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企业倒闭潮调查:出口大户1年内面临破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17:49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8年7月14日播出:一个出口大户的“生死劫”,以下为节目内容。

  位于珠三角的东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东莞是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制造基地,除此之外,东莞的皮鞋、家具、服装出口同样闻名于世。然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调整、原材料价格大涨,东莞的出口企业遭遇了前所罕有的压力。

  今年3月,东莞一家知名的出口企业、“沃尔玛烧烤炉全球最大的供应商”——金卧牛实业有限公司宣布停产,公司老板祝善保因为拖欠员工工资、欠供应商货款、欠银行贷款、欠税一度失踪。得知这个消息,我们想方设法联系到公司的留守人员,试图从这个债台高筑、前途未卜的出口企业身上,找到出口企业症结所在。今天,我们就和记者一起一探究竟。

  一、卧倒的“金卧牛”

  经过数次联系,记者见到了金卧牛留守善后的总经理卢玛禄。他刚从武汉赶回广东。卢玛禄原本是金卧牛公司的普通行政管理人员,工厂停产一个月后,他被火线提升为金卧牛公司的总经理。这次去武汉是因为公司拖欠了当地两家供应商的货款。

  卢玛禄告诉记者:“其中有一家是两千多万(货款),两千一百多万,他希望我们在下个月之前能够先还掉,然后压力没有那么大,我们还正在跟他谈。”

  在前往东莞金卧牛公司的路上,卢玛禄告诉记者,金卧牛的董事长祝善保每天都会和他单独联系。而厂里其他员工和几百名供应商,的确很难找到祝善保。“这段时间大家确实是见不到董事长。但他每一天跟我都在联系。这么多管理人员,还包括一些供应商,他们没有那么容易找到老板,这是真的。因为那段时间是整个公司的生死存亡的一个关键时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就是面临的抉择就是破产,还是继续经营这个问题。”

  让祝善保难以抉择的金卧牛,究竟陷入了什么样的困境?是什么原因让金卧牛这么快倒下?怀着种种疑问,记者来到了东莞市清溪镇金卧牛的厂区,在总装车间记者看到,这里已经断了电,生产线上的设备和半成品被法院采取了保全措施,不允许变卖和转移。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金卧牛实业公司办公室主任郑贤涛。“像这么一个车间,生产的话要多少工人?”“最忙的时候达到500人,正常情况下都在300人左右,就前一阶段,在解散之前,就是停产之前大概在200人左右这样的。”“现在这些工人都到哪儿去了?”“现在这些工人都是拿了工资以后,都放假回家了。”

  记者看到,厂房后面就是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宿舍楼,如今也已经人去楼空。“现在都已经空了?”“空了没有人住了。”“在这工作的工人都是哪里的工人?”“安徽的比较多一点,其次就是湖北、河南、四川、贵州,还有云南,湖南,真正广东的人很少,极个别的。”“绝大部分都是内地的?”“内地的。”

  停产后,工人们被遣散回了老家,少数不愿离开东莞的人,还在这里继续等待。面对镜头,许多人选择了回避。经过一番周折,一位来自河南南阳的年青人终于同意说上两句。他是金卧牛实业公司原车间副主任许青永。“假如厂里不停产的话,人心还是稳定的。你现在停产了,他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所以(工人)他希望把自己的工资要到,该走人的走人,该我做生意的做生意,该干什么的干什么,是不是?我再另谋出路,你说你下一步怎么打算,那下一步谁也看不到,但是以眼前这个情况,谁也不敢把下一步估计得那么乐观是不是?”

