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急之下被忽视的应急救援队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4日11:01 央视《新闻1+1》

  主持人:

  而且就是我们以前也曾经参与报道过这样的一个矿难发生之后的救援,但是更多的在我的印象里面没有出像“救援队”这样一个专业的名词,这一次好像是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

  白岩松:

  没错,所以说,标本兼治谈了这么多年,才突然发现,本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制成,其实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标也往往是被我们忽略了,因此出现了很多情况的时候,长远没有一个结果,短期没有一种方法,其实这种形式在近两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一次在这个新闻里面就已经在强调了,刚才的细节里面没有,其实之前的时候也已经它的新闻发言人在强调,叫统一指挥、归口,不再出现那种多头并举,然后救援无力、效率不高、技术手段不够、专业能力不强,所以恐怕一段时间内以后,我们在继续强调问责的同时,首先要强调有没有能力把救援的工作做到最好。

  主持人:

  那我就在想,发生关注点的变化是因为,我不知道,据你的了解,是以往在矿难救援的时候,也使用了这样的救援队,调动了这样的救援队,但由于我们的关注目光不放在上面,所以忽视了它,还是说以往这支力量就是忽视的?

  白岩松: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可能多少有些忽视,但是这两年在尽快地弥补,正是因为这起矿难的发生我们才调了很多的文件,才突然发生了一些蛛丝马迹。原来在两年前,也就是2006年2月21日的时候才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你看这样的一句话,我就觉得今天我特意让咱们的编导把它打在PPT上看,当时是李毅中,李毅中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立大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面对重特大事故多发的现实。”你把这两句话把它浓缩,“面对现实”。对吧?第一个是面对现实。为了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主持人:

  其实这个救援工作是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白岩松:

  但是请注意,国家级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毕竟是两年前才刚刚成立,在倒过去看它的这种成立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有那么多的短板子需要弥补,只有了国家级的应急预案,接着往下走,很多应急预案是没有的,过去对救援的重视度是不够的,很多队伍的建设是缺乏的,培训基地是不足的,那么希望这两年透过这么多的时间尤其是这次的矿难,我们作为媒体能推动它有一个更快的速度。

  主持人:

  其实我觉得通过这次媒体的关注点就能够发现这种变化,当今天我在搜索有关救援队的时候,发现这方面的信息几乎是零。

  白岩松:

  非常少,今天我们一直在尝试着找很多相关的背景,尤其是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生产的国家级的救援队,查地震的救援队是很容易找到的国家级,但是查这方面的时候相关的新闻都很少,不是没有,建国之后就开始建立,但是它散在各个企业、各个地方,没有形成一个拳头,都是小手指头,甚至比小手指头还要小。行不成这只有效的拳头,以便在重特大的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能够集中力量去救命。

  美国矿工安全培训纳入法律体系

  主持人:

  在这一次矿难发生之后,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了矿难的救援队身上。那么说到矿难救援,我们不妨也参照一下国外的经验,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短片词:

  2.81,2.04,1.49,这三个递减数字的背后勾画出的啊是从2005年到2007年,我们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三年多来走过的曲线图。而这一组降幅明显的数字和美国、澳大利亚煤炭百万吨0.03、0.05个死亡率相比,仍掩盖不了它给人们的触目惊心。

  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从事安全生产研究30余年。

  刘铁民:

  经过大量的事故分析证明,70%上的事故是与员工在井下违章作业,或者说是麻痹大意而造成的,所以它非常重视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我觉得国外的比如美国,它在安全培训方面和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执行力和准入制度方面。比如我们也有一些培训的要求,比如三天、一个月,或者有一样的培训教材,但是美国的煤矿的安全生产培训,它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它不是说你听了三天的讲座,你就可以进入煤矿井下生产,它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经过实践的检验,被确认你了解了煤矿的危险环境和危险作业的时候,你才能进入。

  解说:

  刘铁民所说的安全培训已经被纳入到了美国的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中,严格全面的法律法规、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应急制度,构了美国煤炭行业高产出、低死亡的成功金三角。而相对于前期的法律意识、设备保证等防范矿难措施之外,在矿矿难发生之后,庞大的救援网络也成为行之有效的方式。

  刘铁民:

  比如澳大利亚,它一般政府就是组织一些卫星救援计划,卫星是什么呢?就是它把一个大的矿山或者一个大的采矿的中心城市建立一个强大的救援,然后它有网络辐射,当小矿发生灾害的时候,这个大的矿山或者是矿区的中心的救援队伍有责任有义务去救援,为什么呢?因为比如在我们国家,一个小矿发生事故了,他要报告到安监局,安监局报告到上级,然后上级再来协调应急救援队伍,过去,这样它的反应速度相对比较慢。

  解说:

  有了迅速的应急反应机制还不够,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一个更加有特色的煤矿救援措施就是避难所的建立,每个矿井深出的紧急避难所里面都有准备充分的氧气、食物和水,至少可以维持36个小时,一旦发生矿难,矿工只需呆在里面,等待救援。同时每个矿工下井前,通讯设备、自救设备的配备也是不能缺少的。

  刘铁民:

  我们一般理解的文化就是观念,思想,但是国外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主要是行为,就是它通过一些有效的管理行为,提高煤矿所有职工包括管理人员,他们的安全素质,他们不断地发现身边那些隐患,及时地采取措施,就地解决问题,所以他们管叫零事故运动。

  所以这种安全文化我们国家这些年也开始引进,但是应该提高它的执行力,落实到行为方面。

  解说:

  从写入法律的培训课程到高新科技保证,再到完善的救援网络,让美、澳等其他发达国家的采矿业已经成为最安全的行业之一。而作为世界上最大产煤国的我国,矿山上、井口处那硕大的安全生产字样何时能从口号走向行动?

