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再探灾区:部分灾民远赴外地打工谋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15:50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四川绵竹报道

  只要不怕排队,受灾民众大多喜欢去部队的食堂吃饭。虽然都只是一个菜,但是那边的饭好像更抗饿

  绵竹体育中心坐落在著名的绵竹景观大道上。临时安置点指挥部的人说,这里最多时曾经收留了八九千名受灾者。如今居住在帐篷里的4000多名受灾者来自汉旺、清平、天池三个乡镇,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将被迁到绵竹的马尾乡进行异地安置。

  异地安置和原地重建是四川震区两种最主要的受灾群众安置措施。

  7月初的雨天里,本刊记者造访了这座巨大的帐篷区。当然,还有即将成为受灾群众新家的马尾乡。

  他们曾经很有钱

  绵竹体育中心仍有空降兵站岗,不过大门口被损坏的雕塑还没有收拾。

  一些受灾者本来很有钱。坐在体育中心外的帐篷里,摊主一边盛面一边做着夸张的表情:“至少都比我有钱。”

  清平、天池两个乡都位于大山深处,除了有森林公园这样的旅游项目,还是著名的磷矿产地。

  2007年四川磷矿石产量51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1.3%,主要就分布在什邡的金河、绵竹的清平。而金河、清平和天池三个大型磷矿的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一成。

  “那个地方,老婆婆背着竹筐捡矿石,一天也能卖上百元。”在绵竹体育中心的办公点,绵竹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一位姓李的局长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矿工们最高月收入可以达到上万元,一般也有两三千元。

  很多受灾者虽然身上衣服寒酸,但仍戴着金光灿灿的首饰。那是他们日常的样子。

  这些受灾者并不讳言曾经富有的日子。在体育中心西侧的高地上,清平二大队的女村民告诉本刊记者,他们是兄弟两家,供养着婆婆。男人们都在矿上干活,女人们就在家里伺候苞谷和果树。一个月下来总会有几千元节余。

  2007年,他们两家一起盖了一幢二层小楼,一楼面积就有130多平方米。只不过刚盖好没多久,就在地震中垮掉了。

  “盖房子还借了几万块钱,本来以为没几年就可以还上,没想到现在赚钱的生路都没有了。”她的表情有些矛盾-- -骄傲又有些黯然,“如果不地震,我们这几年就可以超过绵竹市里了。”

  大山深处的这些乡村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清平乡盐井村位于龙门山地质公园九顶山自然风景区内,村民们都住在统一修建的别墅区里,2006年就实现了改厕、改厨、改水、改沼气,有一年每人还发了1000元旅游发展基金。

  天池虽然不如清平,却也是富饶之地。绵竹天池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排在清平磷矿、清平集团之后,在全国十大磷矿企业中名列第10。不过所有这些磷矿,现在都受损严重。地方官员估计,两三年无法恢复到过去的生产水平。

  地震使这片山区的地形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山平移了几十米,从风景区通往外界的山口也消失了。

  经历大难的受灾群众现在精细得很。帐篷商店的主人说,过去山里人抽烟都挑贵的,现在却有些舍不得。他们进的啤酒也多是十几块一捆的本地酒,没有多少人再买20多块一捆的青岛啤酒了。

  部队的饭抗饿

  三个乡镇的受灾群众集中居住在不同的区域,一些帐篷里住着村干部。本刊记者在帐篷区采访的一天时间里,天池的乡干部过来发方便面,没有遇到其他乡镇干部。受灾群众说,也许他们忙着在山里救灾。

  这天,一人发了两包袋面和几个碗面。母亲们把以前发的罐头和方便面收起来,留给孩子。

  他们身上的衣服也是外边捐来的。干部们把这些外省运来的衣服卸到草地上,大家就上去挑拣。

  孩子们都去帐篷小学。虽然体育中心旁边就有一座条件较好的板房学校,但山里来的受灾群众说,那是城里小学,轻易不接收山里孩子。

  说话间,到了午饭时间,大人孩子们拿起盆碗去食堂打饭。这天中午,政府的食堂吃麻婆豆腐,干、稀饭都有。虽然距开饭还有半个多小时,但食堂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一位姓陈的老汉排了第一。他说自己就是想吃豆腐,因为从地震到现在还从来没吃过。他之前一直在部队那边的食堂吃饭,昨天晚上听说这边吃麻婆豆腐,就赶了过来。

  只要不怕排队,他们大多喜欢去部队的食堂吃饭。虽然都只是一个菜,但是那边的饭好像更抗饿。部队还负责打扫体育中心的垃圾等等。

  不过,受灾群众说,好几天没有卫生局的人来消毒了。

  同样减少的还有记者和志愿者,这大约是最近半个月来的事情。在指挥部附近有个志愿者的帐篷,但这会儿没有人。旁边正打乒乓球的孩子说,现在只有5个外地志愿者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