  小许告诉记者,在金卧牛停产之前,公司就已经拖欠了所有员工的工资,就连总经理卢玛禄也不例外,有的员工甚至被拖欠了20个月的工资。“你在厂里边是车间副主任,那时候你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钱?”“四千多块钱。”“四千多块钱。当时拖欠你工资,最高的时候达到多少?”“四万多一点。”“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十个月。”

  卢玛禄也住在这栋宿舍楼里。在他家,记者看到了卢玛禄的员工工资存折,这也是被拖欠工资的唯一凭证。“是从2006年10月12号开始的,就将工资的这部分存入到公司代管。”“从这儿显示出来看,你是八月份的工资,10月24号签到的。”“对,对,对。”“然后9月份的工资是12月7号签到的?”“对。”“那时候公司的资金流就已经出现问题了?”“那段时间是比较艰难的一个状况。”

  卢玛禄告诉记者,2006年起,工人们就很少按时拿到工资,这也预示着企业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为了解决问题,公司想办法向当地镇政府拆借了几百万元用来救急。眼下只有他这样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还没有拿回工资。不仅如此,让留守人员们头疼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发生着。

  得知总经理卢玛禄已经回到公司的消息,当地法院的工作人员陆续赶来。这份刚刚收到的法院传票,是因为公司拖欠燃气费引来的官司。除了供应商的货款,金卧牛需要偿还的还有银行贷款和应缴纳的税款。“现在你们总资产大概是多少?”“大概在4.5亿左右。”“现在负债是怎么样构成的?”“公司的负债,我们主要是集中在供应商这一块的,供应商的负债从三千多元的有,一直到1200万的也有,总共是在500户左右供应商的债权人。”“一共总的负债,供应商的欠款是多少?”“依据公司这个报表显示,供应商负债这块大概在是2.3个亿左右。”

  按照金卧牛公司的统计,他们现在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5%,身处破产的边缘。现在每天都会有讨债的供应商堵在办公楼门口。记者就在这里见到了其中的一位。“给他们供什么原料?”“供的螺丝。”“给这里供货多少年了?”“供了有3、4年了。”“3、4年了。现在欠您货款是多少?”“60多万。”

  卢玛禄说:“更多的是来打探一下公司的一些状况。基本上每天都有,甚至一天都好几拨,三、四拨都有,是有这个状况。”“他们最关心什么问题?”“还是公司的一些打算。因为有一些供应商,他在电话里面的一些咨询,可能他不大相信,你整个企业原来经营得好好的,为什么会在短时间之内生产停顿下来。”

  二、谁击倒了“金卧牛”

  2004年到2005年,金卧牛公司有450万台不同型号的烧烤炉被销往海外,这些贴有金卧牛自主商标的产品被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五个国家。如今Made In China的烧烤炉只能静静地躺在成品仓库里,不知道明天将会面对怎样的命运。

  记者在金卧牛的总装车间见到了公司办公室主任郑贤涛。“这些如果是生产完的话,原先这些产品是准备发到哪里的?”“这个发到美国,欧美这些国家。”“一台售价应该是多少?”“大概在四百美元左右吧,这种是比较高档的一个炉子。”“比较高档。这个利润能有多高?”“利润具体不太清楚,但是这个利润还是可观的,我们现在利润主要是靠这个高档的产品来取得的。”

  就像郑贤涛所说,建于1992年的金卧牛就是靠出口订单一天天做大的,从最初的木炭、瓦斯烧烤炉开始,金卧牛已经发展到拥有7个工厂、2个贸易公司。最辉煌的时候,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员工4200人,是清溪镇最大的纳税户,“东莞市民营企业50强”。在过去的十三年里,这家公司生产的烧烤炉全部外销,鼎盛时期的年销售额达到一亿五千万美元,每年向沃尔玛、百安居等世界零售业巨头出口二百万台烧烤炉。

  在样品间里,卢玛禄向记者介绍:“这个展品间陈列的都是一些,在北美地区销售比较好的一些样品。”“这些都是?”“所有的这些都是。”“现在在陈列间里的样品有多少种?”“大概是七十几种是比较大型的,还有二十几种是小型的,总共是九十几种。”

