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80后在多重压力下谨慎对待生育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11:44 人民网
-实习记者/张子介 含着汤匙长大的一代已经面临生儿育女的现实问题,但种种因素似乎都导致他们在生育问题上抱持谨慎态度 郭锋是乌鲁木齐一家超市连锁店的店长,生于1980年,是80后的老字辈,7月5日刚刚过完自己28岁的生日。 10年前,为了实现自己的老板梦,郭锋离开故乡——河南省固始县,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涯。10年间,他当过保安,开过花店,倒过建材,足迹遍布三分之一个中国。去年,郭锋决定在乌鲁木齐买房定居,过稳定的生活,然而股市泡沫的破灭让他之前的辛苦全部归零。不得已,郭锋又开始筹划新的漂泊。他就像一颗蒲公英种子,随风飞扬,风停到哪里,就落在哪里,然而总是无法落地生根。 流动的一代 让郭锋感到安慰的是,在自己最困顿的时候,女友茹兰一直不离不弃地跟着自己。茹兰比郭锋小3岁,是他的工友兼同乡,两个人在一起已经有3年。郭锋的父母一直催他们早日结婚生子,但郭锋并不着急。“我知道,28岁是个尴尬的年纪。事业还没起色,生活也不稳定,即便结了婚、生了孩子,也没法给他提供富足的生活,还是等等再看吧。”郭锋说。 然而,他的不婚主义无意中却影响了两个弟弟的终身大事。在郭锋故乡,哥哥未婚,弟弟不能抢先。郭锋虽然觉得这个规矩有点可笑,无奈父母就是不肯破这个例。所以弟弟们仍然在打光棍。 郭锋和其他八零后一样,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跟父辈相比,他们更富于流动性,更少发“何处是吾乡”的感慨。对他们而言,哪里有机会,哪里就是故乡。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生育率要低于在籍人口的生育率。小品《超生游击队》所描述的情景,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一方面,流动延长了夫妻的分居时间,降低了生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流动中的人们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种不稳定降低了他们的生育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正悄然改变着中国的生育文化。改革开放催生的海量人口迁徙,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也动摇了基于传统社会结构之上的部分观念。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正在日益式微。生育不再是家族行为,而是小家庭的个体化行为。 《新世纪周刊》联合新浪网所做的调查显示,在八零后人群中,有46.1%的人因为自己喜欢而考虑要孩子。特别是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八零后,远离家庭意味着父母的力量鞭长莫及,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去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是生养孩子。 漫长的成长期 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女子满15岁就算成年。弱冠、及笄意味着童年时代的结束,社会生活的开始。然而对于八零后,这两种人生状态似乎始终纠缠在一起。一方面,他们是今日中国的劳动大军的主力,比父辈更适应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他们是长不大的彼得潘,渴望永远生活在乌有之乡里。 默默是北京一家网站的编辑,老公还在学校读研。虽然已经结婚两年,但两个人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老公住校,默默则在单位旁租了个小单间,平日里聚少离多,只有到了周末才能小聚两日。 虽然毕业已经两年了,但默默在打扮上仍然喜欢向学妹看齐。总是留着一头很卡哇伊的小魔女发型。默默说,自己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起码小5岁。小时候,她就是家里的公主,上大学又有男朋友宠着,所以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小孩。 毕业后,生活变成了生存,默默不得不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打拼,这让习惯了被宠爱的她很不适应。默默坦言,她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每天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复制粘贴,还有时不时的加班。默默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成年人的生活,与其说自己是个大人,不如说自己在扮演大人的角色。 默默说,她很喜欢孩子,但是从没想过要孩子。因为一旦怀孕,就意味着一个女人的青春结束了,她将不再是家庭的中心,而要为另一个人承担义务。所以她要抓住青春的尾巴,再玩几年,等30岁之后再考虑生育问题。 研究表明,人群中有25%的人有非常突出的“装嫩”心理,其中男人的“装嫩”周期是8年,女人比男人还能“装 ”,一般是10?12年。调查显示,在要不要孩子的问题上,有15.1%的八零后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不成熟”,所以也谈不上要孩子。在七零后人群中,只有7.1%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这一项。 压力影响生育 当然,并不是所有八零后都想在孩子的世界里晃一辈子。到了一定年纪,延续自己DNA的生物本能总会起作用。但是个人主观因素是一方面,环境客观因素是另一方面。有时候,后者要比前者更起作用。 今年6月20日,一篇名为《疲惫的中国,加班现象蔓延,每年60万过劳死》的报道让人们见识了庞大的过劳人群。2006年,华为员工胡新民的猝死宣告过劳八零后时代的到来。根据翰德人力资源公司的调查,上海目前有42%的员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无独有偶,上海社会科学院在同一天公布的“上海市员工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40%的员工对工作表示倦怠。可以想见,在北京、上海这样生存压力极高的大都市,苦苦求生存的八零后很难有心思考虑生儿育女。 此外,经济因素也影响着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新世纪周刊》联合新浪网所做的调查显示,生存成本较高的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年轻人生育意愿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在不想要孩子的理由这个问题上,29.2%的八零后认为自己的经济基础不行,养不起孩子。有25.8%的七零后选择同一项。在收入问题上,年薪2万到4万人群的生育意愿是最低的,而收入、地位较有保障的政府官员和私营企业主在生育问题上则显得更为洒脱。显然,公司职员这一群体集中了绝大多数八零后劳动者,他们的年薪大部分在2万到4万之间徘徊。 2008年,中国的经济走向充满变数,高涨的CPI,股市、房市神话的次第破灭让刚刚走上社会的八零后摸不清头脑。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对象表示,自己已经因为经济原因推迟了原来的生育计划。看来,在自己没有认清世界之前,教育下一代的工作还是先放一放吧。 社保也是八零后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高校招生从1998年起进入了大跃进时代,8年间招生人数增加5倍,超过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对高校毕业生的接纳能力。为了挤进就业大门,许多刚毕业的学生不得不在单位应该提供的福利上作出妥协,许多劳动合同上连最基本的三险一金都没有。 即便走运,公司在社保问题上不玩太极,社保还是充满了变数。以五险一金为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实现联网。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如果想要跨省跳槽,如何把之前缴纳的钱转出来就很麻烦。这对于流动性大、薪水又非常少的八零后而言,显然是个不利因素。 看来,这似乎并不是个适合生儿育女的年代。在种种不确定因素面前,八零后们不得不在生儿育女问题抱谨慎态度。 (来源: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