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新闻会客厅》专题 > 正文
央视《新闻会客厅》7月24日播出:《铭记》之专业志愿者陈岩。以下为节目实录:
这是一张在网络上被很多人传颂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叫陈岩,今年36岁,成都东冠实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今年5月12日至5月15日,他作为志愿者在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汽中学,和国家救援队的队员们一同救出了埋在废墟深处的11名幸存者。
陈岩:我在成都市宽窄巷子签一个合同,刚刚把合同签完,签完以后跟我的助手,一个叫刘佳的女孩,完了以后我们往外走,刚走了大概50米左右,然后我就听到地鸣的声音,我当时不相信是地鸣的声音,我就回头,我很警觉,然后我很快回头看了一下,周围有没有什么大型建筑物,这个时候紧接着马上就听到广告牌,它是那种钢质结构的那种广告牌,我就知道地震了。
先到我公司,因为当时离公司最近,肯定先到公司,确认同事没有事,因为我公司在八楼,我看到同事都在广场上,太高兴了。
你首先要确定灾难有几个点,是就近一个城市,比如说汶川,汶川包含很大,理县、小金,我们经常在那玩儿,我们非常清楚。当时一说7.8级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包括我跟朋友在一起,当时跟朋友在一起我就说路绝对断了,考虑都不用考虑,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讯,后来好不容易跟一个朋友打了电话,因为他玩户外的,他有俱乐部,我找他借卫星电话,他说卫星电话现在在北京,人家拿到北京去了,最快得出结果要14号才能回来,你想想,你就是冒死冲进去,但是你没有通讯,你一个人能干什么?最后在五点过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伤亡人数,从4个到40个,再到400个,到1000个,一路飙升上来,我就知道灾情很严重,后来又知道聚源中学整所学校都塌下去了,那个时候再也忍不住了,走吧。
陈岩:我知道我一定会去,这是肯定的,我一定会去救。
记者:为什么?
陈岩: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候没有为什么这个概念,如果真要问到为什么,很简单,第一我有能力、有专业去救这些孩子,或者救这些幸存的人,也许是老人,也许是儿童,也许是妇女,但是他们都是我的同胞,可以说他们凝聚着三个字,四川人,正是因为那种情结,即便可能地震不在这里,不在四川,换做另外一个地方,我也会去,因为包括九八(抗洪)也好,包括丽江地震也好,我都是自己去,而且几千里开车去。
我跟你说这样一件事吧,我在成都肯定有自己的生活圈,因为我走的时候没有告诉任何身边一个人,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我都没告诉他们我要到一线去,我怕他们担心。14号的时候,四川电视台在搞一个救援现场的直播,他们在电视当中看到我。其中正好有一帮朋友聚在一起避震,在一个朋友家里避震,他家房子属于别墅的那种,相对比较宽一些、矮一些、牢固一些,在他们家避震,在电视上看到我,看到我的时候,我的朋友发出来的不是说,哎呀,怎么怎么了,他们说要是陈岩不在这上面那就奇怪了。
(救援现场)
陈岩:(幸存者)已经增加了三个,但是有可能是四个、五个,只要这边一打开,具体是多少,我们争取在八点之前把那边撕开一条缝,只要有生命体征就行。
陈岩:在他(国家救援队)没有答应,没有给我任何承诺的情况下,我马上就跟他们讲这个墙应该怎么固定,我们接下来该先做哪一步,而首先要解决的不是说这个时候马上要救几个孩子,因为余震不断,你不能进去,这个时间就浪费掉了。为什么?余震是不断的,几分钟一拨,甚至几分钟一拨,有时候一两个小时来一拨,一来就是四五级,基本上看到了整个墙面(晃动),因为12.4米高的墙中间断裂了,那个墙的后角就像这面墙一样,后边是一个90度的角,后边的教室没有垮塌,这两面的墙中间所有的楼板已经垮塌了,就剩下两个单面的墙,上面挂着预制板,在摇晃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可能塌下来,这种情况,因为它太高,如果只有四米、三米,压根就没有危险,但是又不能把它拉倒。为什么?下面有孩子,你根本就没法把它拉倒,你肯定想为什么不朝那边拉倒?因为两面墙中间还有两根连接的梁,没断的梁,它已经震碎了,但是没断,那个时候就想能不能把它搞碎以后拉,如果这面墙可以拉倒,这面墙始终这边还有个作业面,广东武警边防第七支队在那边作业,两边作业要协调得非常好,如果有一边作业协调得不好,就意味着一面墙存在倒塌的(危险),另一面墙跟着就倒塌。
(救援现场)
陈岩:我在部队是从事救援工作的,我觉得我很专业,我知道国家队来这里,我想他们有专业的设备,加上我的经验,还有他们的经验,我们能得出更好的方案来解决,救更多的幸存者,我认为我做到了我最大的努力。因为这个救援难度相当大,这是我有史以来遇到最困难的,难度大,预埋深,死亡面大,要在这种状态下生存,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