  2007年6月,金卧牛获得了沃尔玛供应商资格,成为国内烧烤炉行业里唯一一家能够直接向沃尔玛出口产品的企业。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八个月后,金卧牛不得不主动向沃尔玛提出停止供货。卢玛禄向记者解释:“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在春节前后,(关于)原材料涨价这个问题,我们和国外客户的一些交涉没有最终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因为我们觉得,这个工厂需要运作下去,必须要有利润,而我们接的订单都是在去年上半年所接的订单,以那个时间所定的价格,因为这个原材料大幅涨价,我们认为这个货是没有办法再交出去了。”

  过去的几年里,国内钢材价格的确有过几次价格暴涨,特别是2006年5月,高达10%的钢价上涨让许多人记忆犹新。金卧牛公司总厂副厂长张光府回忆:“我们国家的原材料(价格),每年到了11月份到12月份都是(要涨价),特别是今年涨得最严重,今年一年就是成倍,今年都是成倍的翻。特别普通的拉伸板、普通的冷板,都是八千多元,最高峰的时候。”

  进入2008年,钢价又一次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记者查询了广州市场上的钢材报价,工业生产中需求量最大的冷轧板价格,从2007年7月13日的4767元/吨,到2008年6月5日的7191元/吨,不到一年时间,价格上涨了50.8%。

  卢玛禄说:“我们所用的冷轧板这一块,在整个烧烤炉产品中,有55%以上的成本都是由冷轧板的成本组成的,像这个冷轧板在2005年的时候,当时的价位大概是在3200元/吨左右,那到今年最高峰是8500元/吨。”

  在烧烤炉行业里,像金卧牛这样能自己设计、生产高档瓦斯烧烤炉,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并不多见。但他们依然没有摆脱效益下滑、甚至亏损停产的命运。在卢玛禄的办公室,一份贸易结算的信用证,再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卢玛禄介绍说:“这份信用证金额是447万美元,我们真正拿到这笔钱的时候,应该是在2008年的四月份。而产品的价格是早在2007年四月份就已经确定下来了。”“2007年4月份的时候,你们要签订合同,确定产品的价格,这个价格要根据什么来确定呢?”“要根据当时的人民币汇率,和当时的原材料的一个定位的情况,我们才可以确定的下来这个烧烤炉的产品单价。”“没有考虑预期吗?没有考虑未来一年这些变化吗?”“这一点呢,可以说所有的国内的出口企业和国外的进口企业,像这个2007年、2008年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很多企业是始料不及的,觉得不可能说大的环境一下子有这么大的一个调整。这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

  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定价,通常是提前一年就确定下来的。以烧烤炉行业为例,每年四五月份,金卧牛与沃尔玛等海外零售商签订供货合同,确定一个价格,此后一直到来年的四五月份,每一批出口产品都会严格按照这个价格执行。卢玛禄介绍,国内生产烧烤炉的企业有几十家,为了争夺海外的订单,也的确存在着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金卧牛要想签下订单,只能按照微薄的利润制定价格。也就是说,这份决定了未来一年产品利润的出口合同,根本没有将汇率变动考虑进去;换句话说,金卧牛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在接单时的定价失误。

  卢玛禄说:“这是金卧牛总厂的一份出货明细表,这份出货明细表上是从2007年的5月份,一直到2008年的8月份这段时间的一个订单出货的计划,一个货季的订单出货的计划。像848503这个产品,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在7月份出货是5100套,到10月份4000多套,一直到(2008年)2月份一万零两百套要全部出完,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份订单明细上可以看得出来,有一部分这个绿色的,这个已经标识的就是已经出了货,顺利已经完成,12月份以后,整个公司因为面临到一些原材料涨价、以及出口退税减少,人民币升值这些问题,对公司的一个压力,导致后面的货物,就没有办法再按期地交出去。”“当时如果还是按这个原先定好的订单合同,继续交这些货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当时我们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这个工厂在2008年6月份之前,我们的亏损将会达到5千万元人民币左右。”

  金卧牛陷入的破产困境,是出口企业经营不善的个案,还是波及众多企业的生存危机?在走访了东莞市的清溪、虎门、厚街、塘夏几个乡镇后,记者发现,这个出口大市,有相当数量的出口企业面对着和金卧牛同样的危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