  如何防止应急救援队伍的多令指挥?

  主持人:

  好,接下来我们马上连线刚刚从那读煤矿返回北京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发言人黄毅先生。

  黄毅,您好。

  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个情况,就是刚才我们了解到有20支救援队的200多人赶到现场去救援,这是谁来调动?另外一个是怎么调动这么多救援队?

  黄毅:

  因为对加强矿山救护的工作,我们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已经基本建立起一支用于煤矿安全救援的队伍。当这个事故之后,在广西自治区境内的矿山救护队伍迅速地调集到出事的煤矿。当时一共有150多名矿山救援队员投入了现场的搜救工作。同时,我们国家安监总局也从贵州调集了比较精良的应急救援队伍50多人,迅速地也赶赴事故的现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所以将近有200名矿山救护队员经过奋力的抢救,结果使57个被困矿工当中有21人。

  主持人:

  黄先生,我想问一下,因为我不大了解情况,刚才您说是贵州的救援队是由国家安监总局调动过来的,其他救援队是由谁来调动的?

  黄毅:

  由自治区的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

  主持人:

  好的,说到这儿的话我们就再看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一句话,您说“救援工作主要的一件事情就要做到统一指挥,防止多头指挥、政令不畅”,您刚才说我们关注到的这样一个谁来调动救援队的问题是不是也牵涉到一个多头指挥的问题?

  黄毅:

  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救援力量是分散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但是煤矿这块是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统一组织调动。在指挥中心下面我们有专门用于国家应急救援指挥的一批比较得力的矿山救护队伍,同时各省也分别建有依托国有煤矿建立起了用于煤矿应急救援的队伍,所以当发生煤矿的事故之后,首先是由当地的煤监部门调动周边的煤矿应急队伍赶赴事故的现场,如果事故比较大,需要的救援力量比较多,可以要求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来调动周边的省份的一些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故现场。

  主持人:

  好,谢谢黄先生。

  刚才我们也跟黄毅发言人说到了调动的问题了。

  白岩松:

  因为这毕竟是2006年2月21日刚刚成立国家统一指挥中心,还需要有一个时间,这次你看,刚才从黄毅新闻发言人的角度来说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识,就是遇到比较大的时候是由国家统一进行调配。我觉得涉及到这样一个治标的过程的时候,两个关键词非常重要,一个是专业,一个是速度。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开始可以更专业的去做这样的救援工作,你发现洪水也好,大地震也好,我们依赖解放军、依赖武警,因为它对专业的要求不那么高,但是你发现当遇到一些特大型的矿难的时候,相对解放军和武警参与的救援工作就一下子减少了,因为他必须很专业,这个时候随着突发事件的增多,我们各个省、一些大的企业是不是已经有能力应该成立更专业的救援队伍,以便在平常的时候进行培训,进行知识的普及,关键的时刻可以去救命。

  另一方面是速度,速度分成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你指挥必须是有力的,大家都在指挥,指挥很乱,这个速度就没了,另外一个很重要,不能瞒报,有了各种的救援队伍如果还像以前似的,像江西丰城的矿难,最后安监局的领导是通过网上才知道那儿发生矿难了,请问他再有速度调动救援队也已经来不及了。因此,前提是一个消息必须是畅通和有速度的,一发生了这样的矿难马上就应该解决,跟地震不一样,地震哪发生地震,国家能测出来,但是矿难能捂住,所以前提是不能捂住,这个消息的速度必须出来得快,有的专业的救援队伍才能起作用。

  第二,就是刚才我说的,跟指挥必须联系在一起,这样一专业,速度,命才能够更多地被救出来。

  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以企业为主

  主持人:

  岩松,我特别关注有一点,刚才你说,大型的矿山以后应当常备自己的一个救援队,但问题是我们看这一次的那读矿难,它应当算不上一起大型的灾难,而且它也算不上一个大的煤矿,像一个中型的,甚至小型的煤矿,它应该怎么常备自己的救援队伍?

  白岩松:

  所以我觉得从国家总体的安全救援角度来说很难做到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非常非常专业的救援队伍,但是在它的中心成立两年前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它叫“要依靠企业和地方政府搞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的队伍建设,尤其是一些龙头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大企业要有它的救援队伍,政府也应该有它的救援队伍,这是在一个建设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它的功能是什么,透过这个会的时候,也在看到,它其实关键时刻在刀刃的时候是去救人的,但是在平常干什么非常重要,为什么它要有这样的一个基地,要做大量的培训,要帮助很多的煤矿过这种安全培训的关,国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训、技术,另外一个监督,定期要有监督员走各个矿,看有没有问题,而且是跟他利益没关系的人在进行这种巡视式的监督,有问题才能查出来。如果咱们两个是亲戚,我去查我们家亲戚的煤矿,发现有很多不合格的,喝顿酒没了,但是过几天发生矿难了,怨谁?但是不认识就会更严格。但是这几点来说,就应该我们有这个能力了,尤其雨雪冰冻灾情和大地震发生之后,更需要是不是我们的各个省首先能有一支更加专业的应急,包括突发事件和重特大事故的救援队伍,因为它才能做得更加专业,然后平常的日子你去做培训的工作,我觉得命才能够救得住,这才叫以人为本。

  主持人:

  因为我手头的资料有限,刚才咱们说到救援队伍应该在什么级别配置这个问题,省、国家一级怎么办?

  白岩松:

  龙头企业,涉及到安全生产比较大型的企业,还有一个地方政府,所以它的八个字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