糊涂地,美国不单最终自己直接出售 军火,而且卖的是越来越新型的武器。更糟的是,所得的款项,又被中情局拿来资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游击队,直接违反了较 早时期国会通过的“BolandAmendment”立法。事情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诺斯(OliverNorth )中校负责具体执行。

  天网恢恢,最终纸都包不住火,事件随着一份贝鲁特报章的报导而全面爆发。

  美国国内立时哗然。《华盛顿邮报》编辑BenBradlee磨拳擦掌,喜形于色地说,这是他自水门丑闻以来最 感兴奋的时刻。国会内的民主党议员更磨刀霍霍,认真考虑提出总统弹劾案。

  那么,究竟里根如何应付这次丑闻危机呢?

  他向全国发表了一次电视演说,详细交代了事件始末,又命令司法部长迅速展开内部调查。国会亦成立了两个专责委 员会跟进,又召开了多次公众听证会。里根与国会衷诚合作,公开了他们需要的文件,又放弃使用行政权力,保护Poind exter及诺斯中校免于向国会作供。最后,里根又自行清理门户,Poindexter自行辞职,诺斯中校遭解雇处分 (卡西因中风和脑癌突然逝世),为丑闻负责,体现问责精神。他又对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运作提出改革建议,从事件中吸取教 训,积极向前看。

  不错,伊朗军售丑闻是里根任内最大的污点,但却也是一次危机处理典范。里根面对丑闻危机时的坦白,不作刻意隐 瞒,尽量合作,不逃避责任,令公众、传媒以至国会对他相对宽容,没挑起他们替天行道的“斗心”。这与水门丑闻时,所有 人都想把勉强负隅顽抗的尼克松彻底击倒而后快的情况,可说是大相径庭,使得里根最终勉强熬过这场危机。

  当然,你不能奢望在一场丑闻危机中,安然无事,不损分毫,全身而退,但里根的经验说明如何可以把伤害减到最低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