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醒竞岗者:记得说话要算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4日07:48 中国青年报

  因此,区(县)级党委书记需要有较高的大局观和统筹意识。参加竞岗的贵阳市文化局局长王春雷不讳言,同为正县级,县委书记的岗位更有挑战性,“对于想真正做点事的人来说,这个权力是足够大的。”

  李军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区(县)委书记的岗位最先出缺。一些现任区(县)长竞岗上去以后,又会再有部分区(县)长的岗位出缺,8月,贵阳市将以同样方式遴选出一批区(县)长,9月将进行市直部门负责人的公推竞岗和公开选拔。

  然而,外界的解读却给这一举动赋予了更深的含意。评委、中组部考试与测评中心专家陈德才说,区(县)级作为政权最核心、最基础的单位,其“一把手”的选任能够进入到公推层次,是党内民主进程的新突破。

  过去,区(县)委书记的产生方法是党代会选举或“组织酝酿产生”,具体是由组织部先推荐人选,市委书记提名,常委会和全委会等额选举。

  但是“酝酿”的空间太大了。“有过这样的情况,组织部推荐的人选不是书记中意的,书记说‘你们得解放思想,再考虑考虑’,直到推荐人选令他满意为止。”

  陈德才说:“这次公推竞岗实质上将书记一个人的提名权变成了一套严密程序,既在党的领导下,又符合民意表达的需求。”

  陈德才认为,这个程序可能会选出个别不太符合的人选,但是从制度上杜绝了跑官买官现象。

   让这种选拔机制成为常态

  县(区)委书记竞选人在电视上直接PK,贵阳市民在电视机前品头论足。

  7月14日《贵阳日报》的“金阳时讯”论坛上有网友边看电视直播边讨论:“这个说执行力的不错,有希望有希望!”“你用什么来证明你的施政纲领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麻烦讲点具体的,你干什么职位,能干什么,干得好什么。空谈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依我看,这些当官的都说得不错,关键是真的当上了官后不要忘记他们竞选时的题目——《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权力得到约束》!”一位网友提醒竞岗者“记得说话要算数”。

  多数网友对将官员选拔程序置于阳光下的做法表示欢迎:“这个办法好,让我们看得见是谁来当我们的父母官。如果贵阳的干部都这么拉出来过一道,贵阳的经济发展还不早就上去了!”

  但也有人较真儿:“那背景墙上的‘民意测验’几个字实在碍眼,有好多‘民’参与了这个‘测验’啊?”

  有市民认为,选拔的程序设计有待改进。比如在民主推荐的环节,“一些得票高的可能是人缘好的人。”另外,“演讲答辩环节的权重似乎太高了。一些从基层上来的官员有能力,但表达不一定很强。应该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群体。”

  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龚晓宽也认为,对竞岗者过去的政绩没有进行量化,仅作为组织考察的一项内容来考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公正全面。

  龚晓宽表示,在今后的干部培训中,会注重演讲能力、公关能力和调研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参与公推竞岗的官员来说,特别是本来应该顺势补缺的区长县长们,受到的冲击不可谓不大。

  王春雷用7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事非经过不知难”。他说,有些官员平时自我感觉良好,这一次,长处短处都在众人面前展现得清清楚楚,以后可更加认清自己。

  7月22日,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将对选拔程序的细节不断进行完善,使这种选拔机制成为常态。

  当地一位资深记者评论说,这足以令部分官员暗地里冒冷汗。“这是件好事。给一些官员敲了警钟,让他们知道喝酒不再是学问,原来打麻将的现在都觉得要看看书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