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8:17 新华网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这是5月14日航拍的地震后紫坪铺大坝附近公路交通受阻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陈凯摄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纪实
  5月31日,济南军区某陆航团机组转运参加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的官兵。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新华网成都7月11日电 题:灾难,挡不住奋进的脚步——写在“5·12”汶川大地震两个月之际

  “新华视点”记者 宋振远、陈二厚、张先国

  汉旺广场的塔钟,永远定格在5月12日14时28分;

  北川县城废墟上的挂钟,仍在“嘀嗒嘀嗒”走个不停。

  时间没有停滞!震后两个月,灾区处处可见从头再来、重建家园的坚毅身影。

  生命大救援,闪耀着生命至上、不屈不挠的人性光辉;

  灾后大重建,贯穿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发展主线。

  为了灾区的美好明天,我们万众一心。

  重建决策“路线图”——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写照

  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震后仅半个月,政治局就作出了加快恢复重建的部署。

  就在前一天,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北廊坊考察过渡房生产情况。与此同时,温家宝总理在四川灾区调研受灾群众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月来,中央领导到灾区现场和生产一线“穿梭办公”。来自基层的呼声建议,凝聚成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

  中央政治局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项项重大决策及时作出。

  22次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一项项抢险救灾、恢复重建的措施果断发布。

  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这是中华民族面对巨灾的宣言。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是责任政府冷静理性的抉择。

  “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三个尊重”是放眼长远的打算,更是标本兼治的策略。

  “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

  这是一项庄严的承诺,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恢复重建,法制“领路”——

  震后14天,国务院法制办接到紧急任务:为灾后恢复重建立法。“完全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开始立法规制。”熬了15个不眠之夜的起草小组成员王振江说。

  历史将会铭记这部特殊的条例。6月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我国首部针对一个地方震后恢复重建的行政法规。

  一部“汶川条例”,九章八十条,从过渡安置到重建规划,清晰界定了政府的任务和责任。

  一部“汶川条例”,彰显法治力量,体现人文关怀,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王振江说:“灾后现场清理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这样的细节,温总理都有过明确指示。”

  制度动员,合力支援——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6天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印发,吹响了恢复重建的“集结号”。

  “一省帮一重灾县”,19个省市分别对口援助18个四川受灾县市和甘肃、陕西两省受灾严重地区。

  “辽宁有44个县,安县就是第45个县,我们一定要把重建安县当成自己的事干好!”辽宁省有关领导如是说。

  “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山东承诺三年支援北川重建100亿元。

  正如海外媒体所说,中国制度体系显示了强大的赈灾“动员能力”。“这是迄今为止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在庆祝建党87周年前夕,胡锦涛总书记总结提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短短24个字,彰显了民族精神的升华和时代精神的凝聚!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两个月来,党和人民正是靠着这一伟大精神,赢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

  从帐篷应急到板房安置——“新家”让群众燃起新生活的希望

  7月2日,位于绵竹市体育馆旁的活动板房安置区,43岁的卢姗领到新房钥匙后,反复摩挲,身旁8岁的儿子使劲拽她的胳膊,踮起脚瞅。

  “有新家了。”卢姗一脸喜悦。当天,绵竹市共有2629户家庭像她一样领到了板房钥匙,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两三年时间,直到拥有永久性住房。

  安置!安置!——特大地震灾害过后,世界罕见的难题首当其冲地摆在中国政府面前:

  4600多万人受灾,比北欧5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多;

  1400多万人需要转移安置,相当于瑞士总人口的两倍多;

  “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帐篷!帐篷!——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群众急需遮风挡雨。

  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一个月内向灾区提供90万顶帐篷。

  各地紧急行动:一家家企业,一个个车间,机器不停运转,灯火彻夜长明。

  这是令世界震撼的应急救灾景象:震后首月,从北川到青川,从宁强到文县……1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处处可以看见帐篷的“海洋”。

  一张桌子就是一个部门,几顶帐篷就是一个政府――应急帐篷虽然简陋,公共服务设施一项都没少。

  防疫!防疫!——集中居住地、废墟、遗体、伤口、酷热……随着震后时间的推移,传染性疫情暴发的条件在叠加。

  绝不能让受灾群众遭受二次伤害!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部署,震后两个月,中国和疫情赛跑的速度始终一路领先:

  消杀防疫面积40亿平方米,相当于57万个标准足球场,每人每天平均要完成1个足球场的消杀任务;

  近1.4万人的卫生防疫队伍,实现了对灾区和安置点的防疫全覆盖;

  震后无大疫的记录,就这样顽强地一页页翻过。

  板房!板房!——遮风挡雨的帐篷应急之后,举国聚焦受灾群众的板房安置。

  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安排专项资金,部署相关部门和省份,为灾区首批建造100万套活动板房。

  北京、广东、上海……短短两三天,20多个省份组织起施工队伍奔赴灾区。

  7月3日,40多万套活动板房已安装完毕。

  再过一个月,8月12日前,四川将全部解决受灾群众过渡安置问题。

  心里装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才会有这样细致的政策安排,才会有如此高效的运作模式。历史将铭记中国政府破解这一世界难题的壮举!

  家园在重建,希望在升腾。历经劫难的灾区人民,心头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5岁的杨丽华在绵竹汉旺镇经营快餐店,地震使她7年奋斗的家业成为废墟。在活动板房安置区,她拿着新钥匙说:“我还会再开一家更大的快餐店”。

  同一段路,20次阻断——灾区“生命线”的抢通从未停止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后,他的浪漫表述,因为一场特大地震,再次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严峻现实。

  从都江堰到映秀,从北川到汶川……一条条公路在血汗中刚被打通,又被余震、塌方、滑坡、大雨阻断。

  6月以来,山西路桥公司27岁的挖掘机手王华军,已20次抢通绵竹市金花镇的同一段公路。远在山西的女朋友很不理解。王华军说:“塌方曾经把我开的挖掘机前轮埋住,落石砸得驾驶室砰砰响,我怎么忍心告诉她这些呢?”

