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影炒作宣传算不算假冒伪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15:23  观察与思考

  -何亮瑜

  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沉默是金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大力宣传自己成了许多人重要的谋生手段。电影宣传人也深刻 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来推销自己的影片。因此,随着电影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电影宣传的方式更是花样百 出。

  在“色”的“光环”下

  大放异彩

  去年一部《色戒》闹得沸沸扬扬。“汤唯全裸演出”“梁朝伟汤唯激情戏超火辣”“一部彻底的三级片”等言论成了 《色戒》宣传的广告语,而不少观众就是抱着去看看传言中精彩床戏的心态购买了该影片的门票。直至今天,大多数人谈起《 色戒》首先想到还是它的“色”而非其内涵价值,这应该要“归功”于它当时的宣传方式了。很多人认为在“色”的“光环” 下进行宣传,更让《色戒》大放异彩。最近,不少文艺电影也跟“色”粘上了。《苹果》激情床戏过重被禁播;《左右》为配 合评审删除最后激情床戏;《立春》受到在宣传上借助蒋雯丽裸露戏来吸引眼球的质疑。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立春》中蒋雯 丽那个带遮掩的背部“裸”镜。其实该影片就那么一个稍带点色情的镜头,除此之外连个吻戏都没有,《立春》却被操作为有 “激情戏”的电影进行宣传。

  对于这些与色有关的现象,某些发行商回应说,“如今要想将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做一些色情的卖点也是迫不得已的 ,这已成圈内惯例,也是市场的需要。”而业内人士则认为,发行商完全可以通过正当的渠道来宣传,但这种不健康的炒作方 式是对电影及其导演的不尊重。一部电影的问世,是倾注了导演很多心血的,而大众却把注意力从电影的内在质量转移到浮于 表面的色情炒作上,这应该是对任何一个导演的最大侮辱。李安导演在第44届金马奖上说过,拍《色戒》是积压于他内心某 些深沉的东西的一次释放,而这些东西应该远不止“色”吧?

  很多人在议论国家的电影制度,议论广电局没权力删减电影的片段,但如果不是电影发行商盲目以色情为亮点来宣传 电影,使得观众关注影片的色情远多于关注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严重影响了国内电影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广电局应该也不会 花那么大力气在这事上面。

  绯闻不断争眼球

  翻开报纸的娱乐版,男女主角“假戏真做”这样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以绯闻炒电影是一老招,但一部片子的绯闻接 二连三地出现并炒到导演夫妻身上还是不常见的。《立春》宣传初期打的是“文化牌”,很多宣传活动都在各大高校进行,但 是后来还是与绯闻缠上了。张静初戏份被删这成了成为全国各大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而当事人顾氏夫妇和张静初同时保持沉 默是对这则绯闻的最大回应;紧接着卢思思主动“献身”,在自家博客上贴出生日会与顾长卫大喝交杯酒的图片,顿时,关于 蒋雯丽因吃醋取消《立春》第二轮宣传的传闻又迅速成为焦点。除了导演,演员也不甘示弱。在片中扮演画家黄四宝的李光洁 突然站出来承认与演员郝蕾已秘密结婚一年多……《立春》本身有一个很深刻的主题,想要表达的是现实与梦想的关系,与爱 情的关联不大。然而,经过这些绯闻猛烈的连续轰炸,很容易让人觉得它又是一部讲述争风吃醋的风花雪月之作。把观众的眼 球由戏里引到戏外,常常会得不偿失。

  有人这么说过,绯闻,不应该是《立春》的“收获”。的确,本身《立春》就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但以这样的方式 来宣传未免有点对不起它。正如绯闻不应该是《立春》的“收获”那样,绯闻也不应该是任何电影的收获。

  放大八卦博版面

  近些年,影视圈内越来越多的事情被八卦化,连演员的片酬都可以当作八卦拿来炒作。去年11月份,一些媒体同时 曝光了《投名状》主演片酬,这些报道众口一声说,《投名状》中,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的片酬分别是1亿、1 600万、1200万和200万元。其实很明显,演员的片酬多少与这部电影的艺术内涵是毫无关系的,而该片的宣传方却 拿这来大作特作新闻。最后,导演陈可辛觉得忍无可忍了,站出来抱怨了几句,“宣传其实有限度的,把演员的片酬公开我觉 得是不对的一件事。”没错,宣传是应该有限度的,然而利用八卦新闻来炒作,似乎已成为一种潮流。7月3日全球首映的《 赤壁》,其“八卦之火”也毫不逊色,一路烧来可谓越烧越烈—周润辞演周瑜,被骂 “忘恩负义”;梁朝伟“欲去还回”, 去孔明当周瑜;林志玲“片酬丢人”,传言“被梁朝伟电晕”;剧本外泄,原因不明;“赤壁之火”造成一死七伤;赵薇海报 上的扮相“就像路上看到钱了,眼睛发亮”;《赤壁》宫女摇身一变成为最美清洁工;金城武与剧组不和,拒绝出席宣传;梁 朝伟与刘嘉玲的婚讯扑朔迷离,不断为影片宣传加温;等等。一系列八卦新闻所产生的副产品是,《赤壁》接二连三地席卷各 大娱乐媒体,为影片宣传大力造势。

  现在很多电影宣传人就觉得电影宣传就需要八卦炒作,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能见报就好。“小骂帮大忙” 的宣传方法更是为他们所公认的。可见,八卦新闻炒作已经猖獗到这个地步了。

  雷声大雨点小

  现在不少电影,宣传做得轰轰烈烈,上映却惨惨淡淡。很多电影发行商认为不管怎样,把观众骗进剧院再说。“雷声 大雨点小”已成了电影市场一大怪现象。去年,《铁三角》打着三大导演联袂打造的旗号进行猛烈宣传,但当观众从剧院走出 来时却发现该片对不起他们的想象;《兄弟之生死联盟》,“四虎”闪亮登场,给了电影足够的宣传热度,但是在这样强势的 宣传下,观众最后觉得这影片只是“四虎”的一个虚华的party。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国际大片《功夫之王》,以著 名的国际制片公司为宣传的导火线,以“奥斯卡”制作班底为宣传的引爆点,以两大功夫巨星加一位玉女明星的阵容为宣传的 爆炸高潮,在宣传上,该片无论是在哪方面似乎都给了观众绝对的保证,然而上映后影片情节混杂,台词凌乱,缺乏新意,让 观众觉得它“除了融合了东方神话和香港功夫片样板之外,没有更多可以称道的东西。”大小明星走城串市闪亮登场,遍布大 街小巷、公车地铁的电影海报,一次又一次的新闻发布会、研讨会、见面会……电影雷鸣电闪般的宣传,大大吊起观众的胃口 。但从影院出来后才发现,这些都仅仅是一个噱头,苍白无力的剧情就像小雨点般残喘着。

  网上曾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电影过度宣传,实际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合,算不算假冒伪劣商品?这很值得我们 静下心来深思一番。由此,我们还应该想想,电影炒作宣传,算不算假冒伪劣?

  电影没有故事,宣传炒作花样百出,这一怪现象,正困扰着中国电影界,也反映了当下电影市场在宣传方面的缺陷与 弊端。诚然,要在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必需依靠宣传。但那仅限于用正确渠道来进行适当的宣传,而不是不健康的炒作。其实, 观众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不会再上某些电影炒作宣传的当了。因此,正确地宣传一部电影还是应该要着眼于电 影本身的艺术内涵,以其内在的特色来吸引观众,不然影片很容易被烙上“假冒伪劣商品”的印迹。 -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