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他率领的官兵不停赶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2日15:58 央视《新闻会客厅》

  5月13日9时,震后18小时30分,部队到达理县县城。

  王毅:当初最初的任务,是给我们在理县,当时情况判断不清楚,理县当时也讲的是重灾区,当时第一任务是到理县,进到理县以后,我到理县指挥部报到,38师过来向你报到,当时我了解了一下灾情,理县的灾情相对比较轻一点,县城的房屋基本上没倒塌的,但是周边乡镇,山上的居民的房屋倒得很多,当时部队就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准备进山到乡村去救援,了解一些资料,把地图找过来,准备发配任务了,这个时候总部的命令又来了, 改变任务区,到汶川抗震救灾,展开救援行动。

  从马尔康出发以后,王毅和他率领的官兵一直都在不停地赶路,没有片刻休息;从狮子坪水电站到理县县城,在没有路的情况下,部队用11个半小时,走了40多公里,这时候官兵们的体能消耗已经接近极限。

  李江:急切的心情,想到达灾区,但是两个腿不听使唤,经过一夜的山路行走以后,很多同志脚上起泡了,泡中泡,血泡都有,什么都有,个别同志把脚崴了,也在坚持。

  王毅:在理县出发的时候我就跟同志们讲,现在震中是汶川,那里灾情很重,需要我们马上去,这个官兵们一听,士气比较高,马上就出发了。进去这段路相对前面,塌方很多,但是它那个塌方不像到礼县那段,塌方就这么巨石,它的塌方就是碎石比较多,风化下来的这种比较多,而且塌方距离很长,动不动就是两三公里,动不动就是两三公里全堵住了,这路上通过这一段我们得到很多老乡的帮助,好几段我们走的过程当中,山上的石头下来以后,对面的山上,对面的老百姓和对岸老百姓在喊,塌方了,叫我们快跑,很多次都是他们这样提醒我们,才避免了很多次伤亡事故,这些老百姓真的很不错。

  5月13日20时,震后29小时30分,部队到达距汶川9公里的路段。

  王毅:这个点有一个居民集中点,当时老百姓为了避灾,把简易的避难棚全搭在公路上,看到我们过来以后,老百姓就跟我们讲,前面确实不能再走了,他们曾经准备过去,到汶川去报告情况,但是都没过去,差点造成人员伤亡,他们下不去,到了晚上看不见,当时雨又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怎么走也过不了。

  李江:听着前面塌方,“哗啦哗啦”在塌方,整个公路一点公路都看不见,那个塌方直接形成一个斜坡切在江里面去了,一点道路都没有。

  王毅:当时我们也可以派一个先遣组进去查那个灾情,但是我想这个时候,既然我的同志能进去,我也肯定能进去,这个时候我就编制了突击队,指定了四个同志专门保护通讯科长和他带的海事卫星电话。

  为了尽快赶到汶川,王毅挑选了200名官兵作为突击队员,立即出发。左侧是阴森森的河谷,右侧是黑压压的石壁,200名勇士在崎岖的山腰间,艰难地向前行进。

  王毅:这都是我们直属分队工兵防化员和通讯员单位,应该说他们是兵种分队,但是这个时候真是平时想象不出来他们能有这么大的力量,因为按常规,军队里边知道,就常规的正规连队战斗力很强一些,但是这种兵种分队,像通讯兵、工程兵、防化兵,相对专业性强一点,但他的体能,在这种问题上他就要差一点,特别还有10个女同志,3个女军医,7个女兵,她们也都没掉队,也都跟着一起,超过了她们生理的极限以外,我想应该是当时一种很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没有这个强大的信念支撑他们我想也是不行的。沿途看到老百姓这么惨,而且看到部队来了以后,一种信心,对部队的一种期盼,就激励着他们往前走。