  特大地震,摧毁了2.2万公里道路,2900多座桥梁倒塌,27个隧道受损,灾区交通线瘫痪。

  通路!通路!温家宝总理震后第一时间的叮嘱犹在耳边。为了千万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两个月来,确保生命线畅通的决战一刻也没有停止。

  邓健,机械操作手,当他在巴朗河桥抢通作业时,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头从山上飞下来,砸破驾驶室的挡风玻璃,擦伤了他的耳朵。简单包扎后,他向公司领导交了一份遗书,又登上了挖掘机。

  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西西弗,在一遍遍滚石上山的搏击中,他向世界展示的是悲壮和坚韧。

  对奋战在灾区公路一线的3万多名抢险人员来说,这样的危险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专家“会诊”,大型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轮番作业;切割、起重、定向爆破……科学的决策,科技的助推,在舍生忘死的抢险人员拼搏下,时断时续的“生命线”一寸寸接续——

  震后56天,四川省干线公路,仅剩下映秀镇至草坡乡彻底关大桥、映秀镇至耿达乡、擂鼓镇至禹里乡三处断点。254个公路交通中断的乡镇,仅剩下8个“硬骨头”。

  通电!通电!抗震救灾指挥中心需要电,灾民安置需要电,恢复生产需要电……

  “路通到哪里,电就送到哪里。”――这是2万多名电力施工和抢险队伍立下的“军令状”。

  夜幕降临,在彭州市军乐镇安置点,几盏大灯照得通明,十几位妇女随着录音机里的音乐起舞。“有了电,我们的生活也有了色彩。”

  震后两个月,除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汶川两县要结合重建安排电力供应外,其他受灾严重县市的电力供应基本恢复。除两个乡处于堰塞湖淹没区外,所有乡镇都能用上电。

  通水!通水!特大地震,严重影响575万人的饮水。

  供水保障组迅速行动,水利、卫生、质检等部门组成18个工作组,分赴灾区。

  北京、上海、重庆、武汉等地迅速组建供水抢修队,自带设备,星夜赶来。

  抢修,新建,分散供水,流动送水――震后两个月,受灾群众的饮水困难全部解决。随着安置点全面铺开,水利部门正由应急供水转向过渡安置供水。

  通信!通信!受灾群众需要通信,救灾抢险需要通信,卫生防疫需要通信……

  应急通信车一台台开赴灾区……震后两个月,21个受灾县的451个乡镇已全部恢复公众通信,其中九成多乡镇已开通两种以上公众通信。

  7月1日,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村民任安勇说:“终于有了手机信号,让我感觉到没有被世界抛下。”

  3个月救济期后怎么办?——就业,灾后重建的民生之重

  那一刻,将亡妻捆在背上、骑车送到殡仪馆的吴家方,因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情的追忆,感动整个世界。走出悲痛后,这位绵竹市兴隆镇广平村的农民才发现:自己与儿子打工的企业已因地震受损停工,父子俩双双失业。

  “有政府管着,现在吃喝无忧,可不能总靠政府!当地震灾区3个月的救济期满后,我们怎么办?”吴家方的话一字一顿。他盼望找到工作,尽快自食其力。

  大地震在夺走近7万生灵的同时,也使上百万灾区群众失去工作岗位:

  115万四川农民失去土地和农业收入来源;

  37万人灾区城镇新增失业人员;

  60万返川农民工等待转移就业……

  在就业中重建,正成为地震灾区走上经济复苏道路的主题之一。

  创伤犹在,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应对大灾大难的选择。

  每天,失去工作的王容一大早就出门到废墟中搜寻废铁。当她接过变卖30多斤废铁挣得的40元时,一丝微笑从她挂满汗水的脸庞划过:“这些钱可以让我给家里和两个小娃买些生活用品”。

  在青川,像王容这样就业自救的人逐日增多。然而,大地震使山川改道,河流移位,村镇化丘,工厂垮塌,成千上万的灾区群众到哪里就业?

  “大力开展就业援助。”6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业援助被列为灾后重建的重要议题:优先保证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对失业人员创业给予适当补贴和信贷支持……

  同一天,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对19个对口支援省份向灾区提供就业援助提出具体要求。

  时隔两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又为灾区就业援助“上弦”。

  6月30日,国务院召集有关各方在四川开会,再次传出恢复生产和扩大灾区就业的“强音”。

  及时跟进的决策部署,环环相扣的推动措施,让从废墟中站起的受灾群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一时间,举行企业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群众参与重建、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扶持群众自主创业――各种灾区就业促进行动接连不断。

  在绵竹市的“竹棚劳务市场”,求职群众将临时设立的8个就业市场挤“爆”了。几天来,一家企业只需个把小时,就能收集几百张求职表。

  截至目前,川、陕、甘三个受灾省,已与19个对口支援省份签订20份就业援助协议。今年9月底前,相关省市承诺向灾区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并帮助约18万人实现就地培训就业。

  6月24日。来自都江堰、绵竹、德阳等地震重灾区的30多名川妹子,一路唱着《从头再来》,挥泪踏上开往北京的T8次特快列车。这是汶川大地震后首批赴京打工的川妹子。

  领队何春蓉说:“短短几十年,地震后的唐山重新崛起。唐山人能够做到的,汶川震区人民一定能做到!”

  此前,在四川省紧急组织下,灾区已派出上千名跨国劳务人员,远赴俄罗斯、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

  这些用双手托举未来的受灾群众让世界看到:地震,没有震垮中国人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