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一列从上海直达北京的正常客运列车的一节软卧车厢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平和生产处处长梁德奎“陪同”最后一批奥运奖牌“金镶玉”前往北京。
这是一场跨越中国乃至南北半球的融合:来自青海昆仑山的玉石,经过在格尔木切料,在扬州加工成玉环,最后在位于上海苏州河畔的上海造币厂,与来自智利、澳大利亚的黄金、白银和铜,实现了“金玉合璧”。
8月8日,这些奖牌连同此前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交付的一共6000枚奥运奖牌,将正式亮相北京奥运会。
“镶玉”
上海造币厂是直属于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国家造币厂,主要生产流通金属铸币和贵金属纪念(章),其生产的“1983年版熊猫金币”、“熊猫银币”荣获世界最佳金币奖、最佳银币奖。尤其是在与奖牌制作类似的大铜章的制作上,上海造币厂具备丰富经验,被誉为世界上一流的高浮雕金属压印。此前在中国举办的北京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的奖牌以及一些重大的国内赛事的奖牌,也都出自上海造币厂。
此次上海造币厂不仅承担了6000枚北京奥运会以及随后的残奥会的奖牌制作,还有奥运会表演项目金、银、铜奖牌和奥运参与牌、残奥参与牌的制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采用“金镶玉”方案,与金、银、铜牌相匹配的分别为白玉、青白玉和青玉,这也是奥运史上第一次使用两种不同的材质制作奥运奖牌。“金镶玉”的学名叫“金银镶嵌宝石玉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金镶玉”之所以华丽,就在一个“镶”字上。其要靠连续不断地敲击,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
但是,在造币过程中,“金镶玉”却还是一种全新的工艺,从来没有碰到过。如何让玉完美地镶嵌在金属奖牌上,上海造币厂的工人们颇费了一番周折。
“金镶玉”的诀窍在于奖牌金属内壁和玉环外缘的凹槽。金和玉并不是直接镶嵌在一起的,工人们正是借助这些凹槽,把密封圈加进去使得金和玉结合在一起。这个密封圈也同时起到缓冲震动波的作用,以在发生碰撞等事故时保护玉环。
因此,要实现金和玉的完美镶嵌,首先就要保证奖牌内壁凹槽的一致性。为此,上海造币厂还专门研制了特种刀具,用数控车床车制凹槽,通过多次实验测出参数,控制误差,确保加工精度的一致性并保持在公差范围内。由于车凹槽是在奖牌上已经压印出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的浮雕图形之后,所以为了不破坏奖牌表面的图形,他们还使用专用工具,依靠摩擦力把金属夹住。
“琢玉”
金属加工好了,还要配上同样精确标准的玉环。玉环的外圆和内径都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如果玉环稍大,则嵌入奖牌时由于太紧容易碎掉,如果尺寸稍小,则与金属接触面缝隙过大,很难看。
事实上,为了确保玉环的质量,扬州的工厂也引入了电脑数控的制玉设备,并且经过了数道工序的努力。玉环运到上海后,工作人员还是发现了问题:这些玉环的尺寸有大有小,不完全符合装配规格要求。“对于金属加工,我们可以达到微米级的误差,但是玉石加工达不到这种水平。”黄平说,这就给相应的金属加工带来难度。
同时,“即使玉很薄,外缘上开的槽也会偏,这可能是因为在刻槽的时候玉环摆放的有些倾斜的缘故。”梁德奎表示,不仅是凹槽有偏向,而且还存在深浅不一的问题,这些都给装配出了难题。
按照规定,这些不合格的玉环会被作为废品筛选出去。包括奖牌设计团队负责人之一王沂蓬和奖牌用玉鉴定师董振信,都在上海造币厂实地把关,严格筛选。据报道,2008年上半年的一次筛选中,200多片玉环的大部分被弃用了,只有80多片被交到下一道检测工序———尺寸检测。玉环内外圆的直径,被允许有正负0.025毫米的误差,超过此数,则要遭到第二次弃用。经过两道筛选之后,200多片玉环只剩下不到60片。一位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回忆,有一块白玉原料重737.5公斤,有人开价350万元。这块重737.5公斤的原料切开后,最后只选出20片玉环。
据了解,由于玉环的大量被筛选出局,所以青海和扬州方面还得不断开采新的玉石并加工成玉环送往上海。甚至今年7月份还有玉环送来。事实上,7月3日,上海造币厂已经开始向北京奥组委交付奖牌,而最终完全交付奖牌的时间是在7月28日,因此留给上海造币厂进行加工的时间并不多。
不仅如此,这些大量被筛选出局的玉环,由于其特殊的规格,而且比较薄,也不适合于加工成摆饰挂件之类的工艺品,其再利用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小了。
为了挽救这些品质好但尺寸不符要求的玉环,上海造币厂首先在金属上下功夫。“玉环尺寸稍大的,我们就在尺寸公差范围内把金属的孔车大一些,反之就小一些,以此来配玉的尺寸。”另外,黄平表示,主要是借助密封圈的作用。在得到北京奥组委人员的同意下,上海造币厂设计了十余种不同尺寸的硅胶圈,来弥补玉环凹槽深浅不一的问题。
不过,由于密封圈一旦老化,也会导致玉环的松动,所以在王沂蓬最初的设计中也加了一道涂胶水的工序要求。由于担心胶水不小心涂到金属表面影响成色,工人们往往使用很小的工具一点点涂上去。“奖牌制作很费时间,都是人工活。”黄平说。
据了解,上海造币厂最初使用的胶水是一家外国公司的产品,可是后来这家外国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胶水价格大幅度上涨,而且在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造币厂联合国内一家公司攻关,最终在奥运奖牌制作中使用了国货胶水。
“金镶玉”设计最早提出时,国际奥委会专家曾对玉石易碎表示过担心。而在奥运赛场上,人们也常会看到获奖后的运动员由于异常亢奋,可能会将手中的奖牌抛向空中,甚至扔向观众席的场景,这可能会造成奖牌的损毁。
当时,王沂蓬说服国际奥委会批准设计的一个试验结果是,奖牌从2米的空中坠落而玉环没有损坏。现在,上海造币厂把测试距离拉升至了3米。
经过一系列努力后,玉环终于牢牢镶嵌在了奖牌上。在随后的破坏性测试中,奖牌从3米的高度坠地,即使奖牌表面有损坏,有些玉环出现裂纹,但是,“整块、碎片掉下来是没有的。”黄平说。(来源:第一财经日报)