  李江:我们要从一个电站渡过这条河叫杂谷脑河,它是闽江的一条主要支流,当时水也是很急,我们过那个电站那个堤坝的时候,漫水都漫了十多公分深了,相当危险晚上,过去以后,又走了四公里路的栈道,栈道也是很危险,下面江面有一百多米高,头上也是不断有石头掉下来,那个路小路,又很滑,官兵有的真的是晚上走,就是这样爬着上去,就是一个一个扶着这么下来。

  汶川越来越近了,5月13日23时,走在前面的官兵,终于看到了他们冒死奔赴的目的地,汶川县城。

  王毅:我们来了,我们到了,我们所付出的努力,就快有结果了,我们开始小跑,我们的心情也非常急迫。

  5月13日23时05分,震后32小时35分,王毅和他带领的200名突击队员到达汶川县城,成为第一支进入震中汶川的救援部队。

  王毅:以前到过汶川,汶川是个很美丽的一个小城,但是那天进入汶川,一片漆黑,因为我们进到街道,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老百姓都在稍微空旷一点的、安全一点的搭避难棚里,进去以后,我看公安局的同志,我问他指挥部在哪里,他说在县委,然后我们就到那个县委县政府哪儿去了,到县委县政府,他们建立了指挥部,由当时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副州长肖副州长在那儿任指挥长,我去给他报告情况,我说38师部队到了,请安排任务,看他很高兴,部队来了,他们信心也就有了。当时很激动,这一路不仅仅是他们,就是一路的老百姓看着部队进来,那种激动,那种感动,那种兴奋,确确实实是无以言表的,很多次我们的老乡拉着我们战士的手就掉泪了,我们到龙溪乡那个地段,有一个小学教师,看着我们,拉着我们的手就哭了,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军队进去了,就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进去了,把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支持带进去了,平时这种感觉感觉不出来,那个时候感觉就是我们老百姓在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这么大的灾难面前,看到军队来了,他们一下增添的那种信心,确确实实这种感觉太强太强了,这都是平时怎么做都感觉不出来的,好像他们一下就有靠山了,就有依靠了似的,这个确实是感觉很强很强。

  5月13日23时15分,震后32小时45分,王毅用海事卫星电话向上级报告了汶川的情况,这是与外界失去联系近33个小时后汶川发出的第一个声音。

  王毅:当时我就讲,我说师长,我把汶川的灾情给你报告一下,汶川倒塌的房屋有三分之一,但是98%的房屋受损,居民全部都在外边露宿了,据指挥部统计,县城和周边五个乡镇死亡人数327人,受伤的群众是两千多人,这是主要的情况。接着再报,现在汶川最急需的就是粮食、药品和帐篷,需要赶快打通道路,把这些物资运进来。

  部队到达汶川后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同时组织官兵加强对银行,超市等重点目标的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官兵们先后救出幸存者407人,转移群众3700人,为后续部队开设了空降机场,汶川救援工作就此全面展开。

  王毅:我们进去以后,因为当时汶川县城的人口是三万多一点,流动人口加上一万多,是四万多一点,汶川是一个交通要道,但是它存的粮食不太多,水也中断了,自来水厂也中断了,而且这么多伤员急需缺药品,当时我们进去报的情况,把汶川的灾情报了以后,报的就是汶川当时最急需的就是粮食、药品、帐篷这三类物资,很紧缺,当时我们进去,14号那一天粮食已经有一些紧张了,因为老百姓出来以后,粮食都带不出来,面临着缺粮的问题,当时开辟空投场是个很急迫的任务,当天早上天亮以后,我就带了160个官兵,到雁门乡开辟空投场,设置了空投场的标志,按照空军的要求,当时要设红十字,红十字当时也很困难,哪儿去找这么多红布?最后我们就发动官兵到大街上,把街上所有的平时打的标语全部取下来,这么在地上铺了一个大大的红十字,下午空军的空投物资过来了,缓解了汶川县城当时最紧迫,最急需的问题。

  255公里生死之路,32个小时艰难跋涉,武警官兵以钢铁般意志,完成了挺进汶川的任务,为后续抗震救灾打开了局面,汶川的救援行动也迅速展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