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70万奥运志愿者集结完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3日02:5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志愿者行动将接受检阅 采取以一个场馆对应一所学校、一个省份的管理模式

  7月20日,在北京各个交通路口、地铁站、加油站、邮局和公园,随处可见身着统一蓝色基调服装的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可以帮你完成一切公共服务,随时接受问路。从这一天起,100万社会志愿者正式着装上岗。

  7.5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100万社会志愿者,20万拉拉队志愿者……这个庞大的数字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北京街头随便哪个角落都将有他们的身影,志愿者就在身边。

  因为奥运,很多人生平第一次做上了志愿者,很多人退休之后也要做志愿者,还有很多人为了做志愿者而来到北京。因为奥运,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政府组织行动首次亮相,让人侧目。数字的背后,还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挑战。

  “在你成为志愿者的时候,你可能付出很多却什么也没得到,除了感动。”志愿者小叶说,他一直记得培训老师说的这句话。

  文/本报特派记者李颖、邱瑞贤、赵琳琳

  58岁的高青阿姨是友谊医院的感染管理科主任,之前当过耳鼻喉科大夫。现在,她把快乐的阵地挪到了“鸟巢”旁边的国家体育馆(简称国家馆)里。不高的个子,圆圆的脸,小碎卷短发,爱咧嘴露出整齐的牙齿。说到开心的地方,她恨不得抓住你的手。

  高阿姨是国家馆里年龄最大的志愿者,也是老老少少的“开心果”,在国家馆里医疗团队里工作一年多了。眼看着奥运会就要开始了,高阿姨却开始担心了。

  “还是有点紧张的。”高阿姨撇撇嘴,紧接着又说,“我们的安保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只能做好,这次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办奥运会,这么多人忙了这么久,做不好都说不过去。咬着牙也得办好。”高阿姨之所以这么肯定,还有一个原因:她在较劲。

  今年3月,奥运火炬传递在海外受阻。高阿姨一听新闻就急了。“哪里想得到还会有人捣乱?我这人就这样,争强好胜,越是有人反对,我就越要干好,就是跟他们较劲,就得办好了,给中国人争光。”

  高阿姨把国家馆当成了家

  现在,高阿姨已经把奥运完全当成了自己的事,也把国家馆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家。虽然年近花甲,高阿姨却在国家馆里熬过几个通宵。要是累了,她就摆几把凳子拼成床,躺在上面睡觉。老伴之前就出国了,她当了奥运志愿者根本没办法照顾儿子,索性在今年春节过后把儿子也送出了国,“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

  高阿姨所在的国家体育馆医疗队,是一支特殊的志愿者服务队。除了3位医疗经理,其余的成员中,有42位医生护士、18名首都医科大学大学学生、1名香港物理治疗师以及8名急救车司机。

  高阿姨被大家戏称为国家馆的“黄埔一期”。前两周,她又碰上一件喜事。

  高阿姨有个习惯,几乎每天,她都会拿着小相机四处拍照,记录场馆的变化。前些天,馆里举行摄影比赛,她一个人就包揽了一、二、三等奖。“一等奖有4个人,其他三个都是专业的。要我说,我获奖纯粹是以量取胜。”高阿姨的确不会拍照,馆里的年轻人总是开玩笑,说她“能把静态的拍成动态的”。“哈哈,那是因为我总是拿不稳相机,给拍模糊了。”

  在一般人看来,高阿姨和同伴们的付出和回报,很难说是对等的。

  每天四五时就起床去工作,场馆和医院两头跑、自己花钱坐车、又没有补助……医疗队的工作是繁琐而且繁重的,除了熟悉器械、汇总医疗信息,队员们还要反复练习搬运病人。有一次轮椅篮球比赛,要给运动员做兴奋剂检测,有一个运动员截瘫,不能控制大小便,医疗队员们等着为他导尿就等到了半夜。

  “去年测试赛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就是能睡觉睡到自然醒。测试赛过了好几天,我们都睡不醒。”测试赛对于每个场馆管理者、志愿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和考验。

  然而,高阿姨却病倒了。

  重要任务是制造快乐

  那次,高阿姨连着参加奥组委、卫生局、国家体育馆的培训和会议有58次之多,结果“不知道怎么,我这么大年纪了,还得了丹毒,一发烧就烧到了39.6℃,后来住了一个星期的院。”

  几乎没有物质上的回报、巨大的工作量……“也会有不平衡。但来当志愿者的这些医生护士都是医院里的骨干精英,不能给医院丢脸。”高阿姨的快乐似乎很简单:“有表扬,我就快乐。我是收获并快乐着。”

  年轻的志愿者叫她一声“高姨儿”,她就乐得“找不到北了”;测试赛结束后,馆里的领导第一个表扬了医疗队,高阿姨就昂起头,摆出一副很自豪的样子。

  然而,繁忙的工作中不能总是充满快乐。

  在高阿姨给自己的定位中,她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制造快乐。“我年纪大,办不了好多事儿。能做的就得多做点。大家疲劳的时候,我会讲点小笑话,说点儿新鲜事儿,不时地抖点包袱。”

  志愿者,顾名思义,是以“志愿”为前提的。“这里不像单位,不出勤或者不听话,都可以用惩罚措施,做得好还有物质奖励,这里全凭大家自愿。如果人家真不愿意来,那也没办法。所以,我们就要想尽办法让大家开心,让他们能喜欢这里,能留在这里。”奥组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国家馆志愿经理白连永也有类似的表述:“志愿者是动态的。总会有生病的、考研的、出国的,人家家里真有事,你总不能强留吧?志愿者不能去强迫。我们是有纪律的,但更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激励他们去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阿姨和白连永面对的是同样的难题。高阿姨看到的是大家不开心,而白连永则在担心整体团队的士气和纪律。

  7月16日,白连永最担心的就是,再过几天,国家体育馆的1436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能否集结完毕?

  白连永来国家馆之前就是“孩子王”,奥运结束后,他还会回到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做校团委副书记。现在,他负责管理国家馆1436名志愿者,其中超过1000名志愿者来自北京8所高校。除了大学生以外,还有15名中国台湾志愿者、10名海外华侨志愿者、22名美国志愿者、180名赛场保护和80名来自湖北省团委的志愿者。“这些是代表性志愿者。”白连永解释说这可以增加志愿者的多样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